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偏見從何而來?(轉貼)

來源: 北美的老虎 2016-12-03 20:08:0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61 bytes)

台灣人的偏見從何而來?

 

來源: 北京日報     2016年12月02日        版次: 03     作者: 王裕慶

 

    近日,台灣《旺報》刊載文章,講述了一位來自台灣新北市的學生在大陸參加文化交流後的感悟,“北京處處的移動支付讓自己開了眼界,那一瞬間,誰還敢嘲笑大陸的‘落後、沒水準’?反而自己活脫脫成了從‘落後台灣’來的鄉巴佬。”作為一名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筆者對這篇文章所描述的現象感同身受。

    如今,隨著兩岸關係發展與交往的頻繁,同胞之間的來往也非常熱絡,很多台灣青年人都把大陸當做實現個人夢想的地方。但不可否認,在不少沒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觀念中,大陸仍停留在“不文明與落後貧窮”的刻板印象裏。再加上台灣政治發展本身比較複雜,一些媒體因背後政黨顏色刻意製造對大陸的偏見,更進一步固化著這種錯誤的優越感。於是乎,當他們真正來到大陸,便會有認知“碎一地”的驚詫。 

    台灣同胞對大陸的偏見與誤解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呢?主要是從“國民黨式”教育開始的。以筆者小時候的教育經曆來說,主要接受的都是宣傳大陸貧窮和落後的東西,以及需要“反攻大陸”來解救大陸同胞的導向。不論是照片,還是故事,但凡牽涉大陸的社會發展,都一定與落後有關。不少台灣年輕人覺得大陸“沒有太陽”,大陸同胞都穿著“縫縫補補”的衣服,住在“破破爛爛”的房子。教育對一個人思想觀念的塑造是深遠的,至今這種優越感仍殘存於不少台灣人心中。

    這種誤解和偏見,還源自島內多次政治勢力的惡意操作。以蔡英文為例,她始終沒有放棄對課綱修改的企圖,以教育為突破口全力推行“柔性台獨”,實現“去中國化”。她延攬鐵杆“台獨”分子鄭麗君為台灣文化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通過“文化台獨”來為台灣民眾“洗腦”的目的昭然若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特定政治傾向的媒體也在故意利用談論大陸社會的機會,製造“選擇性失明”,邀請而來的嘉賓不但不會公允分析大陸,有時還為了嘩眾取寵而大肆抹黑。比如,明明自己在大陸賺得口袋滿滿,卻在媒體上拋出“大陸吃不起茶葉蛋”論;明明自己看到了大陸的發展成就,卻又在媒體上信口雌黃。可以說,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種種誤解,台灣媒體是要負一定責任的。

    當前,台灣的確需要認真引導民眾正確看待大陸,而那些如筆者一樣,在大陸求學工作的台灣人,也應當更多傳遞客觀信息與正麵能量。著眼兩岸關係的發展,應該鼓勵歡迎更多台灣同胞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當誤解與偏見不再,兩岸關係定會越來越暖。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台籍博士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