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綜合報導〕過去曾有台灣教授在電視節目上稱中國民眾收入低,「吃不起茶葉蛋」引起中國網友不滿,但現在有官方數據證實,有許多中國人對於每天吃一顆茶葉蛋是奢望!
《網易》報導,中國作家黃童超以「許多中國人窮得超出你想像,他們到今天也吃不起茶葉蛋」為題,談論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他在開頭就指出,在2、3年前,有網友發現,台灣教授竟在綜藝節目上公開說中國百姓收入低,買不起茶葉蛋,當時很多人嘲笑台灣教授認知水平太低。黃童超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指農村貧困人口有7017萬人,他們每天的收入不到7.67元(約新台幣35元),他們會拿收入的53.5%購買食物,每天食品消費平均支出為4.1元。
黃童超也引述《新華社》報導,稱四川大涼山地區貧窮困苦的民眾一年最多隻會吃到3次肉,更別說是茶葉蛋。黃童超認為,大部分的城市民眾一定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到底有多窮!
許多中國人窮得超出你想象,他們到今天也吃不起茶葉蛋| 浪潮工作室
2016-12-14
最近幾年,不少中國人產生了一種幻覺,以為中國人都可以每天吃茶葉蛋、吃肉甚至喝星巴克了。但這裏有個真實的中國,比人們想象的要窮得多。
出品 | 網易浪潮工作室
撰文 | 黃童超
大約在兩三年前,細心的大陸網友發現,有位台灣教授竟然在綜藝節目上公開詆毀大陸——教授認為,大陸百姓收入太低,消費不起茶葉蛋。當時許多人紛紛嘲笑台灣教授認知水平太低,在微博一項調查裏,還有80%的網友自嘲“根本吃不起(茶葉蛋),高帥富專屬消費品,購買要分期”。
“茶葉蛋”事件之後,但凡是針對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悲慘”描述,往往都會招致嘲笑和辱罵。2015年11月,有網友在微博上放出一張疑似台灣人Facebook的截圖,上麵用繁體字寫道,“中國人……很窮,沒有很多人能吃的起肉”。不出所料,這條微博評論裏許多網友都在諷刺台灣人沒文化,“中國人好多都在吃土呢”。
同樣地,2015年美國國家地理發布的一篇微博提到,“對於很多中國人,星巴克的價格超出了承受能力”。又一次,許多網友看了之後覺得遭遇了奇恥大辱:“我拿星巴克當水喝已經有些年頭了”、“現在隨便一家咖啡店都是二三十的價位……算毛奢侈啊”、“這官博也把中國人想的太low了”……顯然,這些中國人似乎真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到底有多窮。
一刀切下去:貧困線不一樣,窮人數量也不一樣
首先我們要定義什麽是窮。2014年,中國官方劃定的貧困線標準是農村人均純收入2800元/年,也就是7.67元/天,按照今天的匯率大概相當於1.11美元/天,而世界銀行的貧困線標準是1.9美元/天。不過貧困線標準可不能這麽比,世界銀行的貧困線是基於2011年的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出的,我們要把數據換算成同一年份、同一貨幣,才有可比性。
用人話來解釋:根據國家統計局,2011-2014年,中國的農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了7.23%,你可以理解為是物價上漲了7.23%。所以2014年的7.67元,隻相當於2011年的7.15元;而根據世界銀行,在2011年,中國3.51元人民幣的購買力與美國同年1美元的購買力相同,也就是3.51元人民幣在中國能買到的一籃子東西,在美國花1美元同樣也能買到。所以2011年的7.15元人民幣,按購買力平價換算一下就是2.04美元——大於世界銀行的1.9美元。
扶貧宣傳標語在中國農村隨處可見。圖為2016年10月30日,河南省蘭考縣街頭的標語。/視覺中國
看不懂也沒關係,反正中國的貧困線標準,比起世界銀行的標準要略高那麽一丟丟。考慮到世界銀行的標準指消費,而中國標準指收入,收入不一定全拿來消費,因此中國貧困標準還要再高一些。
但是,世界銀行的貧困線標準是根據世界上最窮15個國家的貧困線確定的,什麽馬裏、盧旺達、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如果中國非要標榜自己的標準已經超過世界銀行最低標準(隻是略微超過一點),非要把自己拉低到和極端貧困國家作比較,那也沒辦法。世界銀行還有一條3.1美元/天的高貧困線標準,該標準適用於其他發展中國家,如果中國將貧困線標準提高到3.1美元/天,將使貧困人口數字爆炸增長,這當然不是官員們願意看到的。
沒有開玩笑:不少中國人確實吃不起茶葉蛋
不管怎樣,在現行貧困線標準下,2014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有7017萬,2015年底減少到5575萬。幾千萬人每人每天收入不足7.67元,是什麽概念?國家統計局一份研究顯示,剛好在貧困線上掙紮的中國人,會將收入的53.5%拿來買吃的,也就是人均每天食品消費支出為4.1元。至於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數千萬中國人,每天都能吃上茶葉蛋絕對是一種奢望。眾所周知四川大涼山地區生活很艱難,但新華社報道的“大米每10天逢集時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景象,恐怕還是會讓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城裏人感到錯愕。
2015年9月13日,四川涼山,孩子們用磚頭和木板打乒乓球。/視覺中國
國家統計局數據雖然存在各種基層造假問題,但至少要比“我家有個親戚”、“我朋友說”之類的直觀經驗靠譜多了。中國城市化進程剛剛走了一半,農村還生活著6億左右的中國人。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不過剛剛邁過1萬元,達到10489元。可支配收入中位數還要低一些,為9497元,大約每天26元。再把2014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成五等,會得到低收入戶、中等偏下戶、中等收入戶、中等偏上戶、高收入戶分別為:2768元、6604元、9504元、13449元、23947元。你去問問這些中國人,他們會不會把星巴克“當成水來喝”。
即使農村地區很多人沒被標記成“貧困人口”,但他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上升到“把豬蹄當零食吃”的地步。在國家統計局網站稍微探索一番,就會發現農村地區的人均各項支出/消費量也是遠遠低於人們想象。拿農村居民人均支出來說,2014年為8382元,其中花在食品煙酒上的錢隻有2814元,每天大約7.7元,窮得叮當響。在山西、河南、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之類的窮省,農村人在食品煙酒上的支出更是慘不忍睹。
輸在起跑線:2016年了,營養不良在農村兒童中依然盛行
農村人在基本溫飽上能花的錢越少,產生的問題也就越多。現代城市人常常為減肥傷透了腦筋,可在中國廣大貧困地區,困擾他們的依然是營養不良。斯坦福大學農村教育行動計劃(The 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gram)專注於中國農村地區問題,該機構領銜的多項研究發現,即使中國在過去數十年經曆了高速增長,中國農村兒童正在遭受各種各樣“窮病”的折磨。
比如2015年中外學者合作的一項研究,收集整理27份調查數據,覆蓋中國10個省份,針對3-17歲農村兒童,最後發現:有27%的被調查兒童患有貧血,33%的兒童被土壤傳播的寄生蟲所感染,16%的兒童患有屈光不正。諷刺的是,由於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城市工作,擁有更高的收入,留守兒童的生活條件也更好,因此比起那些父母均在家的農村兒童,留守兒童感染寄生蟲和患屈光不正的概率要更小。
投胎是一個技術活,如果你生在中國農村,那從一開始就會輸給城裏人一大截。2015年農村教育行動計劃參與的另一項中外聯合研究,選取陝西南部11個國家級貧困縣,調查1808名6-12個月的嬰兒,又有了驚人發現:48.8%的被調查嬰兒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大約有20%的嬰兒存在認知發育遲緩,將近三分之一的嬰兒表現出運動發育遲緩,貧血和發育遲緩高度相關。
千萬不要以為貧血對農村兒童隻有暫時性影響,不要以為以後吃飽喝足了,就不用擔心什麽永久性後遺症。在孩子出生後頭2-3年,營養不良給兒童帶來的傷害不可逆轉、不可彌補。農村教育行動計劃在陝西、河北和雲南的抽樣調查發現,由於營養不良等原因,53%的貧困農村漢族孩子在2歲到2歲半時,智商測試低於90。2016年9月,農村教育行動計劃還對西部農村地區初中生抽樣測評,發現將近一半的學生智商測試低於90。農村教育行動計劃的負責人羅斯高教授(Scott Rozelle) 指出,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孩子出生後的1000天內養育不當。結果有時我們還會看到城市一些養尊處優的中學生,在網上指責農村同學學習差是因為不用功,大罵“你弱你有理”。
熟悉的味道:低保沒幫助到該幫助的窮人,卻讓其他人鑽了空
中國窮人這麽悲慘,那他們有生之年有沒有希望翻身?中國在1993年開始試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製度(下稱“低保”),1999年推廣到所有城市。而農村低保在多年試點之後,也在2007年正式推向全國。2007-2015年,農村低保覆蓋人數從3566萬人擴大到4904萬人(近年來人數略有減少),各級財政支出農村低保資金也達到了2015年的931.5億元,看似成績斐然,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Bert Hofman)盛讚中國低保是“全世界此類計劃中規模最大的”。
但郝福滿明顯搞不清狀況。2015年世界銀行的另一份研究,認為中國低保製度對消除農村貧困基本沒起作用。在此之前,人們對中國低保製度有多管用知之甚少,世界銀行揭露了幾個殘酷的事實:2007-2009年,低保確實減少了農村貧困發生率,不過在所有年份貧困率減少都不超過0.5%,低保可有可無;而低保每支出1元,隻能減少不到3毛錢的貧困缺口,特別是使用民政部的數據,隻減少了1毛錢左右的貧困缺口,減貧效率令人堪憂。
世界銀行還無意發現了低保製度本身存在巨大的錯位。2007-2009年,活在地方低保線以下的人中,有90%左右的人沒有獲得低保。而在那些獲得低保金的農村居民中,約有四分之三都活在低保線之上。即使最近幾年政府一再提高低保線的標準,都不會對減貧起到什麽幫助,因為誤差實在是太大了。2015年《經濟學人》報道,山西大應寒村的一位村民抱怨,村子裏有10戶人家獲得了低保金,而他們全部都是村支書的朋友。
2016年8月21日,山西運城,84歲老人獨自撐起沉重家庭。年久失修的窯洞顯得十分破舊。/視覺中國
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大地,數不清的真正的窮人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到網上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遭遇。他們不知道一些自以為很幽默的人在網上抖機靈、用“整天吃土”去惡心台灣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時不時就被一些人開除出中國人行列,他們或許隻想知道怎麽活下去。中國要在2020年消除所有貧困人口,但正如《經濟學人》所說,山西大應寒村的村民被問到怎麽看待這個雄心勃勃的脫貧計劃時,都麵麵相覷,然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