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軍第二○七師沿革列表

來源: eastshore 2014-11-14 13:59:0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233 bytes)
.


一、1944年12月起成師時序列。第二○七師:1945年1月在雲南曲靖由昆明防守司令部與第48師改編。1946年9月擴編為整編第207師。師長方先覺/羅又倫(1945年4月)
  下轄第619團、第620團、第621團
二、青年軍1946年9月整編後序列。整編第二○七師:1946年9月由第207師為基幹擴編為兩旅六團製。1947年7月擴編為為三旅九團製。1948年9月被殲滅。
  師長羅又倫/戴樸(1948年7月)第1旅,旅長傅宗良/陳大雲(1947年12月)/李定一(1948年7月)
  下轄第1團、第2團、第3團;第2旅,旅長張越群/王啟瑞(1948年7月)
  下轄第4團、第5團、第6團;第3旅(1947年7月擴編),旅長劉少峰/許萬壽(1948年7月)
  下轄第7團、第8團、第9團;炮兵團,團長何樹立。
  

解放沈陽時發生在東陵地區3次較大規模的戰鬥


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取得遼西黑山、大虎山全殲廖耀湘兵團的勝利後,立即揮師匯攻沈陽。國民黨苦心經營的城防工事及兵力布署,在強大人民解放軍麵前,不堪一擊,迅速瓦解,除少數頑敵稍有抵抗外,多數敵軍紛紛繳械投降。從10月28日到11月2日,短短幾天時間,沈陽即告解放。在這期間,我人民解放軍在東陵地區同國民黨部隊發生了3次較大規模的戰鬥。一是天柱山戰鬥;二是桃仙莫子山的圍殲戰;三是攻打舊站火車站。

天柱山戰鬥

這是沈陽外圍較大的一次戰鬥。1948年10月,我解放軍主力部隊約2萬餘人,從撫順開往沈陽,當時駐守沈陽的國民黨部隊是53軍和207師一部分,他們憑借天柱山的有利地形和美式武器、坦克等,妄圖阻止我軍解放沈陽。10月29日夜,解放軍獨立12、13師從撫順開過來,全部進行偽裝,頭上都帶有草圈或樹纓子,接近沈陽後隱蔽於天柱山東側的樹林中。戰鬥打響後,解放軍約2個團的兵力突然向敵人發起進攻,敵人出動了坦克,但在解放軍猛烈攻擊擊毀4輛坦克後,便節節敗退。敵207師第一旅2團龜縮在東大營內,另一部殘敵退向市內。解放軍一方麵包圍、封鎖了東大營,另一方麵繼續向市內挺進。駐東大營的敵軍炮兵團由於與外界聯係中斷仍然負隅頑抗,在我軍包圍攻擊下駐八裏堡的部分敵軍,見大勢已去,全部繳械投降。11月2日被困在東大營的殘敵全部被殲。解放軍占領了天柱山、馬官橋、八裏堡等地,同時解放軍獨立第3師,於水泉、英達一帶殲敵30師一部。

莫子山的圍殲戰

莫子山靠近通本溪大道,國民黨207師一部駐守在這裏。他們在南山、北山上都修有碉堡,四圍布置有防禦攻勢,共3道防線。1948年11月2日,沈陽守敵已紛紛投降,但莫子山殘敵憑借三道防線,仍繼續頑抗。解放軍於11月4日下午3時開始發動攻擊,戰鬥一直打到晚上9點多鍾才結束。因地形對敵有利,居高臨下,碉堡前是一片開闊地,極難靠近,而且南、北兩個碉堡又可互相策應,一時難以攻下。我東北野戰軍12縱隊第100團從蘇家屯方向開進沈陽,在氈匠屯、蘇家崗消滅了敵207師第四團,然後馬上回兵支援我軍莫子山的戰鬥。二部隊緊緊將莫子山的守敵團團包圍在山包上孤立的碉堡裏,敵軍官仍逼迫士兵繼續頑抗。解放軍英勇果敢地多次發動進攻,在進攻山頭時,山南、山東一麵的我軍傷亡較大,犧牲了一名營長,在山北犧牲一名排長,8名戰士,直至晚9點,敵3名軍官全被擊斃後,殘敵被迫投降,解放軍拔下了這個敵軍頑固據點。後來當地老百姓把在戰鬥中犧牲的解放軍官兵掩埋在當地的山崗上,立了石碑。敵軍除部分後來投降外,其餘全部被我方殲滅,這次戰鬥為解放沈陽南部掃清了障礙。

攻打舊站火車站

舊站火車站北與滿堂地區連接,西南與英達、汪大人屯分區接壤,是長大線從北出入沈陽的門戶,也是鐵路運輸的主要交通要道。1947年國民黨重新占領這一地區之後,便在舊站火車站駐防了207師一個連兵力另與大仁境一個團相互策應駐守於此。敵人在火車站前後和鐵路兩側修築了第5號碉堡群,包括1個明堡、4個暗堡,周圍配置鐵絲網,戒備森嚴。1948年10月30日零點,人民解放軍李紅光支隊,由撫順沿沈撫公路急行軍進入仁境村,並立即分兵3路包圍了舊站火車站的第5號碉堡群。早晨5點鍾戰鬥打響了。開始,部隊用輕武器、炸藥包進攻,解放軍首先派兵迂回至鐵路南黃天霸小廟處,利用周圍有利地形,順利拿下了鐵路南側的暗堡,將守敵全部俘獲。鐵路北部守敵,憑借碉堡、暗堡瘋狂掙紮,頑固據守,解放軍幾次穿越戰壕,組織爆破,均未成功。敵人又耍陰謀假投降,出示白旗,解放軍停止射擊後,敵人又突然掃射,這樣戰鬥持繼到午後2點。由於敵人工事堅固,火力比較強,部隊傷亡較大。後來解放軍調來迫擊炮,摧毀了敵碉堡,敵人機槍啞了,步兵立即衝了上去,俘獲了60餘名殘敵,攻下了5號碉堡群,解決了戰鬥。戰鬥中,解放軍犧牲了十幾人,後來,分別安葬在大仁境、舊站的烈士陵園,這次戰鬥結束後第三天沈陽解放了。

1948年11月,沈陽解放時,東陵地區除了以上3次規模較大戰鬥外,小規模戰鬥還有幾次,一是11月2日解放軍第二縱隊第6師17團沿渾自西向東搜索,上午在渾堡阻擊了企圖南逃的207師2旅,迫使逃敵約7000人投降;二是白塔的外圍戰圍而不打,我方出動幾個團的兵力將白塔守敵團團圍住,最後迫其投降;三是在小張爾、氈匠、火石橋一帶我十二縱隊一百團同敵人發生幾次小規模戰鬥;四是天柱山戰鬥外圍東山咀子的小戰鬥,雙方投入兵力都不多,守敵很快被我軍殲滅。
文章來源:沈陽黨史 作者:王鳳桐 任兆岐

重回60年前沈陽城,幸福的始點
http://www.sina.net 2008年11月03日 11:30 遼一網-華商晨報

解放沈陽的戰爭背景

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遼寧西部和沈陽、長春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了一次重大戰役,這場戰役曆時52天,這就是解放戰爭中的第一個大戰役——遼沈戰役。

10月28日,東北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為防止沈陽地區國民黨軍從海上撤走,在部署遼西會戰的同時,就作了追殲沈陽、營口國民黨軍的部署。東北野戰軍相繼攻克了撫順、本溪、鞍山等城鎮。11月1日,攻城部隊向沈陽市區發起總攻,2日占領沈陽全城,殲國民黨軍13萬人。遼沈戰役全部結束,東北解放軍以傷亡6.9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東北國民黨軍47萬餘人。

遼沈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平津和華北創造了條件,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而且在數量上均占優勢的新轉折,加速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

60年前的今天,沈陽解放,標誌著東北全境解放。

60年一個甲子,當年的鳳凰涅槃如今換回的是東北這片土地上日新月異的變遷,當我們走在遼寧各地的烈士陵園裏,看見一個個被雕刻在牆上的烈士的名字時,內心會有怎樣的感觸?

他們都是與幸福和安寧擦肩而過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送給我們今天。對於任何個體生命而言,以這樣的代價換來的禮物都太過沉重太過寶貴。

所以,在60年後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去回首那段歲月,讓還能保留下來的記憶儲存進今人的心底,這是對先人的敬畏,也是對後代的責任。

今天,讓我們一同回首,重走沈陽解放那天的沈陽足跡。那是今日幸福之始點。

沈陽其實是算不上發生過什麽大規模激戰的。

因此,有人說沈陽算是和平解放,最好的證據就是,故宮猶在,直到如今。

可是,槍聲、炮彈、飛機、人群仍舊是60年前深秋沈陽的獨特風景,那一天那一幕,寧靜和惶恐交織著錯綜複雜的鬥爭,在不同的地方呈現出不同的麵貌。

鐵西,撕裂的突破口

鐵西區,是當時整個沈陽戰鬥發生最激烈的地方,槍聲最初的響起和最久的持續都發生在這裏。

讓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日夜兼程地趕到沈陽之西的大背景是,在1948年夏秋,整個東北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已獲解放,國民黨軍損兵折將,55萬餘人被分割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孤立的地區。

放棄還是繼續抵抗,在蔣介石對這個問題仍猶豫不決時,毛澤東做出把作戰重心放在錦州,並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由沈陽來援之敵的戰略決策。於是,戰事一步步按照計劃實現著——錦州解放,然後“西進兵團”5個軍10萬餘人包括蔣介石“五大主力”中的新編第1、第6兩軍被全殲。

據說當年的東北野戰軍中曾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吃菜要吃白菜芯,打仗要打新6軍”。言下之意,隻有和這支隊伍打才可能稱為高手對決,統率新6軍的廖耀湘是黃埔畢業生,在抗戰中曾遠征緬甸作戰,其能征善戰有口皆碑。因此,在這場對新6軍的硬碰硬取勝之後,遼沈戰役的決定性勝利似乎已無懸念,惟一需要的就是讓沈陽等剩餘幾座還被占領的城市回來而已。

於是,各路的東北野戰軍分別從不同的方向進軍沈陽。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介紹說,從西側進軍的正是剛剛殲滅廖耀湘兵團的第一、二縱隊,29日開始東進的急行軍經過新民直奔鐵西,10月31日下午4時許,東北野戰軍首先從鐵西區突入市區,並在11月1日上午發動了總攻。這個突破口,就是被稱為鐵西熊家崗子的地方。

對於當時急行軍的速度,沈陽市兒童圖書館館長洪忠黨給記者講述了一位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記者記錄下的內容:從西麵前進的部隊……沒有休息沒有整理,其中許多部隊連飯都沒有做好,就又向沈陽前進……從遼河大橋前進的我軍,迎麵遇到蔣匪騎兵師的阻擊,他們就以少數部隊前去圍剿,主力隻是沿著寬大的公路,浩浩蕩蕩向沈陽前進。從船上渡過的我軍,都怕落在別人的後麵,一登上岸就以一小時十五裏的行程,跑步向沈陽前進。

讀起來隻是簡單的文字,文字背後卻是解放軍挑戰極限的行動,而這支部隊僅僅是各路急行前往沈陽中的一支而已:由北向南行進的部隊,以一日150裏的行程,29日攻占鐵嶺後第二日.

夜攻占沈陽東麵的東陵飛機場;從東麵和南麵同時前進的部隊,也都提出“爭取進入沈陽第一名”的口號,以空前強烈的急行軍翻山越嶺,先後在30日攻占撫順、本溪,直指沈陽市郊。

市區,看不見的激戰

在敵人布置在鐵西一線的兵力被撕裂以後,從進入市區開始,戰鬥反而平靜下來。

從後人的回憶看來,街頭隻有三三兩兩的國民黨兵,抵抗早已成了無稽之談。《遼寧文史資料》記載了一個隱名的國民黨士兵當時的日記片段,他記錄隻能聽到鐵西還會傳來零星的槍聲,而他在這一段時間內一直躲在市內一家旅店裏,直到被解放軍搜查到成為俘虜。

其實,來自鐵西的槍聲,很多是發自當時鐵西工廠之內。據《遼寧文史資料》記載,沈陽電纜廠院內,潛伏著敵軍炮兵、騎兵大隊,工廠大門緊閉,我軍並未發現。這時,一位護廠隊的老工人站在牆上,向解放軍大聲呼喊:“注意啦!院裏有‘貨’!”解放軍官兵立即衝進廠內,全殲敵人。

“當時的隨軍記者還曾記錄下一位老人幫助解放軍的故事,”洪忠黨介紹,“有一個老工人,頭發和胡須都已發白,見我軍找人帶路,就從家裏拄著一根木棍出來,自告奮勇要去,並且非去不可,從鐵西區起把部隊帶到舊城,後來部隊要到城南渾河堡,他又自告奮勇前往帶路,終於使部隊順利完成任務。”

除了普通老百姓,早已經布置在沈陽城內的地下黨員,更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激戰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實,早在得知廖耀湘兵團被圍殲後,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便已乘飛機逃離沈陽,隻留下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統一指揮沈陽殘部14萬人繼續所謂的抵抗。對此,沈陽城內的地下黨員開展“攻心戰”,比如說服了駐守市政府大樓的警察隊長和隊員,得到了市政府的管理權。

值得一提的是對電報大樓的爭奪。這座建築位於今中山路上,如今幾乎已經找不到原來的模樣。1948年11月1日,當時守衛在那裏的國民黨軍已經有將大樓炸毀的想法,一名連長把炸藥拉回來之後,被地下黨員製住,激戰也由此開始,當天夜裏,電報大樓終於回到了人民手中。

裏應外合下,沈陽城很快解放,國民黨的官兵大多主動投誠,有當事人回憶記載,沈陽的俘虜到處都是,別的地方俘虜兵可能會逃跑,但是在沈陽抓的俘虜兵是攢雪團一般越攢越多,有的國民黨兵看見俘虜隊伍會跟著過來,否則沒有飯吃。

當時也在沈陽的柏楊後來在回憶錄中記錄:“1948年11月1日上午,廚夫告訴我說,解放軍已經進入市區,住在炮子墳,這時候我才看到當天出版的《新報》,45年後,仍記得它的頭條標題:‘沈陽城外,共匪不多’……第二天上午,解放軍大批進城,車隊也魚貫而入,震天的歌聲和笑聲,一輛一輛的軍車在大東日報社前麵奔馳而過。我不知所措地麵對著他們的歡樂,這幅畫麵,深刻地印在腦海。”

最後的戰場,殘留在沈陽南部地區

在保持了沈陽城內的大致平穩交接的同時,戰鬥並不是戛然而止的,在沈陽南部蘇家屯、渾南一帶,戰鬥一直在進行。

我們試圖去尋找解放沈陽的最後一戰,卻發現有些茫然。惟一能確定的線索是,這些發生在沈陽南部的收尾性戰鬥,主要對手是國民黨軍隊中素有蔣介石嫡係“黨化部隊”、“雄獅部隊”之稱的青年軍207師。有人把這支部隊類比為德軍黨衛隊,發生在沈陽東部的天柱山戰鬥、舊站火車站戰鬥等,我軍的主要對手都是這支部隊。

解放蘇家屯之戰,進行了一天一夜,300多名解放軍官兵犧牲,直到10月31日夜,蘇家屯守敵主力大部被殲,就激烈程度,這場戰鬥被稱為“遼沈戰役中最後的激烈戰鬥”。此外,從時間上看,發生在桃仙莫子山的圍殲戰是解放沈陽過程中發生較晚的一場戰鬥。

生於1938年的鄭誌慶老人就是東陵區桃仙鎮莫子山村人,他記憶中這裏發生了解放沈陽的最後一戰,“我們就躲在家裏,能聽見外邊的炮火,但是並不太害怕,大家都不太當回事。在那場戰鬥之前,很多國民黨軍隊就跑了,我一個哥哥當時也跟著走了,好多年沒有音訊。”

鄭老的家鄉莫子山靠近通本溪大道,國民黨207師一部駐守在這裏,1948年11月2日,沈陽守敵已紛紛投降,但莫子山殘敵憑借三道防線,仍繼續頑抗,最後的攻擊進行得十分艱難,最後莫子山的守敵被包圍在山包上孤立的碉堡裏,直到敵3名軍官全被擊斃後,殘敵才被迫投降。後來當地老百姓把在戰鬥中犧牲的解放軍官兵,掩埋在當地的山崗上,立了石碑。

在沈陽解放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從陝北電賀全東北的完全解放。沈陽這座城市的曆史,就這樣,開始了另外一個甲子的輪回。 本報記者 高巍





解放沈陽時被殲的是207師第1旅、第2旅。攻占沈陽、營口,解放東北全境衛立煌在"西進兵團"被殲後,感到大勢已去,遂將據守沈陽外圍據點的新編第1軍之整編第53師和青年軍第207師第1、第2旅調進沈陽,加強城防。隨後他本人於 10月30日匆忙乘飛機逃走。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統一指揮第53軍2 個師、第207師2個旅、新編第1軍1個師及4個守備總隊(相當於師)、 3個騎兵旅殘部和地方保安部隊約14萬人,企圖繼續頑抗,或伺機經營口從海上撤逃。11月1日淩晨,東北野戰軍向沈陽市區國民黨軍發起總攻。第 1、第2縱隊從正西和西北方向攻擊;第12縱隊從南向北攻擊;第1兵團指揮各獨立師從正東和東北方向攻擊。拂曉,各部隊突破守軍第一道陣地。守軍除第207師有所抵抗外,其餘部隊在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紛紛放下武器投誠。2日,東北野戰軍占領東北最大工業城市沈陽市,殲滅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及1個兵團部、2個軍部、6個師、 3個騎兵旅、4個守備總隊等共13.4萬人,俘周福成。

2.國民黨黨化部隊青年軍二○七師第三旅,參加了廖耀湘的西進兵團,擔任了對黑山阻擊戰中高家屯衝擊的主攻部隊。被打殘。網友所稱突圍出去的可能是二○七師第二旅。但沒有查到相關資料。希望網友補充。

3.國民黨黨化部隊青年軍二○七師第一旅、第二旅在沈陽抵抗後,部分人員化裝成便衣分散突圍,有3000多人輾轉來到台灣。1948年12月由原第207師殘部3000餘人為基幹重建。1952年11月與第363師並編為第69師。師長王啟瑞/周中峰(1950年7月)下轄第619團、第620團、第621團。

所有跟帖: 

很可息, 國軍全綠化成藍梅軍了. 隻要PLA一喊就全投誠了. -winxue11- 給 winxue1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14 postreply 14:59:38

不過,看看台灣媒體的報道也不錯,以前對於蔣經國的青年軍了解不多,隻知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學生十萬軍”這個口號 -eastshore- 給 eastshor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14 postreply 17:27: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