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就是民主

 
是的,這就是民主
2014-03-31 楊恒均

在中國百年追求憲政的曆史上,學生帶頭的民主抗爭運動層出不窮。中華民國在大陸時,共產黨就是利用國民黨囿於從孫中山傳下來的允許遊行示威的憲法積極策劃、參與了各種“反暴政”、“反獨裁”的學生民主運動,最終趕走國民黨,建立一個新中國。

國 民黨到台灣後痛定思痛,實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戒嚴,搞“白色恐怖”,但最終還是抵不過已經萌芽的民主種子,從“軍政”、“訓政”逐步走向“憲政”。這個 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蔣經國雖然居功至偉,但若沒有黨外人士的抗爭,沒有衝在前麵的台灣學生和前赴後繼不怕死的民進黨,蔣經國不會改弦易轍、鬆開緊握 權力的雙手,他充其量是另外一個獨裁而已。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以學生為主的“野百合花一代”至今,台灣的學生運動始終沒有停止過。在 標誌著民主製度成熟起來的2000年的政黨輪替之後,又發生了兩起較大規模的民主運動,一次是百萬“紅衫軍”反對陳水扁的民主運動,另一次就是昨天超過 20萬人反對馬英九的服貿協議的學生運動。這兩次大規模的民主運動,同以前爭取民主的運動不同之處就在於夾雜了極強的“中國因素”。

百萬 “紅衫軍”抗議陳水扁的起因之一就是他執政期間不顧台灣經濟發展需要,拒絕同中國大陸搞好關係;這次抗議馬英九的原因則是馬英九不顧台灣人死活,同大陸簽 署“服貿協議”,同大陸走得太近。這也使得兩次被冠上“民主”的運動都超越了台灣的範疇。當你把自己分別置身於台灣或大陸之中,又或者兩者之上時,每一次 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象,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作為台灣領導人的馬英九為了台灣不自絕於中國大陸(甚至是世界)而積極尋求進一步的經濟合 作機會,推進自由貿易。這可能是確保台灣的經濟在短期內有一定發展的最快捷辦法。別說台灣,就是美國與歐洲,又有哪一個不是爭先恐後搶著同大陸發展經貿關 係?台灣如果放過近水樓台的機會,恐怕過十年半載,他們連大陸的茶葉蛋都吃不到了吧?

但學生和後來支持他們的市民(包括“幕後黑手”民進 黨)也不是沒有理由:在並沒有完全市場化的強大的中國大陸麵前,任何過於密切的合作,都有可能改變台灣、淹沒台灣。要想在經貿交往(服貿協議)中保持同中 國大陸“平起平坐”的對等地位,談何容易?不但兩岸的實力不是一個重量級,兩岸對一些行業的限製與製度上的差距,也為台灣的前途平添變數:例如放開了兩岸 印刷業,大陸可以在台灣印刷批評台灣領導人的書,台灣的印刷業可以進大陸,衝破言論限製的藩籬嗎?

夾雜了中國大陸因素,事情變得複雜;加上台灣兩黨政治存在太大的分歧,使得在野的黨派常常試圖利用街頭政治取得一些優勢,為下一次大選造勢。這一直是台灣的一個問題,但今天要討論的是另一個問題,是隔岸觀火的大陸看客們的問題。

在 這次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的事件中,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國學者的評論同西方、台灣學者的論述就有所不同。西方學者大多就事論事,台灣學者一開始討論的也是到底 要不要服貿協議,以及馬英九搞的是不是符合民主程序。而中國大陸學者無論是支持學生還是反對學生,都夾帶了極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都試圖從民主的理論切 入,高屋建瓴。他們關心的隻有一個:民主。

支持學生的那派簡直就恨不得“民主力量”少年們能夠像“文革”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紅衛兵,立馬 推翻馬英九,搞一個“更民主的”台灣,最好也是“反共基地”。而那些反對學生激烈行為的呢,則認為這些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用自己魯莽行為破壞台灣這顆中 華民族唯一的民主幼苗,認為這些學生在破壞台灣的民主。甚至有些人發出了悲歎:這是台灣民主的冬天!

這些學者顯然隻讀了美國薄薄一本民主 進步的輝煌曆史,卻沒有讀過美國通史,不知道美國民主發展至今,不光是體製內的改革與法庭上的唇槍舌劍,幾乎每階段都少不了群眾相當激烈的抗爭。大家不應 忘記馬丁路德金博士帶領了幾十萬白人黑人把華盛頓圍得水泄不通的日子。美國民主發展到上個世紀,應該說比較成熟了,但民眾的抗爭(包括一些過激、非法的行 為)與政府使用武力清場卻多次發生。

台灣部分學生與市民對“服貿協議”不滿,走上街頭,甚至有了一些過激行為,這根本不能說明什麽問題, 哪個社會沒有過激行為?就在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些血淋淋的圖片,還以為是台灣發生了血案,後來才知道是這兩天中國大陸某地民眾抗議PX項目落戶當地,爆發 了警民衝突的現場照片。

民主製度也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和群體都安分守己、遵紀守法,都隻能在立法會辯論以及每次投票中享受一下民主。任何 一個民主製度都允許不滿的那部分群眾舉行遊行示威。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過激行為不足為奇,例如衝擊立法院,占領白宮前的草坪——判斷是否民主,以及民主的優 劣的標準是當這些遊行示威與過激行為發生時,政府如何應對!是帶著寬容尋求妥協,在憲法與法律之下解決,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出動軍警進行暴力鎮壓,弄得血 淋淋不說,還封殺言論和信息?!

民主並不都是風花雪月,並不都像參加學運的女大學生展示給大家的那樣青春亮麗,尤其是沒有經過啟蒙階段的 亞、非、拉地區的民主政體,往往是在民主製度建立後的各種爭吵、抗爭中,來彌補曆史上“民主啟蒙”的缺失與不足,逐漸完善一夜之間照搬過來的民主製度。台 灣的民主製度相對成熟,泰國和克裏米亞的就沒有那麽好運氣。

民主遭遇了冬天是事實,但不應忘記:冬天來了,春天也不會太遠。更應該記住的是:民主的冬天,絕不意味著專製的春天。

對 那些關心台灣民主命運與前途,對那些生活在非民主國家卻憂心忡忡擔心台灣的民主有可能因為學生的民主運動而迷航,對於那些對“民主的混亂”暗自心喜,借機 來貶低民主,甚至要抬高專製的人,我隻想提醒他們注意一下台灣學生手裏舉的牌子上寫的是什麽,以及廣場上的學生們呼籲的是什麽就行了。是的,他們要求的是 民主,他們支持的是民主,他們捍衛的是民主……是的,這就是民主!

楊恒均 2014.3.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