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 朋友聚會, 常常以卡拉OK為娛。 我的朋友C君是位歌唱好手。 每次 聚會, 他總要唱他的那首拿手曲子"教我如何不想她"。 他唱得可真好, 聲情並 茂, 尤其是那個"她"字, 唱得更是情意綿綿, 餘音嫋嫋。 常常使在座的佳儷們動容, 使在座的男士們想躍躍欲試, 不過沒有人比他 唱那個"她"更 有味道了。 說起這 個"她", 還是有一番來曆的。
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用同一個"他"。 隨著白話文的興起和 西方文學的引進, 很多文人覺得有必要用不同的”他” 區分男女性。 當時在英國留 學的劉半農先生極力主張用"她"字代表女性。 他寫下了一首情詩, 並第一次將 “她” 字寫入詩。而且每段都用"她"結尾。這首情詩就是"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微風吹動了我頭發,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目光。
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麵落花漫漫流,水底魚兒慢慢遊。
啊,燕子,你說些什麽話,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裏搖,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西天還有些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後來, 語言學家趙元任將這首詩譜成樂曲,成了當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歌曲。自此以後, "她"作為女性的第三人稱代詞使用,為大眾所接受。
有關這首歌還有個趣聞。 有一個十分喜愛這首歌的女學生對劉半農先生頗有好感,猜想他一定是位風流倜儻的才子。有一天,她到茶軒喝茶,正好她老師趙元任和劉半農先生也在那裏。 趙老師向她解紹道,"這位便是劉半農先生"。 女學生看到劉半農 頗有 老態,不禁脫口而出:"原來是個老頭!" 引得 滿堂 大笑。
後來劉半農為這事寫了一首打油詩:
教我如何不想他,請來共飲一杯茶。
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知道了"她"的來曆以後。同學們, 如果你要唱" 教我如何不想她 " 這首歌的話, 一定會把"她"的味道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