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台灣前奧運選手紀政推動所謂“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台當局對此一直態度“曖昧”。
讓人意外的是,台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6日的表態卻發生了轉變,他表示,根據1981年《洛桑協議》的規定,台灣參加奧運會必須用“中華台北”作為名稱,“我相信很多人不滿意,但是目前的狀況是這樣。”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6日,賴清德接受Yahoo TV專訪時表示,紀政代表台灣參加3次奧運會,當時都是用“台灣”的名義參賽,但1981年的《洛桑協議》規定,台灣須以“中華台北”名稱參賽。
賴清德說,對於民間的各種聲音,政府都予以尊重。他表示,現在這個時候,選手能夠參賽是很重要的,“我們要保護這個權利”。
賴清德/資料圖
多次自詡“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這次葫蘆裏又賣的什麽藥?
台灣《旺報》7日評論稱,政府真要保護運動選手參賽的權利,就必須遵守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即使台灣社會自發推動正名“公投”,政府也要以此事不宜“公投”加以封殺才對,不能假“尊重”之名而放任之。“賴清德總算知錯能改。”
賴清德真的如台灣媒體所說的“知錯”了?台灣網友首先不答應。
台灣網友紛紛表示,沒有實際行動,賴清德這不過是“投機”。
有人說,“果然是‘務實’的‘台獨’投機工作者,”“千麵人”。
也有人質疑,賴清德就是嘴上說的好聽,“所以‘正名’運動停了嗎?‘台獨’又要去買漆(去潑)了嗎?”
還有人覺得這不過又是政客為選舉而上演的戲碼。“賴清德已經開始布局下屆台灣(地區)選舉之路,逼蔡下野”,為了2020年“大選”選擇應急轉彎。
台中市原定於明年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東亞奧協於7月24日取消其主辦資格。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曾明確表示,東亞奧協這樣做,原因在於台灣一些政治勢力和“台獨”分子,在民進黨當局的縱容下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這是“正確決定”。
之後,島內運動員紛紛憂心自己運動生涯,不少人站出來抗議所謂的“奧運正名公投”。
參加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中華台北隊
賴清德6日稱要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奧運會,台灣網友7日就此質問台當局,“早認了,東亞青運不就平安無事嗎?”
稱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奧運會,嘴上說說似乎很容易,如何做還有待觀察。
在6日的采訪中,賴清德的“台獨”本性仍然未變。
賴清德當天繼續鼓吹所謂的“務實台獨”。他表示,“務實台獨”就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的前途隻有2千3百萬民眾可以決定。”
接著,賴清德又強調所謂的“對大陸的善意”。
近一個時期,民進黨當局阻撓限製兩岸交流更加變本加厲。大陸交流團組赴台一再受到禁限,台灣民間團體、大中學生來大陸進行文化體育交流也屢遭民進黨當局打壓恐嚇。
這就是賴清德所說的“善意”?
安峰山上月表示,奉勸民進黨當局,回到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上來,不要再為了政治私利而傷害、犧牲台灣老百姓的利益,不要繼續挑動兩岸同胞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要挾洋自重、心存幻想、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