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涉台係統「南軟北硬」 李毅、王在希瘋北平模式武統台灣
對岸涉台學界發生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的論戰,涉台學界長期存在鴿派、鷹派之說,也再次為外界注意。傳統上,因地緣及歷史因素最早開始與台灣交流的廈門,以及台企與跨國企業集中的上海、華東,傾向以交往促進兩岸了解以利統一;而做為中央決策機構所在,則認為雖應爭取台灣民心,但絕不容忍台獨行為,必要時仍應採取強硬手段。
至於這次點燃戰火的武統派學者李毅,並不屬於中國涉台學界的任何係統。李毅主張的「北平模式」,意指仿照解放軍大軍壓境,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一再退敗之下,最終決定不戰而降。此一「以戰逼和」的作法,一向受鷹派支持,軍方背景的海協會前副會長王在希亦曾做此主張。
涉台智庫「南鴿北鷹」 廈門上海派力促交流
中國涉台智庫長期存在「南鴿北鷹」的說法,傳統上的「南鴿」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2004年升格為台灣研究院)為重鎮。受惠於與台灣的淵源與距離,1980年成立的廈大台研所不但是中國第一個涉台智庫,也由於與台灣地方及綠營人士接觸較多,成為中國較早開始研究民進黨的學術機構。北京前解放軍頭鐵腕反獨 王洪光、羅援暴紅
相較之下,北京雖然做為中國學術第一重鎮,對台研究機構更是百家爭鳴,然而由於多個研究機構實為中共黨政機關甚至情報部門轉型而成,「政治任務」功能十分明確,在對台政策立場上也因此更為「旗幟鮮明」,促統可以合作、反獨必須強硬。
而近年來國際輿論對北京對台言行更加關注,略具官方背景的人士一有相關發言便會引起迴響,部分並不屬於涉台學界的人士經常對台海情勢提出大膽言論,包括王洪光、羅援等退役解放軍將領便因此走紅,更取代原本學術圈的強硬派,形成新的「北鷹」。退役解放軍將領王洪光(圖)、羅援等近年聲量大,取代原本學術圈強硬派,形成新「北鷹」。(合成畫麵/資料照片)
而旅美中國學者李毅原本並非從事台灣問題研究,幾年前才開始頻繁針對台灣情勢發表文章及言論,逐漸受到注意。去年李毅因激進的武統遭蔡政府驅逐出境,不但因此暴紅,更讓他以「合格的涉台學者」自居,公然向涉台學界大師級學者章念馳及陳孔立開戰。
李毅「北平模式」非原創 《環時》也嗆以戰逼和
李毅在回應陳孔立的文章中一再強調的「北平模式」,是其對台思維的重要部分,但並非由他原創。「北平模式」是指解放軍進占中國幾大城市時,不同於其他城市的武力攻陷,而選擇在華北迫使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戰事節節敗退之際,兵臨城下迫其談判,加上中共早在傅作義身邊安插間諜勸降,最終傅作義採取「不抵抗」策略,不戰而交出北京(時稱北平)。
此一「以戰逼和」的戰略,不但王在希等涉台官員,以及《環球時報》等鷹派媒體曾公開主張,近來台灣輿論在討論中國對台滲透,以及不久前破獲現役軍官被吸收成為共諜時,都曾被提出討論,因而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