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談台灣的外省人

所謂的外省人,特指1945年以後陸續從大陸去台灣的各省籍人士,據說有兩百多萬。他們和自1945年以前日本占領時期就居住在台灣的講閩南話的福佬人和講客家話的客家人群形成了彼此很不同的社會群體。外省人和本省人的矛盾說到底是族群利益矛盾演化的曆史遺留。試想,兩百多萬四海幫的人帶著從大陸運過來的資金,武器,和管理製度,以抗戰英雄或內戰狗熊的身份來台灣接收整個社會資源和行政管理權力,它從資源的分配、權力的分配、用工優先、收入差異、文化差異、語言差異、習慣差異、。。。。都天然的形成了兩個對立的群體,本土的和外來的。開始,是外省人歧視本省人,他們有著文化、社會地外、權力資源、教育資源等各方麵的優越感。頗受本省人的白眼,並在本省人的心裏埋下了不好的種子。國民黨的上百萬去台灣的敗兵,說到底文化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有很多也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和本省人比起來未必能讓人服氣。再加上所謂的228事件,國民黨自己從來不敢以曆史事實為基礎進行客觀的公開的研究和教育,致使一個有社會利益矛盾演化的排外社會動亂,成了國民黨永遠也講不清楚的曆史包袱,也成了外省人在台灣的原罪。但事實到底怎樣,本省人死了多少,為什麽死的?外省人死了多少,為什麽死的?事件的起因是什麽?怎麽演化成最後的社會動亂的?中共在其中有什麽角色?事件發生的曆史背景和原因是什麽?。。。。都沒有在國民黨移交政權給社會之前有一個普遍能社會接受的基於客觀史實的社會共識。

應該說外省人,集中了自晚清滅亡之後中國社會積攢的社會精英的大部分,屬於中國社會的TOP SOIL。大陸自那以後從一窮二白重新開始了經驗和人才的培養和積累。這個學習過程可謂是從無到有的漫長發展曆史,且代價慘痛,付出極高,不過現在應該說有了很不錯的底子,應該給中共一個讚!現在大陸每年可以培養出大約900多萬大學畢業生和上百萬的碩士博士生。9年教育普及,高中在多數城市都普及了,人口的文化素質有極大的提高。當然了,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還有爭議和進步的空間,但和1949年時全國90%文盲的文化狀況,算有了相當的基礎。

那麽在台灣的外省人群怎麽樣了?和他們在大陸時差不多,他們沒有造福天下的責任卻有很深的永遠也放不下的優越感。華人社會也許永遠是這樣的,海外華人也如此,他們賺錢有方,經營社會想法不多,也不太關心。那麽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大陸的文化發展和台灣本土人士的教育水平的提高,這群外省人的優越感也越來越淡薄了。所謂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能在發達的時候兼濟天下,到了窮困之時也很難獨善其身。曾經被歧視的本省人,因著人數優勢,並在民主製度的所謂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下終於奪回了政治資源,並開始報複外省人。

所以外省人的悲哀,也是華人的社會的悲哀。客居任何地方都不能建立有利於自己的社會秩序和掌控社會資源的能力,看看美國的猶太(或世界任何地方的猶太人)。台灣外省人這個概念隨著第一代外省人的死去或老去,在台灣正逐步淡化,而外省人的文化在某些外省人聚集的城市還有深深地流下了。外省的第二代或三代,對大陸的感情也在淡化,隻是在潛意識裏知道自己的上一代來自大陸。是否繼續被歧視,那就看他們的立場了。如果能像王定宇,周玉蔻,顧立雄,姚利民等那樣比本省人更本省立場,也許會好混。當然了,如果你不從政,也無需如此昧良心了。

俗話說的好:這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政見的不同,可以鬧成彼此兵戎相加的,世界上很多例子。但鬧成幾代人彼此仇恨,就華人這獨一份。所謂的政治,不是對社會治理上的價值觀不同嗎?既然持有政治歧見,那是否說明你對那個社會還有抱負心呢?如果沒有,又有什麽不能放下的呢?這魚能離開水嗎?既然放棄了對大陸十四億人的責任感,那麽寄居於海外或台灣的外省人,最好還是融入當地的社會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