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評論員束沐)3月7日,中國國民黨將迎來黨主席補選,兩位候選人郝龍斌、江啟臣近期通過政見會、媒體專訪、臉書貼文等形式發表政見,介紹各自的國民黨改革方案與未來願景。相較於黨務改革、青年培養等議題,外界最關注的還是國民黨兩岸路線何去何從。
2020選後,藍營上下似乎被蔡英文的817萬票“嚇傻了”。選後從改黨名、“九二共識”過時論,到“反買辦”論、“斷三通”論,這些各式各樣的說法,潛台詞紛紛指向國民黨兩岸路線和論述。的確,在島內“反中”民粹肆虐、蔡英文又高票連任的背景下,藍營政治精英莫衷一是,亂了方寸。
國民黨究竟想要怎樣的兩岸關係?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早就困擾藍營多年。李登輝時代,整個國民黨被分離主義路線綁架。連戰也直到兩次挑戰大位失敗後,才邁出登陸的第一步,建立了中國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曆史性貢獻。馬英九在連戰開創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一條“先經後政”的路徑,雖然因為美方、學運等因素掣肘,沒能在任內推動兩岸政治協商,但也實現了兩岸領導人會麵這一政治關係的突破。
問題就出在馬英九卸任後。國民黨“先經後政”的兩岸路徑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第一,馬英九任內兩岸ECFA簽署,服貿、貨貿協議雖因綠營政治杯葛而擱置,但總體上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已經定型,剩下的就是政治問題;第二,兩岸政治協商的目標不是“維持現狀永久化”,而是探索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複興的兩岸和平發展製度安排,但國民黨向來“聞統色變”。所以,2016年以來的藍營主要領導人選擇回避,死守“隻經不政”路線。
可當你不敢解決問題的時候,你遲早會被問題解決。2018年九合一選後,綠營大搞反中網絡民粹,利用中美關係緊張、激發出年輕世代中的“天然獨”意識,一步步把台灣拖向兩岸對抗的深淵。而此時的藍營在兩岸關係上被動挨打,過去引以為傲的“兩岸牌”竟然淪為“負資產”。
過去藍營常常批評民進黨“背對大陸”、無法自信處理兩岸關係,殊不知如今的國民黨已經變成了當年口中的自己。首先,“台獨無罪、反中有理”的島內惡質政治文化,已經從年輕一代開始滲透進國民黨的組織肌理,當藍營的統獨意識形態發生了自下而上的變質,這就意味著國民黨兩岸論述的退步絕非是隨民進黨“拿香跟著拜”這麽簡單。其次,台海形勢與中美關係確實在近年來日趨複雜,國民黨“親美”的本質屬性,同樣決定了其無法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看清長遠趨勢,被眼前的利益和眼下的困難所束縛。
不過,客觀世界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反對“台獨”、支持兩岸和平發展、不滿民進黨煽動兩岸對立的廣大台灣民眾,依舊構成了國民黨的“基本盤”。這也決定了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兩岸論述不容易犯下顛覆性錯誤。換言之,一旦新任國民黨領導人的兩岸路線偏得離譜,遲早也會有一股力量拉回來。但國民黨會為此付出多少代價?還會浪費多少時光?都是未知數。
因此,藍營的政治精英在“檢討”、辯論兩岸路線時,應該認真思考,國民黨究竟要什麽樣的兩岸關係?“中國”國民黨最終會在中華民族和中國曆史中留下什麽樣的記錄?不妨可以從深入思考“中華民國”和“國家統一”之間的關係開始。
藍營政治人物常常聲稱要堅持“中華民國”、強調“一中各表”,這個本來無可厚非。兩岸領導人會麵上,台灣方麵藉助多個場合、機會,都把“中華民國”表到了國際社會。兩岸當時之所以有這樣的默契和空間,全因雙方堅持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怎麽會有藍營人士稱大陸“消滅中華民國”呢?
當然,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大陸不可能“承認中華民國”,但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已經能夠相互尊重彼此公權力。同理,在兩岸政治協商過程中,“中華民國”是繞不開的問題,肯定要共同麵對。但是,如果沒有“國家統一”的目標,談“中華民國”又有什麽意義呢?豈不是變成“兩個中國”和“隱性台獨”了嗎?更何況,“國家統一”也見諸“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可見“中華民國”本身是有助於兩岸複歸統一的。這本應該是解決兩岸政治問題的突破口,卻成為了藍營一些人回避兩岸政治協商的藉口。
好的兩岸論述,一要靠創造力,二要有主動權。過去幾年來,國民黨的兩岸論述逐漸“被動化”,十分令人遺憾。事實上,從1990年代國民黨方麵先提出兩岸和平協議,到2000年左右國民黨方麵提出以“九二共識”四個字概括1992年兩岸就一個中國達成的共識,可見藍營過去不僅在兩岸論述上很有創意,而且這些提法都被大陸對台政策所吸收采納,充分體現了主動權。
如今,國民黨的兩岸路線若僵化地強調“中華民國”,而不能將其與國家統一的目標相連接,那麽國民黨口中的“中華民國”,注定會像蔡英文口中的“中華民國台灣”那樣,淪為“台獨”論述的一個逗號,而不是統一進程中的一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