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大選落幕了。蔡英文的民進黨再次獲勝。如果用經濟術語表達把台灣作為一家責任有限公司LLC,這相當於蔡英文再次掌管了台灣國際責任有限公司的董事會和CEO。今後台灣LLC的目標和經營方式都會沿著上屆董事會所製訂的方向繼續推進。這對如果在世界上隻有台灣LLC一家做這樣的生意那倒沒有什麽。問題是台灣LLC的經營範圍與顧客圈和另一家叫作中國INC的嚴重重合。這就成了一個零和的遊戲。一方拉來的新客戶必然是另一方損失掉的老客戶。為了爭取到客戶,兩方都使勁地降價給回扣和提供各種各樣的優惠。這使得雙方的盈利空間大打折扣,而客戶們則吃了甲方吃乙方,左右逢緣樂此不疲。
麵對這樣的情況台灣LLC並不太介意。反正我的盤子不大,掙一點就夠吃了。可是雄心勃勃的中國INC卻不同意。本來是挺好的賣方市場應該大大的賺上一筆的,現在全因為你台灣LLC的惡意降價給攪壞了。於是中國INC提出要收購台灣LLC。可是對方說對不起,咱倆各做各的互不相幹。你出多少錢我都不賣。這下大陸這邊的中國Inc急了,說你小子當年成立是佔了我的地方拿走了我的錢依仗著反壟斷法的保護才發家的。到現在你處處跟我對著幹,搶了我的生意。這次收購一定要做,你要不同意我就打上門來。可是在旁邊還站著一個叫做美利堅的供貨商手裏舉著反對惡意兼並的牌子,並說如果你要惡意兼並我就依照反壟斷法來告你。
這事情就這麽拖下來了而且一拖就是六十年。到了這一屆的蔡總裁掌門,如果在執意堅持以前的做法,中國INC未來四年的日子不會好過。那這個事兒怎麽辦,難道就無解了嗎?
在商言商,這裏探討一個用商務運作的模式來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案。如果以前大陸中國Inc的提案是全麵收購,分別經營的話,那另一個可以嚐試的做法就是參股入夥,利益分成。大家都知道有些國際公司的名字都是由幾個分別的名字重疊而成的,比如今天的大通摩根銀行等。這個是由原來叫大通和摩根的兩家公司銀行合並而成的結果。沿用這樣的模式,台灣LLC和中國INC也可以如此辦理。由中國INC參股台灣LLC,兩家合並為台灣中國LLP。注意新設立的公司是LLP,責任有限夥伴公司, (英文 Taiwan-China LLP)。重組後的LLP依然由菜CEO依修訂過的公司章程主持。中國INC依據商定的注資比例獲得相應的董事會席位。重組後的各方將分得相應的利潤,這樣一來就把一個原來零和的兼並轉變成為雙贏的企業重組。台灣方麵得以在獲得融資的同時保持其主導權和現行運作方式不變,而中國方麵則由競爭者轉變成參與方,並分享了利益。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上麵所述隻是一個紙麵上的建議方案。在實際運作中現有的股東們和董事會的成員們肯定將會有很多的反對之聲。但是一旦外部的壓力大到威脅到公司的生存,原來許多不能談的和不可談,不想談的話題可能會被迫擺到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