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大陸敲定兩岸如何統一 或效“北平模式”

來源: //// 2017-01-06 11:13: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87 bytes)

近日,中國官方人士談及“武力統一台灣”的話題,並有“北平模式”、“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戰迫和”等語。

分析人士認為,在兩岸“和平統一”的現實可行性已經幾近喪失的情況下,這種方式已成“上策”。而除此之外還“中策”和“下策”,前者是“武力統一”,後者是“維持分裂現狀”。

中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接受《環球時報》采訪,解讀當下台海形勢走向。這些觀點的出現應非無意為之,而是認為代表了中國官方的態度。

王在希說,解決台灣問題,總的說無非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兩種樣式,但不是絕對的。曆史上也有兵臨城下,最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北平模式”;《孫子兵法》有“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條,兵不血刃,以戰迫和,為曆代軍事家所推崇。

如果是在四年前,王在希的這些說法非常不合時宜。然而時移世易,如今兩岸內外形勢都已發生巨大變化,大陸軍事、外交、經濟、文化多管齊下,統一進程驟然加速。如今局內之人所麵對的現實問題已經不是“統一”與“獨立”的目標選擇,而是如何統一的路徑選擇。

王在希此次大談“武力統一”而未在島內輿論中掀起多少波瀾,是因為自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台後形勢急轉並發展至今,“武力統一”早已是大陸輿論熱詞。這釋放出一個必須警惕的信號。即使在中國決策者中,以往也會有對“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的不同看法,而今或許逐漸形成了此前長期堅持的“和平統一”已經無法實現的共識

 

分析認為,對兩岸以及區域和國際社會來說,“和平統一”都是上上策。不過在這一路徑被棄置後,仍然還有上、中、下三策。

王在希所說“北平模式”應是上策。在這種情況下,大陸雖有軍事動員和準備,但雙方不交戰,無傷亡,並且能夠達成統一目標。台灣地區政權解體,大陸取而代之,兩岸整體製度體製矛盾一夕化解。當然,由於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如果台灣選擇不戰而降,能夠避免雙方的傷亡與恩怨,應該可以獲得一定的改變空間和時間。

中策是“武力統一”。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一步到位”,也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兩岸統一,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麵的迅速融合,而不必經曆一段較長的適應和消耗期。在兩岸軍事實力差距越發懸殊的情況下,其戰爭成本和傷害程度也能夠被繼續縮小。

不過其負麵效果也顯而易見,因為這將會導致“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後果。這是兩岸民眾都不樂見的局麵,雙方都將因此受到嚴重傷害,埋下戰後國家融合和治理的隱患。這種傷害無法遺忘,會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慢慢平複。因此,這是當下都有一定選擇權的大陸和台灣均要盡量避免的選項。

習近平近日引用了《孫子兵法》“謀攻篇”裏的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王在希則引用了“謀攻篇”裏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篇裏還講道:“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不論對於大陸還是台灣,“武力統一”都已不是最壞選擇,“維持分裂現狀”正在逐漸取代“武力統一”而成為下策。

在發展的維度上,兩岸分裂一直是阻礙雙方更好更快發展的絆腳石。在民進黨第二次上台後,這種分裂所造成的內部鬥爭和消耗進一步增大。海峽兩岸都在因此錯失越來越大的發展紅利,其在戰略層麵的消極後果逐漸大於一次有限度戰爭所造成的傷害。

所有跟帖: 

不管梧桐還是“北平模式”,都是一步到位。絕不能是‘香港模式”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6/2017 postreply 11:15:21

我看應該是奧斯梯模式。 -衛青霍去病- 給 衛青霍去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6/2017 postreply 11:26:37

"北平模式“的結果是一國兩製,克裏米亞模式的結果是一國一製 -須須冬菜- 給 須須冬菜 發送悄悄話 須須冬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6/2017 postreply 18:47: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