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10 15:38:36 作者:邢建榕 來源:新民晚報 中行樓高之謎



  1934年英商建築設計事務所——公和洋行為外灘中國銀行設計新大樓時,堪稱大手筆:一座雙塔形的ARTDECO高層建築,最高處300餘英尺,換算下來約91米,34層,遠高於隔壁沙遜大廈13層樓的77米。設計效果圖配發的文字令所有上海人異常振奮:“第一幢摩天大樓俯瞰著上海外灘,被提議的中國銀行新大樓”。

  不料拆下腳手架,原本準備好好慶祝一番的上海人,隻見落成後的大樓,莫名其妙比沙遜大廈矮了1米。種種傳說由此而生,最為流傳的說法是,中行大樓從34層樓降到18層樓,再降到17層樓,完全是隔壁那位蹺腳沙遜從中作梗所致。他仗著高額納稅人的緣故,從租界工部局一路告狀到了倫敦,硬生生將中行大樓壓低了一頭。

  可這一說法竟找不到任何史料依據。筆者查找了1933年至1936年的《工部局董事會會議記錄》,同樣未發現董事會討論過中國銀行大樓建築的事宜,也未發現任何與沙遜有關的記錄。有文章說沙遜向工部局董事會施加了很大壓力。不過要知道,工部局董事會的董事中,有好幾位中國人,其中貝淞蓀還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中行新大樓的實際負責人。

  中國銀行大樓降為17層樓,顯然受到了1934年後蔓延的白銀危機的影響。因為來勢洶洶的白銀危機,中行財務狀況不容樂觀,於是決策者很快調整思路,降低預期,而使34層大樓的設計方案隻能束之高閣,流於紙上。這是中國銀行樓層大縮水的一大原因。

  問題是,中國銀行為何一降再降,從18層樓降為17層?如果說從34層大幅降低到18層,還好理解,那麽再降一層,又作何解?因為這一層樓,就牽涉到誰是外灘第一樓的問題,實在非同小可。

  難道中國銀行真的因為白銀危機,連一層樓的錢也拿不出來了嗎?這一可能性不大,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銀行顯然不差這一層樓的錢,因而從經濟上也難以解釋這一層樓的變化。

  在租界工部局的建築規章中,一個核心思想是限製建築物的高度,其中有一條規定,所有麵向租界公共道路的新建築物,其靠近臨街地段的高度,不得大於道路寬度的1.5倍。但隨著上海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租界地皮的價格不斷上升,業主挖空心思要最大化利用地皮,建造高樓大廈是大勢所趨。無奈,工部局也不得不放寬標準。

  也就是說,隻要建築的樓房前麵有相應的空地,包括道路,而且該空地(道路)不會再建築其他建築物,那麽該樓的高度,可以相當於該空地1.5倍的寬度,甚至於有所突破。所有20年代以後建造的高樓,基本上都是遵循這一規定建造的,當然在有良知的建築師筆下,有的建築物非不能也,而不為也,如沙遜大廈。

  沙遜大廈實際高度77米,如果以該大樓東側到外灘黃浦江的距離,按1.5倍計算,大廈建築至100米高度都不成問題。同樣,中行大樓的高度,確實可以按建築師威爾遜的設想造至90餘米。

  可是工部局關於建築規章,還有一些附加條件,如建築物高度,既取決於它正麵所麵對的空地或道路,也取決於它側麵所麵對的空地或道路。比如,沙遜大廈麵對外灘的部分,可以設計造到77米、13層樓高,而麵對南京路的建築物部分,則因為寬度不及前者,隻能設計造至10層樓為止。如此,我們姑且不論中國銀行大樓麵臨外灘的正麵部分,看看環繞它的其他幾條馬路,南側的滇池路,西側的圓明園路,均不如南京路的寬度,因此原先坐落西側的另外一座塔樓,又如何得以起造呢?幹脆砍掉了事,形成中行大樓前高後低的格局。中行大樓的後部與中間,都在8層以下,有的地方隻有4層,大概也是這個緣故。

  工部局對於建築管理一向嚴格。現在還不敢斷定,工部局建築方麵的法規,是導致中國銀行大樓最終高度的決定性因素,但很可能沙遜就是利用了工部局對建築法規的“解釋權”。沙遜會說:“瞧,中國銀行大樓對著外灘的空地與沙遜大廈一樣寬,但其他方向都不如南京路,我加個尖頂也隻有77米,他那個大方頂怎麽可以超過我呢?這不是把整個外灘風貌都破壞掉了嗎?”

  因為師出有名,有法可據,工部局當然會予以幹預,要求中行大樓的高度不得超過沙遜大廈,中行方麵要拒絕也難。宋子文和張嘉璈、貝祖詒等人都是公認的精英人物,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的所作所為,必定會與這座城市的氣質相符。

  這一段,信手拈來,毋庸置疑屬於想象的成分。想象與事實之間,隔著多遠距離,取決於是否合理,就算是筆者在冥思苦想之際,自我“解套”的一記怪招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