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13日電(記者 倪鴻祥)關於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美國的講話,前副秘書長、前大陸工作會主任張榮恭12日向中評社表示,朱立倫清晰地表達了親美立場,卻模糊了中國國民黨既定的兩岸路線,產生原本並不存在也沒有必要的謎團,盡速回歸黨章、政綱才是正道。
張榮恭曆經李登輝、連戰、馬英九、吳伯雄四位五任黨主席,都擔任國民黨大陸事務主管。他指出,朱立倫此行定調走“親美反共”路線,延續了先前就說過的“蔣經國路線就是親美反共”。然而,蔣經國親美反共為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國家統一的目標明確;又號召“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民族尊嚴的立場堅定,後輩應該整體尊重,並結合當時時代背景,不宜片麵解讀。
至於所稱“反對共產主義”,須知,中國大陸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百年動搖不得”。那麽未來經過再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中級到高級階段後,才談得上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這就使得現在講反對共產主義,顯得脫離實際,是為了配合美國的反中抗中政策。
張榮恭說,若把反共視為反對中共,就變成與大陸的執政黨為敵,偏偏世界各國縱有對中共持保留意見,仍都在與中共交往,祗有民進黨為個別異數。國民黨尤其不能步此異數的後塵,否則將使台灣民眾失去選擇兩岸和平的機會,黨也失去向民眾展現具有提供安居樂業的能力;一味親美並不足以保障民眾安居樂業,其理甚明。而連戰所建立的國共平台即可展現此一能力,黨的主事者究將如何看待?
張榮恭說,黨內或有認為黨章有載反對共產主義,但不容否認地,黨章也明定追求國家統一,所以不應為了取悅美國而偏廢。進一步說,相對於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國民黨的“國統黨章”才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規範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不應隻想到撇清“親中反美”而輕忽如何穩定台海局勢。
作為兩岸協商和國共平台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於馬英九在位期間開創了八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灣因而獲致的和平紅利非常豐碩。民進黨就是沒有這樣的本事,才會指為“傾中賣台”,現在國民黨如果給人退怯的印象,如何麵對黨的支持者呢?
張榮恭告訴中評社,陳水扁把九二共識說成“沒有共識的共識”,蔡英文則代之以“九二會談的精神”。朱立倫在美國把扁、蔡的這兩句用語搬來形容九二共識,是否純屬巧合?不可能不讓黨內及兩岸各界費解,若因而產生黨內爭議、影響團結,就很不值得。
究竟九二年香港會談有沒有達成共識?熟悉兩岸事務的張榮恭說,隻要比對會談過程及後續函電往來的文字,就不難得出答案了。當時台方提出的重點三句話依序是國家統一、一中原則、雙方對一中涵義認知不同;隨後又提出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及國統會決議來表達一中涵義。陸方提出的重點三句話依序是一中原則、國家統一、事務性商談無涉一中涵義。
可見當年兩岸對國家統一和一中原則都作出了相同表達,至於對一中涵義的分歧,則擱置爭議,於是求同存異,才能舉行曆史性的辜汪會談並開啟兩岸事務性商談。上述的文字表達,都可輕易查找,其後被以九二共識稱之,國民黨曆來都予堅持。現在若因民進黨汙蔑抹紅就回避退縮,如何能夠解釋開創性的“連胡會”、“馬習會”及過去兩岸協議的成果?未來黨的強項又何在?
縱使親美是為了增進台灣安全,但是試問,為什麽近六年蔡英文上台後才有大陸軍機前來巡航的現象而馬英九在位期間沒有?又為什麽民進黨執政後台海被國際視為最危險的地方而國民黨執政期間不是?所以能否“和陸”才是根本,無法做到時,台灣就隻好從備戰走向隨時開戰,然而存在這種民意主流嗎?若謂親美是選舉考量,那麽放棄“和陸”難道不會流失既有選票嗎?
張榮恭又指出,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如RCEP、CPTPP等,均至關緊要。但若無法建立兩岸政治互信,就會不得其門而入。上次國民黨執政時,一方麵兩岸簽署ECFA,使台灣獲利甚大,另方麵大陸已啟動“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相銜接事宜”,惟在政黨輪替後告吹。若把可讓兩岸相安無事又能提振經貿發展的九二共識淡化弱化,難道不會減損工商界、農漁界、知識界對國民黨的寄望嗎?
再說在野力量還有民眾黨。目前雖尚不知其是否參加親美遠中比賽,然而柯文哲已呼應陸方提倡的“兩岸一家親”,必也選舉考量;柯雖不講九二共識,但他所言“一個中國不是問題”,更為直接了當,這也不會不是選舉考量。柯文哲明年初卸任市長後,是否會運用雙城論壇所積累的大陸關係而轉化成民眾黨與大陸的黨際互動機製,相當值得觀察。國民黨必須考量到如何留住重視改善兩岸關係的選民。
張榮恭強調,安全靠和平、繁榮靠互利,這都係於兩岸關係。朱立倫在美講話對於兩岸關係、國共平台、選票得失的影響,勢須慎重評估。他於訪美尾聲,在輿論質疑下重申九二共識、求同存異、反對“台獨”。如此一來,兩岸共識及同者何在?無同即無法存異,這反而需要重新說明。訪美路線圖恐已弄糊了黨的兩岸路線,應盡速重整旗鼓,消除訪美所遺下的路線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