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螺旋槳稱霸天空的年代,是一個可以眼睜睜看到對手表情的年代,是一個可以開著飛機追女朋友的年代,是一個速度重要、但是優雅更重要的年代。」
今年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各種各樣的展覽、紀念會、文獻圖書出版讓人目不暇給。但紀錄片「衝天」毋寧是其中極為特殊一部作品, 它將敘事主軸鎖定在「 抗戰時期中國飛行員背後的女性」。
「衝天」由台灣前閣揆劉兆玄主持的「中華文化總會」出資,「華人圈最大紀錄片平台」視納華仁(CNEX)拍攝的紀錄片「衝天」。雖然官方出資色彩極濃,但擺在各種紀錄片甚至電影作品之間,卻是最不落窠臼的一部。
「紅武士」劉粹剛之妻許希麟、武漢空戰犧牲的陳懷民的妹妹陳難、作家林徽因(弟弟林恒是空軍飛官,並在逃難時結識多位航校學生,後來都陣亡)、「巨流河」作者齊邦媛等人,都以搭配動畫的方式,在片中「現身」。
許希麟、林徽因、齊邦媛三人,分別由女星賈靜雯、張艾嘉、蔡燦得配音,在劇中介紹「自己」的故事:包括劉粹剛對許希麟一見鍾情,立刻飛到她的學校上空表演特技;林徽因慟於弟弟和年輕友人們一一殉職,寫下長詩「哭三弟恒」;飛官張大飛雖然對齊邦媛傾心,卻從不敢吐露愛意,唯恐拖累對方。
無獨有偶,離開閣揆職位後,重新提筆寫小說的劉兆玄,日前發表了一部以八年抗戰為背景的小說「雁城諜影」,其中男主角譚唯駿對女主角彭湘芷「因為愛她,所以不表白」的情感,儼然是張大飛對齊邦媛的翻版。
選擇以「飛行員背後的女性」為切入角度的電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早年的作品「紅豬」是較為知名的一部;同樣是宮崎駿,二零一三年的作品「風起」,則是以日本零式戰機總設計師堀越二郎的生平為藍本,特別刻畫他和妻子佐佐木須磨子(劇中角色名裏見菜穗子)的愛情故事。
也同樣是二零一三年的日本電影「永遠的零」,則是以一名心繫妻女的海軍飛行員為主角。為了求自己能夠活著回家和妻女重聚,他揹上了貪生怕死的汙名,但最後還是不得不加入「神風特攻隊」的行列。
上述這些作品,再加上「衝天」,都極大程度地改寫了看待、描寫戰爭的角度。
「戰爭不隻是男人的事,片中也以三位「飛行員背後女性」視角,展現她們如何麵對戰爭。」導演張釗維說,抗戰時空軍飛行員的陣亡率近五成,絕大部分人犧牲時都不到卅歲。這些年輕菁英為了保家衛國而衝上天際,在英勇的背後也一樣需要情感寄託。 對飛行員來說,死亡是一瞬間,愛情也是一瞬間。
劉兆玄則說,隻有靠著不教條方式寫下的曆史,才會讓後人發現,原來曾經有如此動人的故事,才會有興趣去進一步探索背景時空。
不過綜觀「衝天」全片還是發現,劇本仍然把八年的空軍抗戰經過,從頭到尾敘述了一遍,並不似廣告中宣傳的「另類」。顯示對「史事」與「故事」之間的比例,其實團隊之中還是有所爭議。現在看到的成績,似乎是「史事」與「故事」之間妥協的結果。
在「史實」方麵,相對於以往的紀錄片,「衝天」製作團隊確有用心之處:例如1937年八一四空戰,過去政府宣傳「6:0」。但事實上發動空襲的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被當場擊落2架,1架在基隆和平島海麵迫降,1架降落台北鬆山機場後報廢,怎麽算都不是「6:0」。相對於以往的積習難改,在「衝天」片中卻很仔細地臚列出戰果:「擊落2架,重傷2架。」
至於日本零式戰鬥機服役後第一戰,1940年9月13日的重慶壁山空戰,紀錄片也老實承認,在飛機性能懸殊下,國軍根本是一敗塗地,最後比數是「0:10」。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衝天」仍未完全擺脫若幹「抗戰神話」,最明顯例子是沉崇誨的殉國:這位航校三期的狀元,從軍前是清華大學的運動明星。長期以來官方說法是,沉崇誨攻擊日軍旗艦「出雲」號時被擊傷,便衝撞出雲艦同歸於盡。但事實是沉崇誨在攻擊長江口日艦任務中,半途座機故障而掉隊,後座機員陳錫純的遺體後來被尋獲,沉崇誨與飛機自此失蹤。被指遭撞的出雲艦則完全無恙,幾年後才被美軍擊沉。
「衝天」仍然放進沉崇誨的案例,卻含溷地說他「撞擊」(而非撞沉)了「日本軍艦」(未提是出雲艦)。
資料搜集方麵,「衝天」幾乎已將目前台灣還能找到的「空軍老人」都訪問到。包括中美溷合團隊員都凱牧、李繼賢,飛行教官的金英(擔任旁白的演員金士傑之父),高誌航的女兒高友良等。經親曆壁山空戰的徐華江,雖已於2010年去世,也找到他於1999年留下的錄音,得以「現身說法」。製作團隊更從當年飛官赴美學習的影片中找出張大飛的影像,令人驚喜。
相較二次大戰其他戰場的影像汗牛充棟,中國抗戰的留存影片少得可憐。在此情況下,「衝天」大量運用動畫作為劇情鋪陳的背景畫麵。動畫中出現的機種,不管是霍克三(Hawk III)、俄製I-15、P-40等,外型都相當正確,尤其I-15分為I-152與I-153兩種,外型明顯差異,劇組卻不曾溷為一談。唯一錯誤是張大飛於1945年戰爭結束前殉職時,已經換裝P-51戰鬥機,片子仍使用P-40。
片中出現的空戰影片,則是「衝天」最明顯敗筆:中日兩軍空戰中的畫麵(即使是當年以此為題材拍的劇情片)嚴重不足,導致製作團隊經常「撿進籃子就是菜」,使用了許多並非發生在中國戰場的空戰畫麵,例如B-17、B-24轟炸機遭戰鬥機攻擊的影片,必定出自歐洲戰場,對二次大戰史觀眾有所涉獵的觀眾,必定可以看出問題,這不免成為上映時最被批評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