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乁”是啥意思?(台北街頭語言)

來源: 帕格尼尼 2018-11-17 08:19: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957 bytes)

在台北看到這樣一個路牌-“Sorry 啦,咱乁卡緊呢”, 讓我一頭露水。台灣語言受日語影響,時常可以看到“の”,我可以了解,就是“的”。“乁”是啥意思?日語五十音中沒有這個“乁”。網上新華字典解釋說,“乁”基本字義古同“移”,其他字義古同“及”;說文解字的解釋:“流也。從反廠。讀若移。凡乁之屬皆從乁。弋支切”。還是不懂,隻好問台灣朋友,說是漢語注音“ㄅㄆㄇㄈ”中的“乁”,發音“ei”,就是個語氣詞,沒有特別的意思。

“Sorry 啦,咱乁卡緊呢” 估計是台語說法,大概的意思從上下文還是可以了解的:工程隊正在加緊施工,修建景觀廁所,造成不便敬請原諒。

說到廁所,台北的“廁所語言”也很獨特,也有“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之類的提示,但語言更溫馨、詼諧風趣。上麵說的景觀廁所,是台北市2016年開始推出的規劃,在各個河濱公園內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就是男女共用、性別中立。後來北京三裏河一家酒吧緊跟,也用“性別友善”這個說法。

順便說一下,“disabled”一詞的中文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演變,從一開始的“殘廢人”到現在的“殘疾人”,台灣更進一步用“殘障人”。不過還都有“殘”在裏麵,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台北為殘障人設置的景觀廁所,幹脆用“無障礙廁所”,顯得格外親民。

有一個告示牌,分明是現代國語,“步道為台北市政府所有,任何人得自由通行”,到底是可以通行還是不可以通行?按照大陸人的思維,既然是政府擁有的步道,還特地貼出通告,應該是任何人“不得”自由通行才合乎道理,告示牌少寫了一個“不”字;台灣人的思維完全不同,正因為步道是政府所有,所以任何人都“得以”自由通行,也少寫了一個字。用標準“普通話”來說,應該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通行”- 我的理解。

“得”原本是“獲得”的意思,還有“必須”的意思,“得自由通行”有些文雅,害得我這個文革中斷學業的半文盲琢磨了半天。台灣語言中還保留著文言表達,比方說違反規定將“罰鍰”。先不說這個“鍰”怎麽念,“罰鍰”從語義上與“罰金”有法律上的區別。“罰金”在台灣是必須經過正式法律程序的罰款,而“罰鍰”僅是行政罰款,不必有什麽法律程序。用“鍰”這個古字區別不同的罰款,也反映了台灣法製上的進步。“鍰”發音huan,二聲。

在一家餃子館看到一則“服務準則”,恍惚覺得是在大陸,有點“為人民服務”的味道。還看到一座雕塑有“團結和諧”字樣,又讓我糊塗了。是誰先開始“和諧”的?(“團結和諧”的雕塑是1989年7月設置的。)

中國文字妙趣橫生,諧音多,店主們充分發揮想象力,給自己的店起一個好店名,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祈求一傳十、十傳百。“食拿酒穩”一看就知道是個吃喝的地方;“衣絲不掛”可能讓人想入非非;“日理萬雞”是正經賣桶仔雞的飯館。還有“大白話”店名,什麽“我的店”“你的店”“阿婆的店”等等,也都很有趣。想不出來好名字就幹脆叫“無名”。

台北街頭的廣告、宣傳、標語等也都很有意思,反應台灣的社會和生活。更多帶有政治性的語言就不展示了,看官自己可以想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注音符號, 發音近似閩南語 "的". -NJM- 給 NJ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18 postreply 16:22: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