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進黨從「本土化」躍向「擁殖民」?

民進黨從「本土化」躍向「擁殖民」?
《新聞評論》
February 07, 2014 06:00 AM | 774 次 | 1 1 評論 | 8 8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高中歷史新課綱最近進行微調,主要目的,在修正原教科書中對日本殖民的過度美化。不料,此舉竟引起民進黨的強烈反彈,中常會更決議,要求綠營執政的六縣市集體抵製新課綱,沿用舊教本。

觀察這次高中歷史課綱的修改,除了將「中國」改稱「中國大陸」,因而碰觸到民進黨「反中情結」的敏感神經外;其他重大的修正,都集中於日本當年在亞洲的侵略與對台的殖民統治,這些用詞,放在東亞被侵略任何國家的教科書上,都是絕對客觀的描述;那麼,在台灣的教科書上,為何獨獨民進黨要禁止我們的下一代認識歷史真相?

民進黨當年揮舞「本土化」的大旗,來挑戰國民黨的「外來政權」,確有其戰略上的成功之處;因此強化了台灣的「本土意識」,亦自有其正麵意義。但是,要把「本土意識」當成「反國民黨」、「反中」籌碼,進而達成追求「台獨」的目標,這是一回事;但為了要「反中」而肆意扭曲歷史,甚至要刻意「美化」日本在台灣的殖民,藉以醜化國民黨的治理,這又是另一回事。民進黨的問題,是把自己的主觀意願和外在的客觀事實混為一談,以為扭曲外在現實即可實現主觀意願,這是典型的鴕鳥作風。

再說,民進黨將「本土化」和「反中」畫上等號已成慣技,也就罷了;但因「反中」要進而與「擁日」畫上等號,這又是什麼巫毒邏輯?如此一來,民進黨還找得到自己本土政黨的原初立足點嗎?為了「反中」而「擁日」,是矇住自己的眼睛,更矇住下一代的眼睛;連一句「殖民」都不敢說,連一句「侵略」都不敢說,連「光復」一詞都不許用,連慰安婦「被迫」都不能說;那麼,民進黨宣稱的台灣「主體性」在哪裡?台灣的後殖民反省又要植基於什麼史觀?這也難怪,在東海釣魚台主權之爭時,民進黨除了高聲責難國民黨和中共,對於野心勃勃的安倍卻說不出一句譴責的話。

這次高中歷史課綱的修正,是在去除民進黨執政時代課綱對日本的過度美化,主要是文字上進行微調,連「日據」、「日治」之爭都已放過不提。孰料,民進黨卻揚言要在立法院、街頭和綠執政六縣市開啟「三大戰場」;蘇貞昌更稱,台灣好不容易走出「教育為政治服務」的威權年代,絕不容許台灣再走回頭路。這番說法,恰恰是民進黨自打嘴巴;試想,民進黨區區十幾人的中常會,就可以任意下令,指示某些縣市採用這樣或那樣的教科書,這不正是在強迫「教育為政治服務」嗎?然而,民進黨自己的耽溺和迷失,能夠強迫學生照單全收嗎?

問題的癥結是:民進黨在現實上走不出「反中」的迷宮,隻能在歷史教科書上利用文字來自我麻醉;一旦走上這條自欺欺人之路,又逼得自己必須一路倒向「親日」的不歸路,最後,竟連台灣遭到日本「殖民」的歷史都要一起抹殺。這種不許說「日據」、不許談「殖民」的心態,才是民進黨最大的蒙昧與悲哀。(節錄自聯合報社論)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民進黨從 本土化 躍向 擁殖民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