《三國演義》的另一個忽悠,是有關魏延的。說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這話是諸葛亮說的。
什麽是反骨?有兩個不同的說法。一是通指人的後腦骨,上麵突出處叫“腦杓”,下麵耳後突起處名“完骨”,後腦骨突起,就具備了“反骨”的基礎,側麵看頭像,就像一個誇張的大問號。再一個說法,是指後腦骨下一處突起的骨頭,大概就是上麵所指的“完骨”,或後腦杓下麵突出的一個小圓疙瘩。沒醫學專用詞匯介紹“反骨”,都是後人為附會三國演義,聯想和推導的。
我不讚同說整個後腦骨是反骨。後腦杓大的人,都很聰明,而且占中國人很大比例,特別是南方人。廣東福建人,後腦杓大的多了去了,不會都是想反叛之人。至於後腦杓下的那一點小圓突骨,我看有可能,原因是:一是占人口比例不多,不信大家自己摸摸,說自己有的一定不是多數,要相信大多數人不想造反;二是史迷家三代,腦後都有那個小疙瘩,所以,不光從來沒和領導友好過,兒子沒事就和老子找喳打架。我摸過老大老二的後腦杓,媽的,反骨一個比一個大,難怪淨和我過不去!
回到《三國》。先是魏延在襄陽,為迎接兵敗逃竄的劉備諸葛亮,率兵起義。看書中如何描寫:
劉備沒入城,錯過了相見的機會,他就投長沙的韓玄了。
第二次,在長沙,韓玄懷疑黃忠暗通關羽,要殺黃忠;更放話,為黃忠求情的也殺。這時,魏延再次出現:
在天下大亂之時,身在敵營,卻誠心向往劉備集團;並不懼危險,兩次起事,獻實功奪城救將,魏延為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應該說,他是忠實於劉備的。但是,見到諸葛亮之後,就有了以下的對白:
不說諸葛亮的招牌“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它本身就是荒謬的空談:劉備五虎將的三個,趙馬黃,都是居土獻地的降將。所以劉備不得不說:“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絕妙之處是:“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漢人蓄發,盤於頭頂用綸巾包之,反骨當藏於頭發之內而不可見;且魏延為武將,關雲長引見時,甲胄尚在身;頭盔下,諸葛亮何能窺見魏延的“反骨”?莫非諸葛亮真有特異功能?不管諸葛亮是怎麽看到的“反骨”,從他嘴裏一說出,就是既成事實;也是魏延百口難辯的問題包袱。這包袱,一背就背了二十多年,盡管這二十多年,魏延為蜀漢出生入死;盡管魏延戰功顯赫,官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南鄭侯。
最可怕的是諸葛亮死前,叫馬岱進帳,暗自叮囑了幾句,又給楊儀一個錦囊妙計,於是,楊馬二人合夥上演了一出智殺魏延的好戲。一個是最高統帥,生前預見到下屬的叛變,卻不在自己有能力製止事變發生時,采取行動;而搞些神迷鬼怪的妙計,讓後人為難。一個是繼承人身無寸功,束手無策,隻能以偏見和主子的遺留妙計行事。這兩者的結合,就是魏延悲劇的根源。魏延的反,已經是預定的結局;他即便不在與楊儀反目時被殺,也會在與任何人的爭執中喪命。目的,就是要證明諸葛亮的高瞻遠矚。
其實,從魏延與諸葛亮為出祁山的方略的爭論中,可以看出,魏延的確是很有軍事才能的指揮官。
事實是,諸葛亮六次出兵,完全一個打法,卻無寸土建功,他自己說是“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負罪非輕”;魏延的說法是:“丞相當時若依我計,取長安久矣!”也許不全是荒誕無稽的吹牛。諸葛亮認識到,“昔大軍屯於祁山、箕穀之時,我兵多於賊兵,而不能破賊,反為賊所破: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將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較變通之道於將來;如其不然,雖兵多何用?自今以後,諸人有遠慮於國者,但勤攻吾之闕,責吾之短,則事可定,賊可滅,功可翹足而待矣”,他終於認識到聽取不同意見的重要性,卻依舊不能釋懷魏延孤傲的“反骨”,以至臨終竟定下了逼反襲殺的大計,遺患深遠。
誰能說,魏延有“反骨”,不是在忽悠;誰又能說,從魏延的下場看,蜀漢安能不敗?
更多“閑言碎語說《三國》”在“紅癡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