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主無關:台灣學運前因後果以及主角

來源: hpu1234 2014-04-02 11:59: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215 bytes)

和民主無關:台灣學運前因後果以及主角

編者按:台灣反服貿運動已經持續數周,從最初的經濟政策的抗議上升到了“暴力鎮壓”甚至連累到了“台灣式民主”。這場被譽為“太陽花”運動的到底如何產生,又有哪些主角的支持讓它走到了現在這個局麵。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周遠遊博士在觀察者網上發表一篇《細說太陽花運動前因後果以及主角》的文章為我們揭開以上疑問。

如果無厘頭一點說,這次因為服貿協議而起的太陽花學運,可以用星爺電影裏的兩句經典台詞來詮釋。

“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局。”——《大話西遊》

服貿協議去年簽署後,因為台灣政局連續動蕩,大家都預見到這個協議可能不容易通過。但沒人猜到居然會因此引起學潮。

學潮發生後,大家都料到事情會大條,卻和“大力哥”一樣,萬萬沒想到會發生衝擊行政院、引起警察強力清場。

明明一個人沒死,隻動用了鎮暴警察水車,已經極為克製與溫和的執法,卻料不到被解讀為血腥鎮壓。

不斷的出乎意料,讓喜歡滔滔不絕的評論家們也謹慎起來了,畢竟台灣可是知名評論員兼“超級大美女”餘莓莓所說的“民主100分”的地方,誰也不敢說下一步怎麽樣。

而另一句台詞出現的方式更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來人呐,喂副秘書長吃餅!”——《九品芝麻官》(注:劇中場景是主角包龍星用“半個餅”向貪官求救,誰知貪官跟反派主角常坤是一夥的,說道:“當年你爹給了我半個爛餅,我現在百倍奉還”。接著貪官又說道:“來人呐,喂兩位公子吃餅。”)

在學生衝進行政院後,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琪對記者抱怨說,學生們進來後砸了辦公室,破壞公物就算了,居然把他的太陽餅都偷吃了!還把抽屜的錢也偷走了!

我相信,蕭家琪說這話完全沒多想,因為太陽餅被學生吃掉是事實,他隻是想表達,學生們的行為並不是他們自稱的理性和平而已。

可台灣網友們居然直接集資買了3000片太陽餅郵寄給蕭家琪,還附上紙條,上麵寫著,“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來人呐,喂蕭副秘書長吃餅。”

蕭家琪自然拒絕簽收,而這些太陽餅又被送到立法院,被占據議場的學生分掉吃光。

明明就是暴力違法的打砸搶活動,台灣年輕人也能玩得這麽無厘頭,可台灣的公權力不敢做聲,台灣媒體大肆炒作,也實在讓人錯愕。

自幹綠掀起的狂瀾?

近年來,在大陸網絡空間,人稱“自幹五”群體逐漸引人矚目。他們人數不多,但戰鬥力極強。在公知泛濫的當下,在各種充斥著廉價批評的公共事件中,總能看到他們仗義執言、為國家說話的身影。

而在台灣,因為服貿協議問題已經鬧到第九天的太陽花學運,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一群台灣的“自幹綠”策劃,組織,動員,並且最終實施的政爭。

必須承認,這個“自幹綠”的名詞,發明權屬於筆者,筆者關心台灣政治已經超過10年,可以說一天不輟,自信對台灣的觀察,不管是宏觀脈絡,還是具體細節,都有相當之把握。對於這次運動的領袖林飛帆,陳為廷,魏揚等人的觀察也有三四年了。雖然民進黨和他們自己,都竭力彼此撇開關係,試圖把運動定義為自覺自發的公民運動。但我們看見的事實,卻是這些20出頭的年輕人,四五年來如一日地出現在各種反國民黨場合,出現在台灣媒體上,言必批國民黨,並在這個春天,把發言變成了行動。如果真如他們所說,他們的一切都是自主,自願,完全不是民進黨在操作,那以“自幹綠”形容來他們,豈不是恰如其分?

就以陳為廷為例。這個在兩岸都很火,長相頗為俊秀的年輕人2年前爆得大名,緣於當時對台灣當局“教育部長”蔣偉寧的一番火花四射的質詢。他甚至還幾次登陸,和內地的一些傾向自由主義的大學生多有交往。

可是仔細檢驗他的經曆,我們發現,2008年國民黨執政以來的曆次社會運動,陳為廷都是無役不予。本來,年輕人關心社會很正常,但值得玩味的是,很多他關心的事情,算責任,都是民進黨執政時候就有的,比如國光石化案,明明就是現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和前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擔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時候立項的項目,為什麽當時陳為廷就不說話,等到馬英九政府延續前朝政策繼續運作時,陳為廷就參與了呢?同樣是土地征收有爭議的問題,國民黨執政的苗栗縣大埔案,陳為廷不惜向縣長劉政鴻丟鞋,而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地鐵東移案,陳為廷卻幾乎沒什麽表示呢。

另外這次幾個學生領袖,都和新竹清華大學社會所的姚人多教授有很密切的關係,而我們知道,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那“頗為感人”的敗選演說,就是姚人多執筆的。

當然,善於落淚的陳為廷和他的小夥伴們,自然是不願意戴這頂“自幹綠”帽子的。

有趣的是,大陸的《環球時報》,和台灣的nownews,東森新聞雲等媒體,幾乎同時跟進,開始質疑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的綠色背景,而學生領袖和民進黨諸公的回應,更是讓人高山仰止,佩服不已。

問:你們為什麽和民進黨有如此複雜的聯係?

答:談這個層次太低。

問:魏揚是不是擔任了你(民進黨立法委員姚文智)辦公室的助理?

答:看報才知道。

太陽花學運要幹啥?

但有運動,必有訴求,沒事兒大家在家幹點啥不好?這次占領立法院,甚至一度衝擊行政院的學生們,訴求就是反服貿,反黑箱。咦,反xx反xx,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服貿協議,是兩岸的一個貿易協定,是一個經濟問題。而黑箱這裏指的是服貿協議在台灣立法院的審議問題,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李敖先生對台灣曾經有一個很有趣的論斷,他說,台灣的問題,政治問題一般法律解決,法律問題一般經濟解決,經濟問題一般政治解決。

這次的事情,再一次驗證了這個論斷。

服貿協議從醞釀、談判,到談成,已持續很長時間,而且大陸媒體也在時時跟進。但客觀來說,大陸大部分民眾對此並不關心,因為經專家測算,服貿協議可能對大陸GDP的影響不會超過5%,而且涉及科目基本是服務業,大陸民眾並不是很關心。我們寧願關心烏克蘭,關心克裏米亞,哪怕是關心英拉……畢竟這次太陽花學運,至今也沒什麽正妹,實在無法點燃大家的熱情。

但這次台灣年輕人走上街頭,衝進議場,破壞公物,慷慨激昂後,由於“你懂的”原因,大陸人才開始關注這個協議。在大陸人看來,全稱為“海峽兩岸服貿協議”的這個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後續協議,其實對大陸來說,讓利讓得太多,我們都沒說啥,你們居然還不領情?還鬧?

但其實,從網上台灣網友的言論看,他們的焦慮已經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已經把一個我們看來僅僅是“生意”的協議,看成了“生存還是滅亡”的抉擇。究竟這個服貿協議是怎麽回事?這場運動又有哪些我們沒注意的細節?

我們從台灣學生的幾個主要訴求談起。學生的主要抗爭的理由是:服貿協議台灣吃虧;服貿協議談判黑箱;服貿協議審議程序違法。

服貿協議究竟誰吃虧誰占便宜?

服貿協議全稱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共4章24條和兩個附件,是基於經濟自由化的前提下,大陸和台灣各自開放若幹服務產業,從經濟學角度說,服務貿易的簽署將降低雙邊市場進出障礙,同時就服務業、運輸等項目擴大便利措施。

其中,這份協議最關鍵的部分,就是附件裏的開放承諾書。通俗的說就是彼此開放若幹行業,你可以過來做生意了,而具體開放哪些,彼此要做出承諾。

如果隻算經濟賬,這個協議的確如同很多台灣青年所說,是個“不平等”的協議,隻是深究起來,那卻是對大陸頗為不平等。

首先,僅從絕對數字來看,台灣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對台灣開放80項,考慮到大陸的經濟規模遠大於台灣,這個數字對比並不驚人。大陸人還是有這個雅量讓利於人。

但細節在於,兩岸都是WTO會員,可大陸開放的項目,大部分都超過WTO對其他國家的承諾,而相反,台灣開放的項目,大部分則低於WTO的承諾。

且慢,這還沒完,台灣雖然承諾開放64項,但有27項,是之前早已經開放了的,這次把它們加上,不過是充數的。

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兒,已經對大陸參與談判的人有些微詞了,但是慢來,還有呢!

根據服貿協議的附件一,我們可以看見,雙方共同開放了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可問題是這些都開放的行業,彼此開放幅度也差別太大。

譬如說普通商品的商業服務,雖然雙方基本對等開放,可我們要知道一個前提,大陸市場遠大於台灣市場,但大陸進入市場經濟不過30多年,大陸企業真正“引進來,走出去”的曆史更短,在具體的產品包裝、市場推廣、營銷上,距離台灣都有較大差距。那麽可想而知,我們開放廣袤的市場,其實就讓本來就在營銷上領先的台商更加便利地進軍大陸,而相反,台灣對自己的市場保護較嚴,對大陸企業來說則構成了相當限製。這樣的話,台商來大陸賺錢當然比大陸企業去台灣賺錢要容易。

再譬如說金融業,大陸要求台商在一般的銀行、券商、保險、信托等金融類公司,所占股份一般不得超過49%,在上海、福建、深圳或者金融實驗區,還可以各設置一家持股不超過51%的全牌照證券公司,此外,合格的台灣境外機構投資人(QFII),台資持股比例可以超過50%。這些都是遠遠超過WTO承諾的。

但對大陸,在台金控公司的控股不得超過10%,非上市金控公司和銀行持股不超過15%,金控公司旗下子銀行則不得超過20%。

此間差別,非常明顯,縱然台灣金融業持股相對分散,有台灣學者主張,即便有10%,也可能控股金控,但這種情況下,如果台灣方麵想奪回控股權,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台灣有沒有受損的產業呢?有,比如美容美發業,印刷業等,但這些產業隻是名義受損,實際無損。因為這些行業,其實也隻能是中小企業,大陸巨大的資本優勢並不起作用。大陸的理發師,有多大可能去台灣給人理發,搶人飯碗?大陸的洗剪吹一般在20元左右,台灣最簡單的理發也在100元新台幣,二者服務幾乎等價,有多少大陸的理發師會帶著幾百萬台幣去台灣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開理發店?再說印刷業,台灣市場所限,一本書能印多少冊呢?像印刷這種行業,是講究規模優勢的,市場太小就必然虧本,這種開放,名義上是開放,實質上卻無意義。

也難怪很多人開玩笑,說幸虧大陸顧全大局,考量同胞感情,願意為了和平統一大業做出犧牲,不然抗議的可就是我們了!

服貿協議真的是黑箱作業嗎?

其實這次學生們都一再聲稱,他們反對的不是服貿,而是服貿談判和審議程序。

每次看見林飛帆陳為廷聲嘶力竭強調這一點,筆者就想到那句話蛋疼到極點的話,“姐穿的真不是絲襪,是寂寞啊!”

我們姑且認為他們說的是實話。可是,很多走上街頭的青年學子,真的去研究過相關法律嗎?服貿談判和審查,真的有如此多的程序不正義嗎?

首先,在談判期間,黑箱作業是個絕對的偽命題。

一方麵,在實務的談判中,當然不可能公開談判的細節,畢竟,哪些產業開放,哪些產業不開放,那都是需要反複權衡折衝的,可以說是談判的最核心機密,這怎麽可能公開透明細節?

而另外一方麵,有人指謫,說談判團隊都談完了,才告訴大家我們在談,顯然是黑箱作業。

這也是謊言!首先,服貿協議是ECFA的後續談判,在2010年ECFA通過後,大家就都知道,後續一定是服貿和貨貿的談判。其次,起碼在大陸的網站上,2013年2月就已經有相關的報道了,2013年6月底協議簽訂,中間有近半年時間呢,隻要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知道。我大陸人都知道在談服貿協議,你為什麽不知道?這算哪門子黑箱?

隻可惜,現在這個社會的年輕人,不論兩岸哪邊,總認為自己沒看見,就是政府沒公布,就是黑箱作業,實在是讓人不知從何說起。

逐條打架?

服貿協議的逐條審查,逐條表決和主文一個字不能改是怎麽回事? 貿易談判最終簽署的協議,是一個涵蓋很多產業的綜合協定,我這個產業得利了,那麽一定是另一個產業讓步了,基本不存在所有方麵都得利或者都讓步的可能性。

那麽,這個協議就是一個整體的協議。理論來說,如果你不讚同任何一條,實質上就等於否定整個協議,因為一條不讚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勢必要整個協議重新談判,那無異於否決整個協議。這就是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說的“一個字不能改”的原因。

所以理論來說,服貿協議在談判完成,送到台灣的立法院時,其實應該是包裹表決,即全案直接一次性投票,看通過還是不通過。至於審查的程序,無論是逐條審查,還是整體審查,其實意義都不大,因為立法委員審查的時候,其實也隻能是形式審查,無法實質審查,實質審查的話就可能需要修改主文,一旦修改,無異於否決。

所以這個兩岸服貿協議在台灣立法院最好的通過方式就是全案包裹表決,即一次一個案子,大家表決,而不是逐條表決,即每個條文都要投票。

可惜,台灣政局的複雜,讓案子經由去年的朝野協商,變成了逐條審查,逐條表決,逐條打架。

服貿協議與島內政爭

近一年來,台灣大到達官貴人,小到阿貓阿狗,都在為服貿的事情扯皮。

體現在國民黨內,就是去年9月的馬王政爭,體現在藍綠間,就是這次的太陽花學運。

對民進黨來說,其實很簡單,基於“逢中必反”的傳統意識形態,服貿這樣一個有利兩岸交流和融合的協議,民進黨一定會用盡各種手段反對。

但包括兩岸交流受益者的國民黨黨內,其實對此也有分歧,尤其是在馬英九和王金平之間。

說到這裏,要先講個概念,也就是朝野協商製度。

我們知道,台灣立法院有113席,法律規定,超過3席,可以組成黨團,目前國民黨,民進黨和台聯黨三個黨有黨團,此外還有2席的親民黨和一些無黨籍立委。

按照我們正常的理解,國民黨有65席,席次過半,隻要付諸表決,國民黨按說可以通過一切想通過的法案。民主嘛,不是少數服從多數嗎?

可惜,“民主100分”的台灣,卻經常是多數服從少數,光憑這個筆者以為100分都少了,可以打250分。

這是因為在立法院有個“黨團協商製度”,俗稱朝野協商。也就是說,表決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個的立法委員來表決,而是各黨黨團來商量。

有意識的“院長”與無意識的“黨鞭”

出席朝野協商的是哪些人?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各黨的黨鞭(代表政黨推動法案,維護紀律的資深委員),目前來說也就是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台聯黨黨團總召賴振昌。

問題關鍵就在於,出席的這幾個人,隻要有一個人不同意,協商就算破裂,那麽法案就要冷凍1個月,期間不能再動。

看看,這不是多數服從少數,還是什麽?!看來祖國大陸,真的需要學習台灣先進的民主經驗。

這個製度的產生,名義上是為了保護小黨,並提高立法效率。因為從立法院開始選舉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國民黨占多數。而且對於爭議不大的法案,黨鞭們“喬”(閩南語商量好)好了之後,就過了,不必走冗長的立法程序。

可實際上,這是因為1995年立委選舉,國民黨僅過半1票,實質就不過半,因為在野黨每次必然滿員,而國民黨內有些立委就故意不出席來要挾黨,為了推動議事,國民黨推動創製朝野協商製度,來換取議事順利。

到了2008年馬英九重新執政後,問題就來了。過去國民黨席位不占明顯多數時還無所謂,可2008年立委選舉,國民黨囊括四分之三的席次,2012年也有穩定過半,按說推動法案是使命必達,要啥有啥,但萬萬沒想到實際操作裏,卻是連連碰壁,包括核四公投,服貿協議,年金改革等很多法案都嚴重滯後,這讓馬英九對王金平嚴重不滿。

要說,這不滿也是其來有自,王金平被台灣人認為是藍綠通吃,沒有敵人,麵對民進黨動不動就霸占主席台,打架等杯葛手段,王金平總是放任,從不動用警察權,而是直接開朝野協商。

問題是,民進黨會杯葛的法案,那自然是談不攏的法案,協商有什麽用呢?協商不成,就要冷凍一個月。

王金平名義上是協商,其實就是和馬英九唱反調。他的名言實在很多,不妨摘錄一則,讓大家開開眼。

問:法案能不能過?

答:要問在野黨。

所以王金平告訴我們,法案過不過關鍵看在野黨,那幹脆以後選舉大家都爭當在野黨好了。

於是馬英九心急如焚推動的法案,總在立法院躺著睡大覺,遇於是馬英九怎麽努力也沒有政績,於是馬英九無能的帽子越戴越緊,於是馬英九民調越來越低。

終於去年9月,馬英九得到檢察總長黃世銘的匯報,發動了九月政爭。結果因為操作不慎,黃世銘自己因監聽違法,最終導致馬英九輸得灰頭土臉,民意支持度一度掉到9%,被嘲諷為“九趴總統”。

而馬王決裂後,王金平自然更加不會讓服貿過關,於是在2013年6月,朝野協商結論,服貿協議隻能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不得包裹表決,而且審查前要開16場公聽會。

更糟糕的是,國民黨黨鞭林鴻池不知道什麽原因,居然忘記約束公聽會的時間限製,結果國民黨的8場一個星期開完後,民進黨就開始磨洋工,一直磨嘰到了今年3月10號。

終於最後一場公聽會開完後,進入正式審議時候,又出事了。

按照慣例,執政黨推動的法案,應該由內政委員會的執政黨召委張慶忠排案審查,可不巧,民進黨立委陳其邁鑽了個議事規則的漏洞,他先排了,這下就麻煩了,因為根據規則,一案不兩排,如果民進黨排了案子,他完全可以動用很多程序性手段,比如不斷冗長發言,比如不斷清點人數,總之有的是辦法杯葛你。

忍無可忍的馬英九終於下令,服貿必須在6月通過。無奈之下,國民黨隻好杯葛陳其邁開會,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周,由張慶忠主持會議。

對此民進黨當然也是杯葛的。此時,張慶忠在無奈之下,以尿急為名,走到廁所邊,小聲宣布:“服貿協議送院會存查”,最終引起了“太陽花學運”。

大陸網友的“對”與“不對”

對大陸人來說,學運幕後必有黑手,是個很容易理解的邏輯,也是個很直接的判斷。

但這一次,這個判斷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說對,是因為我們已經說過,這些學生,保守來說,也算自幹綠,至於到底是自帶幹糧還是領糧票,這還真不好說。

而其他參加的大人們,比如黃國昌,鄭秀玲這樣的教授,比如柳林瑋這樣的醫師,比如“1985聯盟”這些人,也都和民進黨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但不對在於,這一次參與其中的人們主動和民進黨劃清界限,連靜坐的場地都不在一起,學生那邊,人聲鼎沸,民進黨那邊,小貓兩三隻。

因為什麽?民進黨招牌臭了嘛。

廣大普通學生,其實大部分是基於樸素的情感而站出來,可他們究竟要反什麽,怎麽反,要達到什麽目的,要透過什麽手段,他們並不知道。他們隻知道,國民黨要賣掉台灣,所以要反國民黨,服貿要讓他們沒工作,所以要反服貿。而領袖們呢?他們固然常年參加社運,固然了解如何對付警察,如何應付媒體,可是,他們畢竟也還是20多歲的年輕人,熱血有餘,理性不足,麵對一直想收割運動成功的民進黨政客們,他們能有多大的抵抗力呢?

古往今來,學生運動大多會經曆如下過程:溫和派不斷被邊緣,激進派更加激進。廣場運動常見的謠言、放話、政變,還是不能免俗的在這裏出現。

事情最終會怎麽樣呢?

3月23號晚,原本在立法院堅持了7天的學生們,突然爆發分裂,激進學生不顧溫和派林飛帆陳為廷的勸阻,在一群至今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麽人的帶領下,衝到了一街之隔的行政院,並且趁著警力空虛,居然一舉攻入了行政院。

如果說,占領民意機關的立法院,由於王金平的不作為和社會輿論的普遍同情,還有一點點正當性的話,占領行政院這個最高行政機關,則理所當然招致警察驅離。

馬英九和江宜樺無力完成對立法院的清場,而立法院內的學生們也沒有辦法提出更有力的訴求。同時,由於攻占行政院的行為,讓他們理性溫和的形象破功,從而感召力下降。

現在,球再一次被踢到了王金平腳下。

形勢至此,各方回旋餘地越來越小,後麵劇情的發展,大概有三種可能:

1、學生精疲力盡,且得不到支持後讓步,選擇退出立法院,則服貿協議會在立法院強行通過。

2、馬英九讓步,滿足學生訴求,將服貿協議撤回,並且和大陸重啟談判。

3、雙方達成妥協,比如對協議設置一些附帶意見書,同時滿足綠營提出的在立法院設立兩岸談判監督條例,讓立法院也介入兩岸。

目前看,如果1發生,恐怕激進派不會善罷甘休,而且各方有心人,一定不會放過繼續挑撥的機會。

如果2發生,則意味著馬英九徹底跛腳,剩下2年,他不再有任何推動施政的能力,現在金溥聰已經回來,馬英九絕不會坐以待斃。

3發生,是可能性比較大的,國民黨要的隻是6月通過服貿,民進黨要的是給選民一個交待,至於服貿對台灣究竟如何,套用那句話,who cares?

學生運動,往往變成運動學生,今晚,魏揚已經被檢方指控了6項罪名,給他辯護的律師,是綠營台北市長參選人,阿扁的禦用律師顧立雄。

隻是當他在社交網站上號召大家衝擊行政院時候,心中是不是想到了這一點呢?

“太陽花”終究隻是一朵浪花

對大陸來說,其實事情很簡單,如果協議最終通過,那麽大陸自然講信用,說話算話,一切按照協議走。

如果萬一,台灣方麵要求重啟談判,那麽3月25日單仁平先生在《環球時報》發表的文章就說得很清楚,大陸不應該接受重啟談判的要求,也不應該被島內的政客要挾。筆者還要補充,大陸更不應該做“火山孝子”。兩岸的任何經濟協議,歸根到底是為了兩岸人民服務,而大陸政府,理所當然需要更加考慮大陸人民的利益和感情。

大陸人民渴望兩岸和平統一,但並不讚成無原則的讓步。

大陸人民願意給予台灣同胞適度讓利,但也不能任其予取予求。

大陸人民希望,兩岸的談判,還是要以大陸為主,對人民有利為原則,盡可能為大陸人民爭取利益。

筆者堅信,兩岸最終統一是不可逆轉的潮流,這次“太陽花學運”,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浪花,現在看,或許波瀾壯闊,但在曆史長河裏,根本不足以掀起什麽波瀾。

是時候了。台灣的年輕人,早點回家吧。
 

所有跟帖: 

回複:和民主無關:台灣學運前因後果以及主角 -mont_hy- 給 mont_hy 發送悄悄話 (155 bytes) () 04/02/2014 postreply 12:54:14

回複:和民主無關:台灣學運前因後果以及主角 -yijibang- 給 yijibang 發送悄悄話 yijibang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04/07/2014 postreply 15:03:18

如今學生霸占了國會,要天下人隻能反服貿、不準彭淮南等挺服貿的民意在國會表達並付諸民主表決。這是不是民主的反諷?是不是民主的悲劇? -ROCChinese- 給 ROCChinese 發送悄悄話 (1 bytes) () 04/02/2014 postreply 13:34: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