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裁撤挪威關島等"駐外代表處" 辯稱預算有限

來源: dingx 2017-07-28 10:50: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81 bytes)
據海外網7月27日報道,台外事部門當天宣布確定裁撤部份“駐外代表處”,稱因為應對國際情勢變化,將當局有限外事預算、資源及人力配置發揮最大效益,台外事部門稱,“台駐吉達辦事處”、“駐關島辦事處”及“駐挪威代表處”將分別於7月27日、8月31日及9月30日暫停運作。
據東森新聞雲報道,台外事部門稱,上述駐處暫停運作後,“駐吉達辦事處”原有業務由“駐沙特阿拉伯代表處”兼轄,“駐關島辦事處”原有之業務將由“駐帕勞代表處”兼轄,“駐挪威代表處”原有之業務則由“駐瑞典代表處”兼轄。
吉達,沙特阿拉伯政府外交部所在城市(資料圖)
據了解,早在去年9月20日就有台媒報道,台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在與“民進黨”相關人士私下談話時就透露,稱有意裁撤部分外館,第一批名單當中就包括有美國關島、沙特吉達、德國漢堡與挪威代表處4個外館,後又繼續傳出加上利比亞。根據昨天的宣布,漢堡、利比亞未入列,可能上了第二批裁撤名單。 
此次裁撤外館,讓台灣網民大感崩潰,諷刺蔡政府“再撤下去,以後台灣人在國外發生任何事情,沒有台灣辦事處,就隻有名正言順去找中國大陸大使館了”。
雖然台當局辯稱是因為預算及資源問題,但事實上,自從與巴拿馬“斷交”以來,台灣所謂的國際空間日漸陷危機,在所謂“駐外代表處”方麵,更是問題重重。
早前,就有斐濟駐台代表處裁撤,台外事部門也說過類似的話,稱“(裁撤代表處)是斐濟出於‘經費考量’”,台外事部門負責人吳誌中甚至出言傷人稱,斐濟是小國,人口隻有85萬人,外事力量有限。
另外,厄瓜多爾政府在6月要求“台灣駐厄瓜多爾代表處”更名為“台北駐厄瓜多爾商務處”,否則要被拆牌。台灣外事部門表示,還有5個台灣駐在非“邦交國”的“代表處”,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稱,如果繼續使用,會被要求拆牌。這5個“代表處”中,目前剩下3個仍有“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稱。
美國也曾潑過台“駐美代表處”冷水。據台媒報道,蔡英文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後,台當局就曾以為“台美關係”可以更進一步,台“駐美機構”因此提出想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中的“台北”二字改為“台灣”,結果被美方斷然駁回,表示“這是在破壞現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