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兩型導彈試射失敗 總師被辭退

來源: dingx 2018-06-19 05:24:1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69 bytes)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台灣的自研導彈計劃看起來遇到了巨大的挫折,據台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道,台灣空軍剛剛研發成功並投入量產的防區外反跑道集束巡航導彈的“萬劍彈”和台灣海軍“定海計劃”的海劍二號防空導彈均在漢光演習期間均發射失敗,有消息傳出台灣“中科院”相關項目的總師因為失敗已被“辭退”。

《聯合新聞網》報道指出,在台軍漢光演習前的導彈射擊驗證中,台灣空軍再次進行“萬劍彈”作戰驗證,從量產的萬劍彈中抽選一枚進行試射。受測的“萬劍彈”由台灣空軍IDF戰機在高空投放,進入低空時原應將彈體兩翼,以及進氣口後方尾平衡翼展開,但啟動渦輪扇發動機進行滑翔飛行時,從監視的影像發現,尾平衡翼展開不完全,導致萬劍彈因此失去平衡,彈體滾動而失速,最後無法控製。測試員不得已按下了自毀按鈕,測試的“萬劍彈”淩空爆炸。

點擊查看大圖

台灣海軍濟陽級護衛艦(美製諾克斯級護衛艦)淮陽艦(937艦)多年前曾在蘇澳軍港加裝天劍二型防空導彈係統進行斜射測試 圖源:聯合新聞網

點擊查看大圖

遲遲到來的能夠加掛萬劍彈的IDF戰機,和台軍的F-16V一起首次給台軍提供了一個防區外空對麵打擊的能力

至於台灣海軍的海劍二導彈的測試,該係統在2014年7月首度進行海上斜射測試並取得成功,隨後去年海劍二導彈係統開始進行的陸上各項控製與中段引導的測試。在漢光演習期間,海劍二係統進行的是中段引導測試,據稱測試時在海劍二導彈點火後,突然間出現信號異常,造成導彈無法脫離發射架,所幸中段引導測試固體燃料不多,發動機推進器在固態燃料燒完後停止運作,隨後研發小組也就問題原因進行全麵檢查。

台灣在2014年首度進行海劍二係統的海上斜射試驗

據台灣媒體報道,“定海計劃”和“神斧專案”總師,金姓男子,日前遭到台灣“中科院”撤換。台灣“中科院”高層因為測試失敗突然撤換“天劍計劃”的金姓總師一事,引起外界質疑,因為“中科院”從未有因為測試失敗而撤換總師的前例。有媒體分析認為,辭退總師可能是因台灣“中科院”內部人事糾紛,內部恩怨,“中科院”高層趁著這次失敗,以不適任為理由將金姓總師撤換,是“公報私仇”。

隨後台灣“中科院”肯定了金姓總師被撤換一事,但否認了撤換總師是因為內部糾紛問題,隻說是正常人事作業。據台灣媒體報道,昨日台灣“中科院”表示,“中科院”為有效推動各項武器專案研發工作,各項目總師研發、量產任務執行負有全責。媒體報道該院的人事調整,是該“中科院”內部正常人事作業,是針對研發任務推動的綜合考量。而“中科院”各項武器裝備研發測試,依各軍種需求,均按節點進度執行。媒體報道內容屬記者自行臆測,與事實不符。台灣“中科院”高層因為測試失敗突然撤換“天劍計劃”的金姓總師,引起議論,因為“中科院”從未有因為測試失敗而撤換總師的前例。有媒體分析認為,辭退總師可能是因台灣“中科院”內部人事糾紛,內部恩怨,“中科院”高層趁此機會,以不適任為理由將金姓總師撤換。

反跑道集束巡航導彈“萬劍彈”,與美軍現役的AGM-54聯合防區外打擊係統( JSOW )類似的一款武器,台灣空軍IDF戰機在經過“翔昇計劃”提升到C/D型以後,能夠加掛“萬劍彈”,透過GPS與慣性導引,遠程攻擊福建省沿海軍用機場、破壞跑道以阻滯解放軍戰機起降。

而艦射天劍二型導彈作為一款已經研發十幾年的中程防空導彈,至今未能解決垂發問題。今年年初在台灣“立法院”上,麵對憤怒的“立委”,台灣海軍司令向“立法院”保證說“海劍二”可以很快投入使用,海軍司令表示,由於天劍二垂直發射技術已經突破,成功通過先期戰術測評,該彈預計於2019年完成作戰測評、2020年開始量產,隨後陸續裝配到6艘康定級艦上,以及沱江艦後續量產的4艘防空型沱江上,以提升台灣海軍艦隊的防空能力。

反正,甭管台灣中科院人事再怎麽糾紛,台灣海軍還得繼續用打強5都難的“海槲樹”

所有跟帖: 

被人陷害了吧。 多麽學習不好,也知道確認成功後才進入量產。 -needtime- 給 needtime 發送悄悄話 need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9/2018 postreply 05:58: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