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台灣(專題)在中南美洲重要“友邦”多米尼加閃電宣布與台“斷交”,讓台當局和島內“獨派”措手不及,島內也再次傳出台灣恐現“斷交潮”的聲浪。近日,美國媒體也開始替蔡英文(專題)當局“擔心”,台另一“友邦”海地可能會步多米尼加後塵,“選擇向中國(大陸)靠攏”。
香港(專題)中評社18日報道稱,日前,美國《邁阿密前鋒報》(The Miami Herald)一篇發自海地的報道寫道,到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人都知道,當地基礎設施幾近瓦解,停電是常態。該市市長薛弗利表示,外援能改變這一切,但不是來自海地的傳統夥伴,而是中國大陸。
他說:“中國提供我想要的,我想我會放手去做。”
台灣“中央社”援引報道稱,去年夏天,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與中國冶金科工公司一直在和薛弗利談判,計劃以47億美元重建太子港,經過審慎評估,薛弗利決定支持這項計劃,“這項計劃如果實現,將是海地的新起點,而不光是太子港”。
國台辦發言人此前曾多次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隻有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兩岸關係才能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台灣當局應認清客觀大勢,做出明智抉擇。
台灣《聯合報》此前也發表社論認為,之所以屢次出現“斷交”,是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把台灣帶向險浪。社論批道,蔡英文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設定為其兩岸政策的導航方位時,沒有想到這會點燃兩岸“外交”戰場的火嗎?如果曾謹慎想過,那麽接二連三的“斷交”,就是她必須承受的後果,以此指控對手召喚仇恨,隻是在打悲情牌。如果當初不曾想到這樣的後果,意味先前思慮欠周;如今碰到巨浪,若不設法調整航向,就隻能硬著頭皮駛向惡海,這是蔡英文身為掌舵者必須思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