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日大使:拉幫結派鎖不住中國

來源: 張誌軍 2015-06-26 03:06: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455 bytes)

駐日大使:拉幫結派鎖不住中國

  2015年6月17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時事通信社專訪,就中日關係、曆史問題以及日本安保法製調整和南海問題等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去年11月,日中兩國實現領導人會見,以此為契機兩國對話向前推進。這是否意味著兩國關係已進入改善軌道?

  程永華:近幾年,中日關係遭遇了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為嚴峻的困難局麵。去年11月,中日雙方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這四點原則共識在總結了近年來兩國關係基礎上,為今後發展中日關係立了規矩,以此為基礎,兩國關係開始走上改善進程。隨後,兩國領導人在北京APEC會議期間實現會見,中日關係朝著改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今年以來,中日政府間對話磋商和各領域交流合作逐步恢複,令人欣慰。習近平主席5月23日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表明了中方改善兩國關係、發展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積極意願,並為兩國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兩國關係經曆波折後取得今天的成果非常不易,值得共同珍惜。希雙方在遵守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的基礎上,努力構建信賴關係,持續加強友好合作。

  記者:為了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您對日方有何要求?

  程永華:中日之間簽署了四個政治文件,去年11月又達成了四點原則共識,其中明確寫入了雙方應該遵守的規則和原則。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首先是要遵守這些共識和原則,嚴守信用。中日2008年簽署的第四個政治文件明確規定“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相互支持對方和平發展”,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將其轉化為廣泛的國民共識。

  記者:日中兩國為了避免發生不測事態,就盡早啟動海上聯絡機製達成共識,請問具體將在什麽時候啟動?

  程永華:今年1月開始,雙方有關部門先後重啟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製工作組磋商和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就盡早啟動海空聯絡機製達成一致。經過多次對話,相關事宜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相信隻要雙方繼續相向而行,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看到成果。

  記者:安倍晉三首相計劃在今年夏天發表戰後70周年談話,您對談話的哪一點比較關注?

  程永華: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包括中國在內,國際社會將舉辦一係列紀念活動,回顧曆史,汲取教訓、呼籲和平。今年夏天,安倍首相將發表新談話。作為曾經的受害國,中方當然會關注談話對日本侵略中國和亞洲國家那段曆史責任的態度。因為這不僅事關日本同亞洲鄰國關係的發展,也事關日本未來的走向。

  記者:安倍首相最近在萬隆會議和美國議會演講時,都表示了對過去那場戰爭的痛切反省,但沒有提及村山談話中“道歉”字眼,中方會關注談話是否提及“道歉”內容嗎?

  程永華:我前幾天在一次演講中也說過,過去的加害者如何對受害者表明反省的誠意非常重要。如果刻意淡化甚至否認侵略責任,相當於再次戳痛受害者的傷疤,也等同於對受害者施加新的傷害。一句話,最重要的是要顯示對戰爭責任反省的誠意。

  記者:在大使看來,日本戰後70周年走的是和平國家道路嗎?中方有人指責日本沒有正視曆史,您認為指的是什麽情況?

  程永華:日本戰後基於和平憲法,實施“重經濟、輕軍備”政策,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在2008年簽署的中日第四個政治文件中,中方對日本戰後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評價。

  關於曆史認識問題,1972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明確表述,日本方麵痛感日本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方還發表過“村山談話”。這些都是正視曆史的態度。但日本國內一直有一部分人試圖否認甚至美化當年的侵略戰爭,這種行為勢必讓人懷疑日方就侵略曆史所作的道歉並非發自真心,進而引起人們對日本發展走向的擔心和警惕。

  記者:當前日本國會正在就將行使集體自衛權成為可能的安保法案進行審議。安倍內閣在完善安保法案之外還修訂了以強化美軍與自衛隊合作為支柱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中方如何評價日方上述舉動?

  程永華:當前日本政府推動的安保法案是日本戰後以來安保政策的一次曆史性大調整,也可以說是轉換期。由於過去的曆史和教訓,周邊國家都很關注日本軍事安全領域相關舉動。另一方麵,這麽大幅度的安保政策調整肯定會對地區安全穩定環境造成影響,從這一角度來講,我們也會對日本政策調整保持關注。

  記者:對於安倍內閣安保政策的動向,中方是擔心心理較強還是警戒心理較強?

  程永華:日本正在討論的安保改革,其核心就是要讓自衛隊能夠走出去,那自衛隊走出去針對的是誰?作為鄰國和過去的受害國,對日本相關動向是否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中國當然會保持高度關注,這是一種“警戒性關注”。同時日方在推動安保立法過程中還不時拿中國說事,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甚至放話稱聯合他國牽製封鎖中國,我們對此堅決反對。

  記者:此前的七國集團峰會通過領導人宣言,以不點名方式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表達了擔憂。中方對此有何看法?

  程永華:首先我想指出,七國集團峰會不是討論中國涉海問題的合適場所,我們反對這種不顧基本事實的無端指責。中方在南沙島礁上開展建設活動完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與飛越自由從未因南海有關爭議受到影響,相關指責是毫無道理的。中國將在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同時,繼續努力與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

  南沙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無可爭議的。中國最早於漢代以來就發現南沙群島並最先命名和開發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將南沙群島歸還給了中國。直至上世紀70年代初,南海島礁都沒有任何紛爭。70年代以後,部分東南亞國家開始非法侵占中國南海部分島礁,並持續在相關島礁上大興土木,甚至部署進攻性武器。有關國家對此長期視而不見、默不作聲,卻單單對中國在自己主權範圍內、在自己領土上搞合法建設大加指責。這完全是雙重標準。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不是南海紛爭的當事國,卻對這一問題顯示出異乎尋常的關心,並不斷在各種場合大肆炒作南海話題,甚至主動拉幫結派向中國施壓。這種做法體現的是典型的冷戰思維。今天冷戰早已結束,以冷戰思維牽製中國發展,完全有違全球化的時代潮流。這種做法在50年代沒能封鎖住中國,今天更不可能成功。另外,部分日本媒體對南海問題的報道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和偏向性,僅熱衷報道越南、菲律賓的主張,卻不報道中國的聲音,這是很不公平的。

  記者: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軍事實力也不在斷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抱有警惕和擔憂,看法嚴厲,日美兩國已決定不加入亞投行。今後中國打算在亞洲以及國際社會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程永華: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國,中國在做好自己事的同時,也要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中國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奉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作為具體舉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和亞投行倡議,得到周邊國家與國際社會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總而言之,中國的發展不要“一枝獨秀”,而是要謀求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共同發展。

  你提到日本沒有加入亞投行,其實中方重視日本的作用,亞投行籌建之初,中方曾派人來日本進行溝通。日本未成為創始成員國,這是日本自己的選擇。但日本國內近來圍繞亞投行出現不少負麵雜音,甚至有幹擾攪局的動向,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