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台灣的GDP總值約占大陸的45.11%,2016年跌至4.5%。
蔣經國主導的“十大建設”, 在1974年到1979年間完成。台灣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創造了被稱為“台灣經濟奇跡”的經濟騰飛期。
1978年,鄧小平拍板大陸“改革開放”。同一時期, 台灣經濟轉型。福建省及廣東省實施“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及補償貿易), 不少台灣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轉移到大陸發展,
1994年台灣的GDP總值約占大陸的45.11%,達到曆史高峰,但此後一路下滑。1996年,台灣的GDP總值約為大陸的33.08%; 2008年時,跌破兩位數,降到9.06%。 2015首次跌破5%來到4.7%,2016更進一步跌至4.5%。
大陸連續14年調漲最低工資,2017年北京及上海平均起算薪資已高於台北。2008年從台灣到大陸就業的人數為5,411人, 2013年每年已超過10萬人。
台灣的“選舉”,真是好。再選兩年,一橋飛架台灣海峽,從上海坐高鐵到台北,兩個小時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