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新需求——“鏈式發展”模式的鏈接與結合(轉貼)

來源: 北美的老虎 2017-05-19 17:09:5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190 bytes)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高速發展進程中,此時此刻人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在麵臨新的挑戰,我們必須勇於去探索新型合理的發展模式來解決現今所遇到的問題,並尋求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方法來引領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回顧曆史,貿易通商最基本的要素是交通,隻有通行可達的地方才有可能產生貿易來往。回顧曆史,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發展進程中,即使在飛機廣泛運用的今日,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依舊是基於陸路和海路運輸,空運現今還僅停留於高價值體積規模相對較小的產品運輸。大規模運輸和通商,陸路和海路運輸因其承載規模大,整體運輸成本低,可通達地區覆蓋麵廣,因此其從古至今,一直承擔著各區域相互溝通來往的責任。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不僅僅需要擁有足夠的資源與技術進行生產,同時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和相對優勢發展下,要求我們不斷的進行區域來往,發揮各區域的優勢,這就形成了各區域間運輸來往的需求。

區域發展的核心在於交通,人們的發展模式隨著科技和交通運輸能力的提升一直在發生變化,從最起初的聚落發展為城鎮,再到由多城鎮共同組成的大型經濟區域(如珠三角、長三角)等,我們已經從單點集線模式發展到了多點群聚模式。隨著時代高速發展的需求、區域經濟推進和國家戰略綜合布局的背景下,基於各方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本文在此提出新的發展概念探索——鏈式發展。

鏈式發展概念是基於過去單點城鎮聚集模式和對多點區域聚集型所延伸出的新型區域發展模式。其意在將一條運輸線上的多個地區聯結在一起共同發展、形成整體產業鏈。讓在線的各個地區通過交通運輸上的密切結合與產業上的分工,逐步的提高其各區域合作依存度,通過先發展地區來帶動後發展地區,以強帶弱來達成共同發展共同成長,並從中創造新的需求。

“鏈式發展”模式所帶來的效果可以說是跨區協作模式的一種升級,把多地優勢相互結合發展戰略進行進一步的提升,突破原有地區群聚開發模式,和跨區多點優勢發展(現行國際分工模式,根據各個國家生產優勢來進行分散式多點分工),來實現經濟的再增長與深化區域合作,並對外延伸至周邊國家的共同發展,以此加強周邊友邦與自身的緊密結合度。

在此概念的初步設想過程中,“鏈式發展”模式在中國可以通過結合海路與陸路運輸,橫跨中國大地,形成聯結中國東海岸與國境西邊的歐亞大陸的新走廊、新運輸線。通過加強橫跨東西的鐵路與公路的建設,來帶動整個中部與西部的發展。並以此進一步的增強與國境西邊國家的來往,通過經貿與技術的共同發展,共建雙邊甚至多邊市場,達成互惠互利的深度合作夥伴關係,從根本上的解決彼此的紛爭問題。同時,在東海岸,加大對台灣的技術引進、經貿深度合作,更進一步的拉近兩岸關係,予以台灣更廣闊的市場機會,能更進一步深入中西部,帶動中西部的經濟發展,亦同時予以中西部地區一個直通太平洋的快速視窗,借助於台灣的國際運營經驗,更加迅速的走向國際化。通過雙方的互利互惠來建立更深層次的互信,以求在未來可進行更深的合作。

同時,轉向中國國內,在李克強總理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中,所要進行的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路線,是確實可與“鏈式發展”戰略相吻合的。“鏈式發展”中各國的經貿合作,所帶來的各方麵的綜合提升將能更好的運用於並執行於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中,使得中國城鎮化過程的整體成本下降,並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來管理城市,完成新的全球化產業布局。

總之,中國的經濟現今麵臨著許多的問題,同時也潛在著許多的機遇,其現今迫切需要進行新一輪的經濟改革。但對於中國自身現有的資源與條件而言,獨立的完成如此大規模、從頭到尾的經濟體製改革具有較大的難度。在其中所麵臨的結構問題、區域經濟差異化、和技術與產業的升級與轉型,中國現今沒有非常充分的、完善的技術、市場和相關人才來解決上述相關問題。因此,對於中國而言,僅有結合多方資源,深度整合周邊資源,共同發展、共同進步,並以此來深入帶動中國國內各地區的平衡發展,才能較好的完成新一輪的經濟改革。(蕭偉恩,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台籍博士生,王裕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台籍博士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