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0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台灣陸委會9日宣布恢複兩岸空運客運航點,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鄭州等10個定期航班航點10日起開放;另規劃13個包機航點。在兩岸兵凶戰危之際,民進黨為和平開了一扇窗受到肯定,也相信是有若幹現實考量才會在此時拋出這項兩岸重大利多。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前,兩岸航線大陸有51個航點、台灣有10個航點,後來緊縮到隻有北京、上海、廈門、成都4個航點,再加上隻恢複一小部分的小三通。陸方2月透過“海峽兩岸空運協議”致函台灣,希望可優先考慮恢複廣州等16個兩岸直航點。民進黨政府9日宣布“10+13”方案,不再堅持要協商,踏出第一步,算是有善意。
蔡政府政策宣布甚為突然,解鎖兩岸航點決策背後至少可看到四大因素。
一,美國打“台灣牌”不踩煞車惹火北京,大陸嗆聲後,華府、台北同步滅火。
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兩岸危機升高主要是美國為對抗中國猛打“台灣牌”造成的。從美國官員、民代大量訪台,再到軍售、賣布雷係統、美軍增加駐台人數,準備把美國在東亞軍備庫放在台灣等,無所不用其極欲挑起台海事端。綠營跟著起哄,台灣官方不敢明著拒絕美國,但也看到一些微妙現像,例如台防長就在“立法院”把美國在談要把武器庫移台灣一事講了出來,掀起台灣社會廣泛議論。
美國為維係霸權控製第一島鏈不會收手;但大剌剌打“台灣牌”的動作已踩到美中紅線。中國外交部長秦剛7日首場記者會嚴正強調“如果美方不踩剎車,繼續沿著錯誤道路狂飆下去,再多護欄也擋不住脫軌翻車,必然陷入衝突對抗。”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立馬回應,稱美中關係不變,美國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不希望看到台海現狀發生改變。民進黨政府9日緊急宣布開放兩岸航點,可說也是一個滅火的動作,免得真的出事。
第二,蔡英文規劃4月出訪中美洲、在美國過境,並將於加州會見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行前先緩和兩岸關係。
蔡英文美國行,從原先爭取赴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到變成過境美國(傳出過境點是紐約與加州)。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也從原本要訪台,改成在加州見蔡英文。雖然麥卡錫宣稱這並不代表他不會訪台,且也沒在華府會晤蔡,明顯已是妥協。
蔡英文任期到明年520,她很在乎訪美行為個人與民進黨造勢。如果兩岸高度緊張,美國又安排她高調在美過境訪問,難保不會出事。去年8月大陸圍台軍演已震撼台灣,若在蔡英文訪美期間再來一次,乃至加碼進行,這是民進黨、蔡英文難以承受之重。蔡明顯藉著開放航點來緩和兩岸關係,期望能順利完成這次的出訪。
第三,兩岸緩和有利民進黨選舉。蔡英文透過抓兩岸關係主導權防止在黨內跛腳。
民進黨為美國所用的態勢不致改變,把兩岸的口打開一點,恢複兩岸交流,稍微平衡對美對陸關係,可以化解民間反彈。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台海兵凶戰危,年輕人怕當兵等都是重要因素。藍軍最近已開始高喊“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如果台海情勢逐漸緊張,這種氣氛會繼續漫延,十分有利於藍軍。
兩岸直航恢複後,大陸或有機會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兩邊一旦重啟往來,國民黨就少了相罵本。現實的說,綠營透過緩和兩岸是為勝選的策略操作,難以期待民進黨突然就改變抗中主軸,也不必上綱到民進黨恢複直航就要改變兩岸論述。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也藉此向賴清德展現她操盤兩岸實力,證明自己在任期結束前都不會跛腳,說不定在選前還有其他驚喜。
昨日來開“擴大兩岸航點記者會”的陸委會副主委詹誌宏是蔡英文心腹,蔡在任期結束前把自己的核心放到陸委會肯定是有些特別的想法和做法在醞釀。
第四,台灣的經濟撐不太住。
台灣官方3月7日公布2月出口金額年減幅達17.1%,連六黑,比預期表現還要差。究竟能不能如原先預期在下半年轉好,台經濟學者普遍表示很難說。比出口更糟的是內需,以及科技產業之外的普遍低薪,年輕人生活非常辛苦。民進黨政府最近砸錢,遊客來台就發新台幣5千,爭取今年能衝到600萬遊客,其中陸客占100萬。要能把遊客衝上來,一定要解鎖兩岸關係。明年初就要選舉了,說民進黨不急是騙人的。
尤其,從3月底到4月,台灣多個重量級工商團體要組團赴大陸訪問,大咖企業家應都會參與,形同兩岸拔河,民進黨政府若不在兩岸關係上有善意回應,難以獲取主流民意支持。
民進黨政府昨天宣布的兩岸直航點“10+13”算是起了頭,但尚未完全正常化。國台辦回應“希望台灣方麵順應民意,盡快推動兩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全麵正常化,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兩岸僵局或無法在一時半刻打開,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台灣應把握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