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台灣地區將進行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二者誰會贏得大選還是個未知數。國民黨自從1949年敗退台灣以來,已經在台灣經營近70年。近70年來,國民黨在台灣走過了怎樣的路?
1949年10月,蔣介石敗走台灣。此前,他已將心腹陳誠派往台灣。1949年5月19日,陳誠頒布《台灣省戒嚴令》,這本是一個臨時措施,卻實施了38年又56天。這38年在台灣曆史上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圖為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台北複任“中華民國總統”。
國民黨入台後實施“戒嚴”最主要是為有朝一日能“反攻大陸”。台灣軍方曾秘密擬定“反攻大陸”的“國光計劃”,最終被美國否定。自1949年到1953年,國民黨在台灣也進行了土改,非常成功;1953後,國民黨在台灣開始發展私營經濟。圖為在台灣進行軍事訓練的女兵。
盡管實施“戒嚴”,但從1950年起,國民黨就公布了地方自治法規,規定縣議員、市長、鄉鎮議員等經直選產生。台灣地方自治符合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地方分權思想,蔣介石予以支持。第一任台北市長和台中市長都不是國民黨人。圖為1950年,台北選舉“議員”,選民在投票。
1950年,台灣首屆縣市長選舉舉行。在選舉期間,蔣介石眼見無黨籍候選人即將贏得選舉,便幹涉選舉;但他覺得不妥,旋即收手,認為“即使國民黨候選人失敗‘亦無愧色’”。圖為1951年,台北市民選舉“市長”開票場景。最後勝出的吳三連是非國民黨人。
50年代初,國民黨元老雷震與胡適、王世傑等人共同發起創辦《自由中國》雜誌,宣揚西式民主。1960年,雷震與胡適欲籌建反對黨,國民政府難容此舉。國民黨以“知匪不報”、“為匪宣傳”為由,判處雷震10年徒刑。圖為胡適和雷震在創刊3周年茶會上。
1969年6月,蔣介石提名長子蔣經國為“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為改革派之首,他認為有控製地擴大政治參與,能以一種民主自由的形象,重新塑造國民黨在台灣的“勢”。這一年的縣市選舉反對派掌控了台灣4大都市中的3個。圖為蔣經國陪同蔣介石參觀美國勇往號航空母艦。
1969年12月,台灣舉行“立法院”增額選舉。蔣經國允許各候選人史無前例地抨擊政府,黨外候選人“郭大炮”郭國基和黃信介甚至要求直接民選台灣省長,結束戒嚴統治。郭國基和黃信介都當選“立法委員”,“立法院”裏首次出現兩位真正的反對黨人士。圖為郭國基的競選廣告。
雷震的《自由中國》曾公開反對蔣介石連任第三屆“總統”,結果不久入獄。1972年,第五屆“國民大會”召開,蔣介石當選為第五屆“總統”。此後,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院長”,繼續推行改革,以剛柔並濟的方法對付黨外在野勢力。圖為1972年,台灣“總統”選舉現場。
1975年4月6日,蔣介石逝世,蔣經國被推舉為黨主席。1977年11月,台灣地區舉辦中央及地方五項公職人員選舉。中壢某投票所的國民黨選務人員看了兩位老人的選票後說是廢票,黨外候選人的支持者衝進警察局院內燒毀警車表達不滿。圖為中壢事件現場。
1978年3月21日,蔣經國當選“總統”,“總統府”照會新聞界,不要稱“領袖”和“萬歲”。1978年底的選舉,黨外候選人組成一個聯誼會,發表12項政治主張,包括呼籲停止戒嚴、大赦政治犯、直接民選省、市長等。圖為1978年7月,蔣經國拜訪南投縣國姓鄉北山村。
1979年,《美麗島》雜誌誕生,走對抗性路線。12月10日晚,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在高雄組織群眾進行示威遊行,訴求民主與自由。但有暴徒攻擊警察,形成暴亂。蔣經國決定大舉鎮壓,批準逮捕美麗島集團首要分子。圖為美麗島事件現場。
1980年3月18日,美麗島事件8名被告到軍事法庭接受史無前例的公開大審。接受公開審理的七名被告(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一次曆史事件,事件主要當事人和辯護律師都成為台灣政壇的中堅力量。
台灣在進行政治改革的同時,也在進行經濟改革。70年代,蔣經國推出十大建設計劃。1979年,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圖為1970年代的台北。
上世紀80年代,台灣發生了“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和“江南事件”。後者成為促使國民黨解嚴的最後一根稻草。1984年10月,居住美國的作家江南因寫了對蔣家有冒犯的《蔣經國傳》,被台灣情治機關聯手黑社會殺害。圖為1980年代中,台北國民黨中央黨部前的抗議活動。
1986年9月28日,135個反對派人士在台北市圓山大飯店集會,成立“民主進步黨”。“美麗島事件”主要人物和辯護律師大多成為民進黨成員。1986年10月,蔣經國會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時宣布:政府預備“提議”解除戒嚴。圖為蔣經國會見葛蘭姆夫人,馬英九為翻譯。
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頒布“總統令”,宣告自同年7月15日零時起解除在台灣本島、澎湖與其他附屬島嶼實施的戒嚴令,在台灣實施達38年的戒嚴令自此走入曆史。圖為解嚴當天的台灣各大報紙頭版。
1988年,報禁和發禁解除。是年1月13日,蔣經國與世長辭,副總統李登輝宣誓就職。1996年3月的“大選”,是第一次台灣地區領導人的直接民選,李登輝擊敗民進黨候選人,當選台灣曆史上第一個民選“總統”。圖為1996年3月,李登輝和夫人曾文惠在選區投入選票。
2000年大選,國民黨高層出現分化,本來李登輝意圖讓連宋搭檔,但不料宋楚瑜退出國民黨,以獨立參選人身份競選,削弱了國民黨實力,結果宋楚瑜落選,國民黨候選人為連戰也敗給民進黨的陳水扁。圖為2000年,宋楚瑜和妻女在大選前的最後一個競選集會上。
2008年,陳水扁下台,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當選新任“總統”,順利完成二次政黨輪替。他在就職演說中說:“台灣人民投下了改變台灣未來的一票。今天,我們在這裏不是慶祝政黨或個人的勝利,而是一起見證,台灣的民主已經跨越了一個曆史性的裏程碑。”圖為馬英九在競選活動中。
2008年,與馬英九對陣的是另一位“美麗島”案件的辯護律師、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結果謝長廷大敗。圖為民進黨“大選”失利後,集體向選民鞠躬。後麵大牌上的漢字清晰可見:珍惜民主、守護台灣。2016年的台灣大選,孰勝孰負,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