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去年平均年工時高居全球第4,約2141小時,僅次於新加坡、香港和墨西哥;而其他國家及地區近年工時大部分都縮短,原本工時比台灣地區還長的韓國,近20年來已大幅下降571小時,反觀台灣地區僅降220小時。
台灣地區勞工工時長,但並不表示領有較高月薪,根據“勞委會”國際勞動統計,新加坡工時雖比台灣地區長,但平均月薪已達10.5萬多元(新台幣,下同),韓國工時比台灣地區短月薪卻達7.8萬多元,台灣地區平均則為4.5萬多元。
馬英九在競選連任時也提出將2周84小時工時降至每周40時,勞工能比照公務員、全麵周休2日的政見;但實際上仍有約250萬名勞工並未享受到這項福利,為了改善勞工生活質量,“勞委會”承諾把縮短法定工時將列明年度重點工作。
“勞委會”除了推動每周正常工時40小時(形同周休2日),為避免法定正常工時縮短會衝擊有淡旺季之分和急單需求的產業,也會配套將變形工時拉長到26周。但為了避免拉長工時候反而增加勞工負擔,還會另訂1日、1周、1個月和2個月的正常工時和加班工時規定。
有台灣學者分析,辦公室文化認為員工工時長代表生產力高,但海外企業重視效率,台灣地區工時高薪水又沒成長難有幸福感;“勞委會”分析,部分企業讓勞工超時工作,加上台灣地區休假日數較少,這些因素加總在一起導致工時偏高。
“勞委會”官員表示,未來如果全麵實施周休2日,可望改善長期被詬病的爆肝工時情形,年工時也有機會降至2000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