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台灣民眾統獨心態的基本特點分析


對於兩岸關係和台灣政局演變來說,台灣民意無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評社╱題:當前台灣民眾統獨心態的基本特點分析 作者:林勁(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自上個世紀80年代台灣政治轉型、尤其是推動“憲政體製改革”以來,台灣民眾的認同危機與台灣民主化的兩難困境密切相關;自2016年大選競選展開以來,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主張之所以有著相當的民意基礎,有其現實的社會原因。本文試圖從以上兩個方麵就當前台灣民眾統獨心態的基本特點及其原因作一初步的分析,進而由此提出相關的認識及思考。

  一、民眾的認同危機與台灣民主化的兩難困境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台灣問題是國共政治鬥爭及由此所引發內戰的延續及結果,而兩岸長期分離的特殊曆史情境所造成的台灣“憲政”體製危機,亦是“台獨”勢力及活動長期存在的內部原因之一,而且是關鍵性的因素。台灣政治轉型及民主化進程有其內在的兩難困境,倘若要徹底推行民主化,則勢必難以維持“中華民國政府”的這一所謂“法統”,即它所堅持的“全中國”的代表性;倘若要完全地維持“中華民國政府”的“法統”,那麽就勢必一定程度妨礙台灣自身的民主化發展,兩者不可兼得。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民主觀點,“民主政治就是人民自己決定國家製度,國家製度最終體現人民的意誌,人民是國家全部政治生活的決定性環節。這也正是‘主權在民’或‘人民當家做主’的真實意義所在”①。因此,民主問題也是國家問題,國家問題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兩個方麵:國體問題和政體問題。相應地說,“民主也包含著兩個方麵:民主的內容和民主的形式。國體和民主的內容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麵,政體和民主的形式則是次要的和非基本的方麵”②。因此,如果國家主權問題、民眾認同問題未能得以明確,台灣民主化本身就必然存在受到“台獨”勢力綁架和異化的問題,隻要這個問題長期得以延續,兩岸關係就不可能實現良性互動的穩定局麵,台灣民眾難以形成較為穩定的、相對一致的“國家認同”,這也是當前台灣社會所呈現的認同方麵的對立和危機之症結所在。

  同時,在政治民主化轉型的進程中,存在著“政治權威的民主悖論”的問題。一方麵,進行民主選舉的原因就是由於傳統的政治統治已經喪失權威,亦即喪失了其正當性,因此人們需要藉助選舉重新樹立政治權威。因此,民主選舉的目的就在於通過選舉重建政治權威,而沒有政治權威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麵,民主選舉過程本身又存在撕裂和破壞權威的可能性。具體而言,選舉是通過單個選民投票進行的,甚至是通過黨派對選民的動員進行投票而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看,“主權在民”的政治思想在選舉中就表現為“主權在選民”或者“主權在黨派”③。一旦選舉結果不符合某些選民個人或者某些黨派的意誌,那麽他們就有可能不服從選舉結果,由選舉產生的政治領導人也就不能真正確立其政治權威。因此,隻要存在有“政黨競爭”,就存在有撕裂政治權威的可能性。但是,在以“左”與“右”意識形態明顯分野的西方民主政治社會中,存在以“憲政”為基礎的統一國家認同,不管其政黨之間鬥爭發展到何種程度,都必須以一個統一的“國家認同”基礎上的“國家利益”為服從的基礎,都有著共同承認與接受的“憲政體製”,存在著相互妥協和協商的共識平台。而在“憲政體製改革”以來的台灣政壇,政黨分野基本不存在“左”與“右”的意識形態分歧,存在的則是基於兩岸關係及台灣政治現實,政黨各自政治利益考量的“國家認同”對立。由於“台獨”分裂勢力否認台灣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中國”內涵,使得台灣的主要政黨存在的“國家認同”的根本立場對立,在相當程度上無法協商和妥協,這也就必然造成族群的嚴重撕裂和社會的長期動蕩,以共識和妥協為基礎的民主,勢必由此受到極大的傷害。

  誠然,民進黨及“台獨”分裂勢力的一係列“去中國化”的宣傳和作為,對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無疑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應該看到,兩岸由來已久的結構性矛盾及台灣長期形成的政治氛圍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台灣相關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在馬英九主政8年裏,台灣民眾在認同層次方麵比之於陳水扁主政時期,並無太大的改變,甚至還有所倒退。對此當然有必要作進一步客觀的考察和辯證的分析。必須認識到馬英九是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獲勝上台主政的,即陳水扁執政8年失德無能、貪汙腐敗嚴重,台灣經濟形勢嚴重惡化且又麵對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狀況。馬英九上台並非表明台灣統獨民意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也不表明台灣的省籍族群矛盾已經得以緩和,而他上台主政8年並未傾力扭轉李登輝、陳水扁主政時期“台灣主體意識”逐步強化的局麵。

  在馬英九主政8年裏,兩岸關係確實發生重大的積極的變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狀況普遍持滿意和支持的態度,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盡管台灣相關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台灣民眾在認同層次方麵並無太大的改變,甚至還有所倒退,但是應該辯證地分析這種現象,這實際上與當年陳水扁推行激進“台獨”路線時期相關民調所顯示民眾支持“統一”反而上升,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所反映的同一類的社會心理問題。由此,也可以從一個側麵反映出,兩岸關係重大的積極的變化,不可避免地使相當部分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是否走得太快以及是否麵臨政治談判階段的到來,產生一定的疑慮和擔心。這是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的社會心理狀態,即表明兩岸關係已經到了著手解決政治方麵問題以突破發展瓶頸的階段,即一般所稱“進入深水區”問題。不可否認,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這種“焦慮感”,勢必影響民眾的認同問題。

  與此同時,相關的研究也不能僅僅停留於從統獨爭議的角度來考察和分析現階段台灣民眾的認同問題。毫無疑問,台灣民眾的認同問題相當程度包含有意識形態、社會製度、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麵的成分及因素。

  因此,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方式解決台灣在“一個中國架構”下的地位問題,才能在某種程度上消除“台獨”存在的內部根源。不可否認,“中華民國”是現階段台灣民意的最大公約數,這是把握台灣社會“國家認同”情感的關鍵所在,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對中國的認同是以“中華民國”為標的,或者說是以“認同中華民國”為出發點和基礎的。如何應對“中華民國”,是否接受以及以何種形式接受其在台灣“憲政秩序”存在的事實,是馬英九當政時期再三呼籲“正視兩岸政治現實”的核心所在,是台灣政壇及社會普遍高度關切的問題。泛藍陣營及其支持民眾自不待言,泛綠陣營也在冷眼旁觀,這正是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並對此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所必須應對的關鍵問題。誠然這必須通過政治協商及談判才能達成。

  任何不涉及台灣未來地位問題的協商和談判,都無法解決現階段台灣內部的“憲政危機”以及相應的社會認同危機問題,“台獨”勢力勢必繼續以其作為資源及籌碼,操弄台灣民主問題,不斷製造新的“兩岸關係危機”。

  從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來看,“台獨”運動不過是曆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違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國國家統一意誌的,終歸要走向消亡。但從曆史發展的階段性來看,由於產生“台獨”運動的社會曆史根源將在相當一個時期仍然存在,其消亡的過程也是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從台灣政治發展進程來看,隻要滋生“台獨”的土壤仍然無法徹底鏟除的話,“台獨”分裂主義仍將繼續影響台灣的政治發展,即便處於苟延殘喘的狀態,也仍然幹擾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乃至中國完全統一大業。

  二、“維持現狀”主張之所以有著相當的民意基礎

  綜合考察蔡英文在競選過程及就職之前的兩岸政策主張,其核心概念就是“維持現狀”,這是民進黨及蔡英文在競選過程及就職之前對以往的兩岸政策主張逐步調整的基礎上提出的。“維持現狀”是一個階段以來民進黨內關於兩岸政策的基本共識,實際上是民進黨在1999年全代會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精神,即維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固然依目前的憲法稱為‘中華民國’”的現狀。

  關於“維持現狀”,盡管蔡英文在競選過程中的一係列相關表述字斟句酌、精心打造,旨在讓台灣民眾能夠接受,並且以此回應美國和大陸的關切,但是仍然體現刻意模糊的特征。相關各方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立場進行解讀,包括“台獨”基本教義派也能接受。顯而易見,這一主張迄今為止仍然存在以下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是,蔡英文未能闡明兩岸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亦即關於兩岸關係的定位問題。而“政治定位”問題無疑是兩岸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無法回避的。二是,“維持現狀”主張能否實現,無疑必須依靠兩岸雙方通過良性互動才能達成,而如果雙方沒有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又如何展開良性互動,單方麵又如何達成涉及雙方關係的“維持現狀”目標呢?可見蔡英文及民進黨的“維持現狀”主張不僅具有模糊性,而且具有相當的蒙蔽性和欺騙性。

  盡管如此,不可否認,“維持現狀”的政策主張仍然有著相當的民意基礎。

  (一)台灣主流民意殷切期望蔡英文及民進黨上台執政之後能夠維持2008-2016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

  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軌道以來,實現了曆史性轉折,麵對兩岸關係的一係列進展和成果,台灣民眾是主要支持和推動的力量。但是,由於兩岸政治對立仍然存在,敵對狀態尚未結束,政治製度和發展道路的不同及其差異確實難以超越,雙方在台灣的政治定位、軍事安全和涉外事務等問題的分歧無法消除。與此同時,麵對和平發展給台灣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巨大的現實利益,因而在解決兩岸政治對立途徑和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維持兩岸關係現狀顯得尤為重要,以有效避免“台獨”分裂主義破壞現狀而帶來兩岸關係的危機。

  然而,民進黨及蔡英文上台執政兩年半以來,不接受“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已經無法延續過去8年“和平發展”的基本態勢,蔡英文的“維持現狀”的承諾顯然無法兌現。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慘敗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廣大民眾對於蔡英文無法兌現其“維持兩岸現狀”政策主張的強烈不滿。

  (二)相當一個時期以來,台灣政治氛圍所形成的普遍“拒絕統一”的心態,是“維持現狀”主流民意的社會心理基礎

  可以認為,當前台灣民意主流取向的實質問題,並不在於是否大多數人傾向支持“台獨”主張,而是由於兩岸長期分離和多年來“台獨”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所造成的孤立主義情緒的蔓延。具體而言,就是現在大多數台灣人的心態,並不是下定決心要從中國分離出去,而是希望長期維持現狀,不願意“被大陸統一”。當然,堅定支持和追求“台獨”目標的民眾還是存在的,但畢竟是極少數,而對於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來說,當前唯一明確的意願是拒絕“被大陸統一”,甚至相當部分已經產生了“被統一”的焦慮感。從表麵上看,這並不至於導致兩岸關係立即的危機,但是“維持現狀”心態是基於對“統一”和“獨立”都充滿了不確定感而形成的,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思想狀態,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統獨”觀念問題,而相當程度是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社會製度的選擇,正是這種不穩定的思想狀態在某些特定社會環境下極易為那些貌似有確定方向性,且與其他社會價值觀念取向(如“民主”、“本土”等)有較好連結的意識形態話語所左右。“台獨”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所塑造“明確的方向性”,在理論上與民主價值的內在連結,通過一係列政治實踐塑造的“台灣主體性”、“去中國化”、“台灣正名”、“加入國際組織”等話語權,對台灣民眾關於未來兩岸關係的思考造成強烈而長期的影響,相當部分民眾雖然不會明確表示支持“台獨”,但是在思想上疏離大陸、拒絕統一。

  而在選舉政治的驅使下,支持統一的政治人物、政治勢力和政黨屈服於政治現實,因為短期選舉利益的考量,回避“統一”這個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曆史趨勢,回避曆史賦予的責任。“統一”將長期成為“不能說,也不能做”的事,成為台灣政治領域走向消音的“政治前景”。這將導致“台獨”思潮持續蔓延,即使是短期的局勢穩定,也不可能消除兩岸長期麵臨的“台獨”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帶來的隱患和威脅。

  因此,這種孤立主義情緒及傾向是分離主義持續蔓延的溫床,如果忽視“台獨”勢力及其活動利用並且助長這種孤立主義情緒,不能以適當的方式加以緩解及轉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乃至和平統一道路將會更加曲折和漫長。

  從上述兩項分析不難看出,“維持現狀”與“不統、不獨、不武”似乎有著共同的民意基礎。

  (三)當前台灣年青一代的統獨心態的基本特征,是“維持現狀”主流民意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察當前台灣青年的統獨心態的基本特征,亦可看出“維持現狀”所擁有的民意基礎。與老一輩台灣民眾相比,年青一代的“國家認同”與曆史記憶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的政治認同及“統獨”立場都相對較為理性,基本上是以當代的西方價值觀念去理解“統獨觀念”,承認兩岸的曆史淵源,並不堅持絕對地將“統一”或者“獨立”作為台灣前途的單一選項。在希望大陸尊重目前兩岸現狀的前提下,並不排斥未來兩岸成為一個共同體的可能性。以理性為基礎的“淺綠”群體對應的也就是以理性為基礎的“淺藍”群體,兩者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念取向、理性思維和言語平台,基於對問題的不同解讀和判斷而走向不同的“統獨”立場,這兩個群體之間相對較易溝通,當下大多數台灣青年就是擺蕩於政治光譜上“淺藍”與“淺綠”這兩種色調之間,從而成為相當一個時期以來“白色政治勢力”的支持力量。這兩個群體以及他們之間的地帶,應該是當前台灣民意走向的最重要的區域,而由2018年“九合一”選舉結果反映出跳脫藍綠的中間選民有持續壯大的趨勢,這同時也就是所謂“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主張的廣泛社會基礎。由此可見,現階段台灣年青一代的心態並不穩定,雖然在民調上支持“統一”的並不占多數,但是一旦出現有利於“統一”的形勢,相信其人數和比例將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這無疑是利益相關的價值取向,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也正是“台獨”勢力持續製造兩岸關係緊張、企圖深化台灣年青一代對大陸的敵對意識、以穩定其鼓吹的“台灣認同”的現實原因。

  正因如此,大陸在“反對台獨”的同時,無疑更應加強“促進統一”的努力,以台灣民眾所能普遍接受的方式,更為明確地勾勒出未來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對於兩岸關係和台灣政局演變來說,台灣民意無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應當看到,台灣民意的形成和變化受製於多種因素的引導和綜合影響,民意對台灣政黨和政治人物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台灣民意中的積極因素將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消極因素無疑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阻力及障礙。如何辯證地分析和對待當前台灣民意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性課題,如何有效地引導和爭取、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台灣民意是一項艱巨的、綜合性的工程。增進兩岸同胞的溝通瞭解,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是爭取台灣民意的必由之路。誠然,由於兩岸隔絕多年,各自的發展道路不同,社會製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差異較大,加上李登輝、陳水扁執政20年推行的分裂主義和“去中國化”政策以及民進黨及“台獨”分裂主義勢力的宣傳鼓動所造成的影響,要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和漫長的漸進的過程。這無疑應該成為現階段對台工作努力的方向,而當前在進一步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同時,必須在相關領域持續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注釋:

  ①俞可平:《馬克思論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價值和共同形式》,見中國政府創新網。

  ②同1。

  ③http://www.fawang.net/Article/xf/200601/1867.html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3月號,總第255期)

所有跟帖: 

Textbooks revised by the DPP are the cause why -panlm_- 給 panlm_ 發送悄悄話 (417 bytes) () 03/29/2019 postreply 11:14: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