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去中華化’:蔡英文文化政策芻議”;作者:謝楠(北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成員,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全文刊登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9月號(總第225期)。
5.20蔡英文上台後,民進黨當局強力實施“文化台獨”政策,在教育文化領域的動作頻頻,令人矚目。台行政部門負責人林全上任伊始便宣布廢除馬英九在任時推出的“微調課綱”,並任命具有濃厚台獨色彩的鄭麗君擔任行政機構文化部門負責人。蔡英文就職後,立即更改紀念慣例,不再遙祭“黃帝陵”。
通過仔細檢視蔡英文所提出的文化政策,可以發現其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與李登輝、陳水扁相比,具有政策目標升級、政策手段增多等新特征。整體而言,蔡當局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目標已由“去中國化”上升為“去中華化”,旨在逐步改變島內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考慮到島內政治環境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蔡當局的“去中華化”文化政策影響不容低估,需高度警惕、盡早應對。
蔡文化政策的主要內容
現有研究指出民進黨當局推行的“文化台獨”政策有論述源頭及演變的完整過程。如果將李登輝、陳水扁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視為一個連續不斷、最終目標導向“台獨建國”的戰略規劃,則“文化台獨”政策自身的終極目標在於構建“台灣民族主義”或“台灣文化民族主義”。
“台灣文化民族主義”主張包括:(1)以“多元文化論”消融中華文化主體性,雖承認中華文化確實是台灣文化多元來源的一部分,但強調今天的台灣文化已經脫離了中華文化,已成為具有獨立性的文化共同體。(2)凸顯台灣文化具有鮮明區別於中華文化的特性。如有論者強調台灣文化是一種海洋文化,而中華文化則是大陸文化,兩者具有本質區別,前者代表先進、開放,後者則是封閉的、保守的,台灣已經塑造出有別於中華文化的自主體係的“台灣底海洋文化”。(3)極力宣揚台灣所具有的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念。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就認為“近代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民主、自由、人權已經成為台灣主流的價值,也是台灣社會的共識,更是普世的價值,這些都是中華文化所缺少的”。
2015年10月,蔡英文發布完整的文化政策主張,提出未來文化政策要實現七大目標和五大亮點計畫。前者包括:翻轉由上而下的文化治理、讓文化為全民共享、確保文化多樣性、從社區出發、提升文化經濟的文化涵養、給青年世代更豐厚的土壤及善用文化軟實力重返國際社會。後者包括:在學校推動“美學體驗”、打造創作自由的支持體係、通過公共建設投資“再造曆史現場”、重振影視音產業、實現國際合作在地化與在地文化國際化。細究其具體政策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其與“台灣文化民族主義”主張一脈相承。
(一)將“同心圓史觀”和“原住民族史觀”為核心的曆史敘述作為文化政策的背景與理念。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身份認同源自有選擇的集體記憶,而建構集體認同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曆史記憶遴選的過程,深受社會結構和製度運作影響。在其文化政策背景論述中,蔡英文將“台灣”置於論述的中心,開篇便聲稱“台灣是一個山海壯闊,故事豐饒的美麗之島”,強調“三萬年前,就有長濱文化存在”、“台灣成為國際公認的南島語族原鄉”、“西洋強權、殖民統治、漢人移民先後進入台灣,……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加入台灣社會……台灣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為傲的新社會”。在這種曆史論述中,台灣與大陸的曆史聯係被強行切斷,台灣被抬升為認知中心,承載、融匯各類曆史記憶,以形成本土主體性認同。
(二)刻意以“多元文化論”遮蔽中華文化與閩南文化,強力凸顯台灣自身的主體性。眾所周知,中華文化特別是閩南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主體,蔡英文及民進黨也無法否認台灣社會所使用的語言(國語、閩南語以及客家語)、民間風俗習慣基本都源自中華文化。對此,蔡英文及民進黨巧妙使用“多元文化論”來處理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以及閩南文化的關係。蔡在論述中刻意省略“閩南文化”字眼,與馬英九提出的“閩南語是台灣的重大文化優勢”形成鮮明對比;中華文化更在“多元文化”的政治修辭下被巧妙替換為所謂“漢人移民”所帶來的一種文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的文化政策論述通篇看不見“中國”、“中華”、“華人”等字眼,相比李登輝、陳水扁,其“文化台獨”理念更為激進。
另一方麵,蔡強調“台灣為主體的多元文化成為社會共識”,與馬英九提出的“台灣是華人文化重鎮”、“台灣成為中華文化領航者”等文化主張完全不同。在蔡的文化政策論述中,中華文化的主體性被台灣主體性替代。同時,蔡將多元文化作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裝飾詞,公開宣稱“台灣成為一個文化上豐富多彩卻深具包容力的國家”,極力彰顯台灣的文化獨立性以及“島嶼的文化魅力”。
(三)強化文化的外交功能,主張“運用文化外交讓世界重新認識台灣”,卻完全不提兩岸文化交流。馬英九執政期間,主張全麵開放兩岸文化交流以輸出台灣價值,並提出合作編纂簡體與繁體雙版的“二十一世紀華文大辭典”、發起華人世界的“台灣獎”、設置境外“台灣書院”等一係列措施,意圖在文化領域與大陸形成既交流合作又相互競爭的態勢。而蔡英文則將台灣文化視為一種可以拓展對外活動空間的手段,文化政策論述中隻字不提兩岸文化交流,相反卻極力主張推動“國際文化島發展計畫”,並推動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非政府組織的國際總部,以實現“善用文化軟實力重返國際社會”的目的。
“文化台獨”政策實施階段及目標由
“去中國化”上升為“去中華化”
如果我們將認同文化、血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稱之為“文化中國”認同,將認同兩岸同屬具有主權、領土等政治意涵上的一個中國稱之為“政治中國”認同。從島內各項相關民調結果來看,我們會發現島內認同呈現出“文化中國”認同與“政治中國”認同顯著分離的趨勢:
台灣整體人群的“文化中國”認同長期保持高水準,但三十歲以下群體的認同已出現下降趨勢。台灣競爭力論壇針對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島內民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非常高,大致保持在八成左右的高水準。另一方麵,“政治中國”認同則普遍呈下降趨勢,認同自己為台灣人或認同兩岸屬於“一邊一國”關係的比例均呈明顯上升趨勢。台灣政治大學的調查顯示,二十餘年來島內認同自己為“中國人”的比例一路下滑,從1993年最高的26.2%下降至2015年的3.3%,認同自己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的比例也出現顯著下滑,從1995年最高值49.3%下降至2015年的33.7%,而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卻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2015年已接近六成。島內其他民調在具體問題設計與資料有所差異,但島內民意結構“偏獨”的整體趨勢基本一致。對此,不少大陸學者也予以承認,如黃嘉樹認為民進黨已經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其能在選舉中獲得大勝,與島內“偏獨”的民意結構有關。
如果按照研究者普遍的看法,認為島內對“政治中國”認同的不斷走低與李登輝、陳水扁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密切相關,則客觀而言,從當前島內民意結構以及藍綠政治實力對比來看,李登輝、陳水扁的“文化台獨”政策已初步實現了自身政策目的。
對於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群體身份認同的發展趨勢,有學者指出,台灣青年人已經從主張“一族一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堅持“統一”(完成國家統一)的信念者,變成了李登輝鼓吹“一族兩國”(一個民族、兩個國家)的支持者,現在正朝“兩族兩國”(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在走。可見民進黨再次執政後,必然會進一步夯實“台灣民族主義”或“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文化基礎。而從蔡英文的文化政策論述中,我們可清楚看出其政策目標已由改變島內民眾的“政治中國”認同提升為改變民眾的“文化中國”認同,也就是由“去中國化”升級為“去中華化”。具體而言,蔡文化政策的目標在於改變島內民眾對“台灣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的認知,使“台灣為主體的多元文化”觀念逐步紮根;同時,在文化發展脈絡上極力擺脫中華文化圈影響,向所謂的“南島語族”、“南島文化太平洋聯盟”靠攏。
蔡英文“文化台獨”政策具有相應空間
影響力和破壞力不容低估
當前,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很多人均強調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中華文化已經在台灣根深葉茂,其主體地位難以動搖。的確,文化傳承因群體自發秩序的存在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如台灣社會遭遇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其基層社會仍相對完整的保留了閩南文化特質。另一方麵,則必須指出自上而下的文化政策對文化發展與傳承也具有巨大影響力。相關資料顯示,1945年台灣光複時,受日本殖民文化政策影響,島內能熟練使用漢語和中文的人非常少,日語的普及率反而非常高。而今天台灣社會所展示出的中華文化特質,在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國民黨退台後自上而下強力推行中華文化的結果。因此,應對蔡英文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保持高度警惕性,特別是當下存在相應的政策空間,未來政策效果值得長期關注。
(一)“文化台獨”政策已成為蔡“柔性台獨”政策體係的核心組成部分
蔡英文上台後,全麵實施所謂“柔性台獨”政策路線。值得注意的是,蔡的“柔性台獨”政策是一個涵蓋兩岸、政治、經濟、文化、涉外等諸領域的政策體係,具有“內外有別,剛柔並濟,分進合擊”的特征。在兩岸領域,蔡堅持對“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在涉外方麵,身段柔軟,如低姿態參與WHA大會,試圖“維持現狀”、蒙混過關;在島內政治領域,堅決對國民黨進行全方位打擊,一方麵對“本土藍”進行利誘收編,另一方麵則通過所謂“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對國民黨進行“抄家滅族”式打擊;在經濟領域,不惜違背市場規律,全力與大陸切割,強推“新南向政策”並極力向美日主導的TPP靠攏,隻為維護台灣所謂“經濟自主性”,並為政治上的“疏中離中反中”背書。
客觀而言,蔡英文與民進黨在政經層麵推行的各項“柔性台獨”政策,受主客觀諸多因素製約,未必有顯著效果。例如,若蔡英文在“法理台獨”上走太遠,必會遭遇大陸甚至美國聯手打擊,而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也極容易被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更有力的台商政策抵消,民進黨思茲念茲的TPP更麵臨美國政壇更替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綜合考慮,“文化台獨”在某種意義上成為蔡英文以及民進黨能做且很有可能做出明顯效果的不二選擇。有研究者就指出,在政治台獨無法一步到位的條件下,文化台獨似乎成為台灣內外約束條件下的理性選擇。
另應注意的是,當前島內政治生態已發生重大變化,民進黨實現了全麵執政,藍營卻還未展現出穀底爬升的氣勢,這意味著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可能性大,“文化台獨”政策將得以長期實施。可以預見,“文化台獨”政策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自上而下的撥亂反正,相反卻有可能隨著島內統獨勢力的此消彼長而被固化,使得“文化台獨”理念在島內逐步蔓延、紮根,潛移默化成為一種島內社會默認甚至接受的事實。
(二)以社區營造為政策抓手,實現文化層麵的“再造新血”
認同源自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本身既可以是宏大的、標誌性的、規範意義上的,也可以是零碎的、分散的和日常性的。前者如兩岸共同傳統節日(端午、中秋、農曆新年)、傳承的各類曆史文化典籍、使用的漢語言文字,後者包括民眾在日常生活的體驗與感受。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李登輝、陳水扁持續實施“社區營造”政策,鼓勵基層社區自下而上申請經費以從事社區文化建設。該政策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造人”,通過以文化為中心的社區建設塑造出“國家公民意識”和“共同體意識”。台當局的社區發展政策鼓勵各種民間文史工作室和社區發展組織,挖掘各地“鄉土民俗”,將當地的曆史、語言、習俗等傳統文化符號以“愛家鄉”、“愛台灣”等名義編織進入“台灣主體認同”,大力宣揚“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就要認同台灣”的文化邏輯。
同時,社區文化建設與李、扁推行的“去中國化”文化教育相配合,把中華文化符號從社區文化建設中刻意抽離甚至直接省略、虛化,置換為根植於本土、來源自日常生活的集體記憶,進而催生出“知道家鄉在這裏卻不知道中國在哪裏”的認同結果,逐步生發出具有濃厚分離意識的“台灣主體認同”。由於這個過程具有自然性、親民性等特征,且從島內民眾愛鄉土、愛家鄉的樸素情感出發,因此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巨大且難以抗拒,對塑造島內民眾身份認同而言不啻於一場“寧靜革命”。
相對於馬英九與國民黨與“社區營造”的冷淡態度,蔡英文全麵繼承了李、扁這一政策思路,將台灣基層社區文化建設擺在更為重要位置,提出“社區營造”是台灣發展的重要戰略,是台灣治理的重要夥伴」,強調“要從生活的所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形塑在地意識”、“揚棄對文化的獨斷詮釋,重建與再現人民與土地的共同記憶”,極力抬高所謂“地方學”的地位,明確將以社區為視角的“地方學”與文化資產保存、博物館和學校教育作為傳承世代記憶的四個支柱,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在台灣基層社區發展“地方學”,如發掘與保存地方曆史文化景觀、設置各類博物館、開展學校教育,並通過鼓勵青年留鄉、回鄉在地深耕,促進“文化在地化”,以遴選相應地方知識充填集體記憶,形塑在地意識,“使土地和人民的記憶能傳承發揚”,進一步夯實台灣主體認同。
(三)蔡當局抓住台灣人口老化契機,可通過移民政策實現逐步“換血”
人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對於中小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移民政策將會對內部社會結構以及身份認同產生深遠影響。二戰後,歐洲英法德各國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大量引入北非、中東穆斯林勞動力,而後因社會經濟整合不力,不僅引發諸多社會問題(英國社會騷亂、法國暴恐襲擊不斷等等),還加劇歐洲社會內部緊張對立,甚至產生所謂“文明的衝突”。
台灣是一個僅有2300萬人口的中小型經濟體,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年老世代群體的逐漸凋零將使島內中華文化主體性麵臨新挑戰。按照島內相關部門的推算,台灣人口將在2020年前後就會出現負增長,2060年總人口大約會下降至1800萬左右的水準。台灣嚴重的人口老齡化進程迫使台灣必須考慮通過引入移民來解決勞動力短缺、社會經濟活力不足的突出問題,這也就意味著蔡英文第一個任期(2016-2020)就必須直麵人口減少的巨大挑戰。
對於台灣而言,同文同種且地理距離相近的大陸應是其吸引外來移民的首選。事實上大陸正是香港與新加坡吸引境外移民的首要來源地。但從蔡英文推出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和“新南向政策”可以看出,民進黨已推翻馬英九當局“由大陸走向世界”的對外發展戰略,將實施一條意在疏離大陸、保持自身相對獨立性的發展路線。同時,蔡英文與民進黨堅持意識形態掛帥,對外籍配偶和大陸籍配偶實施差別化政策,一方麵拒絕對大陸籍配偶實施普惠性“四年入籍”政策,另一方麵對東南亞裔籍新移民則實施傾向性照顧政策,許諾提供更好的社會福利政策、承認原籍所在地學曆並推廣原籍所在國“母語”,以協助其更好融入台灣社會。
可預見,未來蔡英文可能充分利用島內人口結構漸變的機會(中華文化觀念深厚的老一代人逐步凋零),通過鼓勵東南亞移民“換血”、本土文化教育“再造血”等多種手段,逐步弱化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一方麵,落實“文化台獨”政策,如通過提升台語(閩南語)地位、灌輸多元文化價值觀等各種手段,切斷台灣青年群體與大陸的文化臍帶,改變台灣老一代人與大陸密切相連的文化習慣,使其更多認同“台灣為主體的多元文化”,動搖中華文化在台灣社會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麵,通過實施“新南向政策”,努力發展與東南亞、南亞諸國的經濟社會關係。充分利用島內幾十萬“東盟-台灣族群”(東南亞裔新娘、本地人與東南亞裔後代)以及東南亞幾百萬華裔群體,通過吸引、鼓勵與中華文化關聯度很弱的東南亞移民進入台灣,逐步將台灣由大中華文明圈的有機組成部分改造為一個北連日本、南接東盟的海洋文明“島國”,實現與中華文化的分離。對此,我們必須應予以高度關注。
蔡“去中華化”文化政策的影響與應對
很多研究者都指出蔡當局“文化台獨”政策流毒深遠,如將進一步影響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政治認同、為“台獨”型政黨涵養更大票倉,有助於民進黨長期執政,等等。在筆者看來,蔡當局以“去中華化”為目標的升級版“文化台獨”政策的主要危害在於:通過弱化台灣民眾的“文化中國”認同,固化島內“政治中國”認同的分離態勢,使其向不可逆轉方向發展。如果這種趨勢無法得到扭轉,未來兩岸將為整合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
(一)“文化中國”認同與“政治中國”認同高度相關,應將維護“文化中國”認同提升至戰略高度
“中國認同”則有其自身特殊性。從政治層麵而言,“國家”一般指“民族國家”,基本構成為三要素:領土、人民和政權,是一個明確的政治地理概念。而對於傳統中國而言,“中國”更多是一個文明的概念,並非一個具有明確疆界的政治地理概念。傳統意義上“中國”並沒有主權國家的束縛,曆代王朝中央政府所控製的空間邊界都不完全相同,但其對所謂“正統”、“正朔”傳承具有強烈使命感。因此可以將“中國”視為一個相當穩定的“文化共同體”。相關研究還發現,佩裏·安德森將“民族國家”定位為“想像共同體”、認為“民族國家認同”是現代化過程產物,並不符合華人社會的實際狀況。“中國認同”概念並非現代化過程中的“傳統的發明”,而是“文化共同體”所具備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它容易被地方認同所鈍化,但隻要保留自發性秩序,一旦受到強烈外界刺激,便能被重新啟動。
依此邏輯,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當前島內對“政治中國”認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獨化”趨勢,隻要島內能夠保持高水準的“文化中國”認同,兩岸仍然保留文化層麵的共同體意識,隨著大陸的不斷進步,台灣“政治中國”認同的分離主義傾向將會逐步得到糾正:從較長的曆史階段來看,台灣“政治中國”認同將呈現“合一—分離—再合一”的變動趨勢,兩岸社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政治整合。從這個意義上講,兩岸應將維護“文化中國”認同提升至戰略高度。
(二)反製蔡當局“去中華化”文化台獨政策,需動員兩岸社會各界力量
首先,我們應探索構建“島內問題兩岸化”的政治設計。蔡當局所實施的“去中華化”文化台獨政策,主要是在島內實施,包括:任命台獨人員擔任教育及文化部門負責人、廢止“微調課綱”、撤告“反服貿運動”涉案人員等。未來民進黨還將強化對文教部門及島內輿論環境的管控,如利用教育評鑒製度打壓“傾中”學者,繼續弱化島內“反台獨”能量。對此,我們應積極探索具體措施,使“反對一切台獨行為”更具操作性。
其次,兩岸各界應攜手提供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文教資源,利用新媒體等各種管道向島內輸送,避免台獨文教資源充斥思想市場。同時,兩岸各界應發揮積極性,在島內建立各類社團、基金會等反台獨“陣地”,以團結、聯合、壯大島內外反獨力量。
最後,關鍵還在於加強兩岸社會民眾的互動交流,特別是應加強與島內基層民眾的互動交流。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人次突破一千萬,但台灣能夠去大陸交流的基層民眾數量並未增加,相當多台灣基層民眾並未去過大陸,對大陸缺乏瞭解。考慮到社區已成為台灣基層民眾的重要組織形式,未來兩岸應將基層社區及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作為重心,通過兩岸社區及社會組織層麵的互動合作,繼續夯實兩岸社會民心基礎,以維護兩岸“文化共同體”意識。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9月號,總第225期)
“去中華化”:蔡英文文化政策芻議
本帖於 2016-10-26 03:05:1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crn2005 編輯
所有跟帖:
• 很好奇去中國化後仙島還能剩下啥?(O_o) -mirkwoodt- ♀ (0 bytes) () 10/26/2016 postreply 0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