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很多台灣人,從個人接觸經曆看,他們多數都在彼此沒有利益糾葛的時候,談吐隨和、易於相處、多數都是與人為善的。實話說,比較很多來自大陸的人來比,他們更容易交往。當然了,大陸很大,各地區人在語言,思維,習慣,興趣,素養,立場,價值觀,都大相徑庭,彼此差別很大。而台灣人相對比較雷同,最多了就是外省人和本省人的差別比較明顯。如果說台灣人的素質比大陸人高,應該是個合理的觀察。也許台灣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比大陸人要高,主要是指人文教育方麵的素質。
首先,大陸和台灣的教育比較不同。大陸的教育近幾十年來多是所謂的“人才”教育,以培養可用人才為目標,大量地在教育過程中強度極高地灌輸了不少的知識和技能,期望是他們以後可以成為“人才”。但這種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才,不會為人何以為才?大陸的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麵比較欠缺,主動自由思維也差,表達能力方麵也似乎有不足,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似乎有點弱,其它的諸如在政治觀,價值觀,市場信息的敏感度,。。。也不如台灣人更多樣化全麵。大陸新近來美的多數都是理工科出身,在人文素質方麵缺少培養,接人待物談吐交流方麵的技能和文化素養上,也許比不上更注重人文教育的台灣。
台灣人總體來說很多比較溫文爾雅,當然了台灣男士喜歡聊黃色話題,而且內容相當無禁忌,很多大陸來的往往會不習慣,“這些也能拿到飯桌上當著女士的麵聊嘛”?台灣人比大陸最突出的地方在於他們的經營意識,比大陸人強,也對商業信息更敏感。台灣人做生意的很多,大陸人在公司裏做的比較多。此外,台灣人在商業上是最差的合作夥伴,他們非常自私,把自己的利益碼得很緊,不吃虧而且精明。台灣人的精明,從他們經營的餐館就能略見一斑。台灣餐館的用料總是很省,樣子好看,食料卻很不足,很有上海人的精明,比如頂泰豐就是例子。也許當初從上海或江南諸省去台灣的人很多,風氣和習慣也帶過去了。再加上台灣本省人被日本人統治了五十年,日本人的精明和精打細算在東亞也算是頭一份,日據時代的遺風也許一直影響至今。有一次去本社區的一個台灣年輕人開的餐館(麵條)去吃飯,很小的餐館,隻有兩個座位,主要是以To Go為主。我在等的時候,親眼看見那個店主也是主廚的年輕人在下一碗麵的時候居然用稱秤麵條,不僅如此,他居然還從一根麵條上掐下半截以便準確份量,看得我目瞪口呆的。這是做生意呀還是做實驗呀?嘿。。。台灣人另一個特點就是比較能闖,闖江湖的闖,他們走南闖北的,沒有他們不敢去的地方,也沒有他們不能去的,隻要有機會有利。大膽能折騰,也是自信心足的表現,所以也闖出了不少大小的成功的生意。大陸人相對比較保守,不太敢於自己經營,也許正是缺乏那份自信,近幾十年從大陸浩浩蕩蕩的來美上百萬人,也沒見幾個成功的企業家。連餐館也沒台灣人開得多。
總之,台灣人和大陸人的差別,也許可以用上海人和石家莊人來做個比較。但同文同種,交流起來確實沒有任何障礙,也算是平添不少方便。不過我發現,台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幾乎是兩個非常不對付的族群,雖然他們也會來往,但多數都是外省人聚外省人的,本省人聚本省人的圈子,彼此不過。其實地域歧視或抱團,在大陸也有,也許是華人的通病吧?外省人占優勢的時候,沒少欺負本省人,現在民主了,多數人決定政治權力,本省人也許有報複外省人的心態吧?反正我看他們挺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