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授:“大一統”是中國人生命中追求的理想
原標題:台教授辛意雲:“大一統”是中國人在生命中追求的理想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亦超]為紀念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成立20周年,“中華文化與一國兩製”學術對話論壇16日在京舉行。14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四地如何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問題展開對話。台北藝術大學教授辛意雲圍繞“大一統與中華文化”主題發言表示,“大一統”是中國人們在生命中追求的理想。
辛意雲指出,中國曆史不止悠久,曆史範圍也極其廣大,自古就已人口眾多。就一部中國史而論,其變化、發展的內容,大約已超過一部歐洲史。中國曆史以“合”、以“和”為尚。而“分裂”隻是曆史中的轉折或一時之變相而已。這是中國能久、能大,民族摶合的根本因素。
他表示, 中國社會的廣大複雜,人事、思想的繁賾,即使拿今天的世界各國來看,也多不足以相比,更何況遠古的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古希臘和古羅馬了。今天的歐洲各國,以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規模來看,相對於中國,其實都算是小國寡民,或說如同中國的一省。
他表示, 從神農、黃帝、堯、舜以降,迄夏、商、周三代,國家、社會與天下的締造,也已有數千年。而天下、國家的規模,即使由夏禹、商湯、文武至周公來論,也有了二千年的時間。西周初年,在周公精心的經營創建下,中國已是一個封建製的大一統的國家了。而這封建製度的天下乃是依照周文王的天命、天德觀,達成“生”、“生生”的生命理想,進而以天下之“共生”、“共有”、“共存”、“共榮”作為天下共同發展的理想目標,並以禮樂作為國家行政的機製。
他表示,春秋時,周平王東遷,王綱隳弛。繼起的齊桓、晉文仍是在這大理想、大一統的前提下舉出“尊王攘夷”、“內諸夏、外夷狄”的大文化政策。是以孔子論夷狄時還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其所強調,民族的界線不在血緣,不在宗族,不在種族,而在生命理想的共同價值所結合的生命共同體。如此,在動蕩、變化的春秋時代,重新確立原本西周以來的“生生”大傳統。而後孔子繼承此生命理想,建立了“人學”,以人的自我德性覺醒來上接天德。他在《論語》中總括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而來的曆史、文化大傳統。
後來的墨子、楊朱、孟子、陰陽家、莊子、老子、荀子、韓非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孔子觀點。他們在思想上雖各有主張,但皆在“天下定乎一”的觀點下,從全人類、全社會的立場上處理人類思想問題。隨先秦思想相激相蕩的發展後,共同歸宿並建立“天下一統”的大觀念,認為唯有天下走向大一統──讓思想、文化、生命價值展現共同性,讓經濟發展能有互助合作性,讓政治理想不以權力的占有、而以達成合作共生為共同的取向。如此,人民以至於人類才能避免戰爭,走向和平,擁有和平。
而後至漢初《春秋公羊傳》成書,在魯隱公元年“春王正月”經文的解釋中提出: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因此確立大一統的觀念。至漢董仲舒再進一步提出“存三統”、“張三世”,闡明夏、商、周三王之道雖因時各有不同,但皆為救弊扶衰,順從天命、完成生生之天德而已。
辛意雲指出,這大一統的重點,是以人類“和平”為首的生命向往。文王所代表的,乃是象征以“和平”為首的“文明世界之王”。這至今也是人類“人文精神”統合了形而上之“道”、以及形而下“具體人生”的觀點。是以東漢《說文解字》解“王”字:“王”者,往也,天下之所歸往也。
他表示,此後“大一統”思想乃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反映出孔子成仁之道的根本精神,也是達成孔子所謂“仁者愛人”的最有效的精神與方法之一。由此,中國曆史上即使在紛亂、分裂的時代,人們以至於有曆史意識及民族精神意識的知識分子,仍都是時刻刻以天下民族的、國家的大一統為念。即使諺語中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說法,但這重點還是放在後麵“分久必合”上。“大一統”是中國人們在生命中追求的理想。
辛意雲是台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錢穆故居講座講授,台北書院講座教授,台灣趨勢科技大講堂講座教授,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經典導讀節目主持人,台北建國中學國學社指導老師,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師從趙一葦、方東美、謝幼偉及傅偉動先生學習西方哲學,師從愛新覺羅•毓鋆及魯賓先生學習中國傳統經典,師從張澄基及印順法師學習佛法,隨錢穆先生讀書、治學二十三年。辛意雲教授長期在台灣民間推廣傳統經典教育及傳統藝術活動。
本次論壇,14位專家學者作為對話嘉賓,圍繞兩岸四地如何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問題展開對話。旨在從凝聚“中華文化認同”的角度入手,探討“一國兩製”下兩岸四地需要共同堅持的“同”和可以包容的“異”,共議中華民族複興之道,推動海內外中華兒女基本政治文化共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