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阻止中國侵略台灣”

美國在中國周邊海域無可爭議的主導地位是否即將結束?

隨著加沙地區爆發的巴以衝突並有向該地區蔓延的趨勢,美國的亞太政策無疑發生了戰術性的轉變。然而,不可能從戰略或地緣政治角度談論方向的改變。

美國戰略的轉變,先通過烏克蘭包圍俄羅斯,再通過台灣緊張局勢包圍中國,隻能用日曆的改變來形容。

美國對加沙的占領以及在中東地區部署軍艦的必要性使得在外交領域對中國采取新的舉措成為必要。我們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看到了這一點。同樣不容忽視的是,這些訪問始於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北京之行,他是 20 世紀 70 年代中國(針對蘇聯)倡議的締造者。

然而,美國和中國都沒有意識到,真正的鬥爭是全球範圍內的領導權之爭,並且他們仍在相應地進行準備。

五角大樓正在向亞太地區部署新的中程導彈係統。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 ( Charles A. Flynn )將軍表示,此次部署正式定於明年進行,旨在“阻止中國入侵台灣” 。弗林還宣布,美國陸軍將部署陸基型中程“戰斧”導彈的發射平台。

“我們對它們進行了測試,今天我們有一兩個電池,”弗林將軍說。“我們計劃在 2024 年部署這個係統。我不會透露具體地點或時間。但我隻想說我們會部署它們。”

 

1987 年美蘇《中程核力量 (INF) 條約》禁止陸基導彈。該協議禁止射程在500至5,500公裏之間的陸基導彈。然而,美國於2019年單方麵退出了該協議。

這次撤軍背後的考慮是可能對中國而不是俄羅斯發動戰爭。盡管美國為此目的被禁止,但仍在繼續開發的導彈是 GLCM(地麵發射巡航導彈),稱為 BGM-109G“??獅鷲”。“獅鷲”是一種亞音速巡航導彈,射程為 2780 公裏,可攜帶單枚 W84 熱核彈頭(容量高達 150 噸)。

它們能夠攜帶W80熱核彈頭,意味著舊的“獅鷲”實際上已經複活了;唯一的區別是,其目標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而且很可能是朝鮮。預計這些導彈將部署在日本、菲律賓和關島。

這包括美國海軍陸戰隊(USMC)部署類似的“戰斧”發射器,而美國海軍已經擁有多個海基“戰斧”發射平台。所有這些都清楚地表明,有人齊心協力用敵對軍事基地和基礎設施包圍中國,迫使其做出相應反應。盡管北京優先考慮和平談判和緩和局勢,但它仍在繼續備戰並算計優勢。亞太地區及其繁忙的海上航線對於這個亞洲巨人主要出口導向型的經濟至關重要。中國不僅是核大國,而且與俄羅斯一樣,也是擁有高超音速導彈能力的國家。它不會容忍或不回應任何可能危及其利益的美國部署。

美國包圍中國的戰略立足於海洋。然而,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現役軍艦數量大幅減少。盡管如此,美國仍然依靠其先進潛艇的水下優勢。

美國現在可能正在失去這種優勢。中國正在潛艇技術和水下探測能力方麵取得進步。

美國間諜衛星圖像顯示,中國今年早些時候下水了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其采用泵噴推進係統而不是螺旋槳。美國潛艇使用的降噪技術在中國潛艇上還是首次見到。前美國海軍軍官卡爾森預測,新型中國潛艇將像 20 世紀 90 年代服役的俄羅斯阿庫拉 I 級攻擊潛艇一樣安靜。中國目前的潛艇技術大部分來自從俄羅斯購買的逆向工程柴電潛艇。莫斯科和北京之間不斷加強的軍事關係表明,俄羅斯可能願意與中國分享其一些先進的潛艇技術。對於美國潛艇來說,西太平洋正變得越來越危險。

澳大利亞聲稱,幾個月前,一艘中國驅逐艦使用聲納脈衝瞄準並傷害了澳大利亞海軍潛水員。盡管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予以否認,但這次遭遇表明西方政府正在對外國軍隊在中國邊境附近進行海上監視和其他活動采取更積極的立場。

中國在潛艇監視方麵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在南海和其他沿海地區已接近建成多個水下傳感器網絡,被稱為“水下長城”。根據中國軍事和學術文獻,這些網絡提供了更好的探測敵方潛艇的能力。8月,中國在南海進行了長達40多個小時的獵潛演習,動用了數十架運8反潛巡邏機。10月,中俄海軍在阿拉斯加沿岸白令海舉行聯合反潛演習。

所有這些事態發展都意味著中美最終對決仍在議程上,美國在中國周邊海域無可爭議的主導地位的時代即將結束。

*

讀者注意:請點擊上麵的分享按鈕。在 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關注我們並訂閱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請隨意轉發和廣泛分享全球研究文章。

本文最初發表在ATASAM上。

哈桑·埃雷爾 是一位土耳其記者兼作家。曾在TRT等媒體擔任外交及外國新聞記者、編輯30年。他經常擔任土耳其人造衛星新聞電台和土耳其國際廣播電台的評論員。    

穀歌翻譯America’s Military Deploy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Deter China from Invading Taiwan”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