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日,國防部長徐向前發布消息,稱金門炮擊正式停止。
同一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示好。北京的對台辦負責人廖承誌也發表了致蔣經國“老弟”的一封公開信,提議國、共第三次合作。
蔣經國對鄧小平的這一和平攻勢,反應相當敏銳。
台北方麵一方麵很堅定地謝絕廖承誌來訪,蔣經國說:共產黨提議兩岸對話,是“舊瓶裝新酒”。他宣稱,“中國人民唾棄共產主義,而台灣的成功卻激發人民渴望自由、民主和繁榮的生活方式”。
但在另一方麵,蔣經國也認為:北京現在熱切鼓勵兩岸之間擴大經濟、社會、文化交流,長此以往,對台灣必然是利大於弊。如果兩岸人民旅行、貿易往來審慎發展,必可提升台灣在全中國的形象和影響力。
因此也可以這樣說:早在20世紀80年代即將開始的時候,兩岸修好的舞台,已經由鄧小平和蔣經國“聯手搭建”完畢。
國民黨秘書李煥10月間公開宣布,國民黨的政策不再是尋求在大陸取代中國共產黨,而是推動“政治改革、言論自由和經濟自由化”。島內右派,又是臉色鐵青——國民黨當家的中央黨部秘書長,竟然放棄了本黨推翻共產黨的曆史責任!但是,蔣經國對來到七海新村抱怨的大佬表示,大陸人民有權選擇是要共產黨、國民黨,還是其他政黨來主持政府。 1988年元旦,在蔣經國的指示下,台灣正式結束對報紙的限證(維持在29家)、限張(維持在每天對開3張)的禁令;數天之內,就有200家左右的新出版物,向有關機關辦理登記,街頭立刻出現許多新興畫報。同時,也有60多個政治團體申請注冊成立政黨。後來,包括民主進步黨在內,共有20個政治組織獲得通過,正式成立政黨。 1月12日,由馬英九主持起草的結束大陸人掌控台灣政治過程的草案,獲得通過。馬英九準備翌日晉見蔣經國,報告這個好消息。可是,13日下午,這位“總統”卻突然撒手人寰。 鄧小平聽到蔣經國逝世的消息,立刻召集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聽取了台灣事務辦公室對台工作小組的報告後,鄧小平表示,中國的統一是一件世界大事。鄧小平宣稱,當蔣經國依然健在時,“中國的統一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和複雜。國民黨和共產黨過去有過兩次合作的經驗。我不相信國共之間不會有第三次的合作。可惜,經國死得太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