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月25日在華府智庫演講時,表示希望台灣新的執政者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此話一出台灣媒體爭相轉發,前幾天大陸國台辦還按照往例表示“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與一直以來大陸官方的論調無異,怎知25日在華府的演說竟破天荒在國際場合中提“他們的憲法”。
“中華民國”在兩岸正式場合中,是不能說破的模糊空間,也算是兩岸交流不成文地默契,大陸對內部稱“兩岸同屬一中”,台灣對內部表示“一中各表”, 在政治敏感下兩岸必須取得模糊的共識才可進一步交流,所以“九二共識”在分析人士眼中一直是“沒有共識的共識”,算是國共之間的默契。然而隨著民進黨上 台,往後“國共默契”是否轉向“民共默契”?
蔡英文在選前及選後都始終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政體治框架下推動兩岸”,其實在陳水扁時代民進黨人士就曾提出過類似的說法,當時陳水扁成立跨黨派小組討論兩岸議題,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謝長廷提出“中華民國憲法也是一中”的說法,他主張,一中問題應回到“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來談,後來陳水扁也在2001年的元旦致詞中回應,“事實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本並不是問題,希望對岸能夠深入了解台灣人民心中的疑慮。”
後來,陳水扁轉向台獨路線,對岸也關閉了溝通大門,兩岸陷入冷時期,自此兩岸被視為民進黨的弱點,成為大陸媒體口中的“台獨政黨”,因此2016年蔡英文一當選,大陸輿論“兩岸對立”的聲音甚囂塵上。
如今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也與2012年時大不相同,她目前仍未對“九二共識”鬆口,表示“在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下”“回歸九二會談的基本原則”,外界一直在猜測,大陸會如何因應這樣的表態?而兩岸,隨著南海議題的升溫,大陸對台的政策是否會轉變?
2月24日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主持國台辦例行記者會時仍然一如既往,強調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如果沒有“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兩岸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但安峰山也提到:“隻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曆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
曾擔任國台辦主任、被視為兩岸關係專業人員的王毅,雖然照例沒有提到“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總統”,但使用了大陸處理台灣事務較少提到的“憲法”、“憲政”等字眼,大陸官方的此次表態是否意味著不再拘泥或受縛在“九二共識”,轉而嚐試接受現行“憲法”中蘊含的“兩岸一中”的內涵?
也就是說,不論“九二共識”還是“憲政、憲法”,大陸方麵最終尋求的都是“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立場,對“憲政”的提法是否顯示了大陸對兩岸關係表述,展現願意彈性處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