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部”為給對美軍購付款,在美聯儲開設軍購賬戶,存進大筆款項供美方提取。但審計部門發現,2010年到2015年間美方提領軍購款項超出各月實際支出金額竟高達上億美元。台灣又一次被當成“凱子”。
美軍財務管理作業手冊規定,美軍國防賬務中心基於必要,可每月從美聯儲的軍購賬戶計息提領軍購案未來30天的預估付款金額。據台灣《聯合報》10日報道,台灣“審計部”核查發現,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對台灣2010年到2015年間的軍購案,是以60天的平均支出數作為每月提領金額,其每月提領金額超出各月份實際支出金額約0.94億至2.54億美元。報道稱,台灣“國防部”已洽請美方同意調降提領基準,由原實行60天的平均支出數,調降為30天,同時調降每月提領金額,以降低台灣軍購案款留滯美軍軍售信托基金的金額及時間。
有台軍將領稱,台灣對美采購軍備案上百成千、交易複雜,同一時間執行的案子,至少橫跨5個會計年度,大多數都是依照雙方談妥的進度付款,但為配合美方招標期程,會出現提前或延後付款的現象,若某個月份多數案子擠在一起,就會變成巨額付款,導致台灣在美聯儲開設的軍購計息賬戶出現一下被提領巨額款項的現象。他說,部分被提領款項,也可能是過去軍售案的欠款,這種情況“審計部不可能搞清楚,就連國防部也很難逐項去算清楚”。聯合新聞網稱,為應對台美之間複雜的軍售付款期程,雙方每年都會召開一項軍售對賬會議,一一審核付款履約項目,美方每季度也會拿出賬單給駐美軍事代表團及島內采購單位進行審查,確保履約。
這不是台灣第一次在對美軍購案中被當成凱子。統計顯示,李登輝時期台灣軍購支出總額(含意向)超過220億美元,陳水扁時期超過290億美元,馬英九時期超過100億美元。而美售台軍品一向“價美”,像之前出售給台灣的佩裏艦,美國當年曾免費送給盟友,售給其他國家和地區2艘僅需9000萬美元,而對台要價則達1.9億美元。聯合新聞網10日還提到,台海軍陸戰隊斥資50億元新台幣對美增購36輛二手AAV7兩棲突擊車,首期金額已經付款,但美方卻告知須延遲3年半交貨,台“國防部”原本規劃2015年到2019年間陸續接收這些突擊車,但現在得拖到2021年才能分批到位。
有島內網民直指“這就是抱大腿的後果”,還有網友諷刺,“這是蔡英文們要搞‘台獨’必須交的保護費,很合理的”。分析稱,美對台軍售一再給“台獨”分子幻覺,以為有美國做靠山就可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兩岸關係不穩定是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台灣優勢就在經濟,如果輸了經濟就什麽也沒有了;即使花再多錢購買軍火,“台獨”分裂勢力也無法與統一力量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