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又見台北!(中)

回答: 台北,又見台北!(上)江上一郎2013-12-02 18:26:01

北,又見台北!(中)(2011-11-29 11:08:30)下一個

網友一路歌說,剛到台北覺得它“落後”--這可以理解。

台北有地震,高樓不多,老房子不少。旅遊團走馬觀花,看到表麵的新建築,很難看到真正的民間生活吧?

人老,沒精力起早摸黑跟著旅遊團大巴士轉,錯過了不少景點,少了團體熱鬧氣氛--不過,不用吃定點的廉價套餐,可以隨心所欲地起床、輕鬆地吃早點、喝現磨咖啡--然後,根據心情和天氣,再決定今天的日程。。。

台北101,就像一枝獨秀,豎立在平房老屋連片的台北,非常孤獨,還有點怪異。它曾經是世界之最,如今排列第二。不過,因為它是華人自己設計,形象來自古塔---引起我的好奇,決定看看去。反觀上海,浦東的摩天高樓和其它大型建築如機場、歌劇院、火車南站----都給洋人包了。

 



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老蔣小蔣鼓勵“莊敬自強”,看來有點效益。李祖原的設計,不但外形上采用了古代的寶塔形狀,內部鋼鐵結構,也有祥雲圖案,中國情結,顯而易見。不過,安全門的設計不但暴露在外,而且與一般大樓毫無差別,與一旁的精致豪華裝璜顯得非常不協調。世界名牌店樣樣齊全,價格高過香港,雖然是早上,名媛富婆三三兩兩。。。地下城的白領消費區倒是人氣不錯,各式各樣的美食店一家接一家,熱氣騰騰,煞是好看。貝律銘考察過浦東發現:沒有考慮生活區,每座大廈高樓都顯得冷冰冰,缺少互相間的連接。有一次,我在某大廈等朋友,想找個歇腳的咖啡座,像在沙漠找水源。

101地下城連接著台灣的傳奇:誠品--其實,誠品書店,才是我來101的真正目的。

說誠品是傳奇,因為20年前它還隻是家書店,如今,分店分布全台灣,職員有1600人,年營業約100億台幣。多年前,曾與誠品老店有一麵之交,直覺它格調夠高,對於平民的我來說,高得有點“扮野”之嫌.。

我個人比較喜歡簡樸、人氣適中的書店。上海民營的“季風書店”在淮海路陝西路地鐵站那家,對於黃金地段來說,擺設和空間都算可以,咖啡茶座的價格和位置也很和適,選幾本書,等朋友或是消磨半天,是個好去處。然而,租金越來越貴,季風的經營前途並不樂觀,徐家匯店已經關閉。(最近回上海發現--好像季風書店全軍覆滅了。。。2013-11)

台灣誠品的經營口號可謂氣吞山河:“成為全球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且獨具一格之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品牌,並對提昇人文氣質積極貢獻。”

想“提升人文氣質”---除了書籍內容、質量之外,買書、讀書環境也很重要。不過,書店的樸實和親和力,也不可忽略。

當然,過於平民化如上海書城--又叫人望而止步。那裏的書可謂豐富無比,可是,格調欠奉---實在過於擁擠,讀者席地而坐,很難與“提升人文氣質”聯想在一起了吧。星巴克在那裏也入鄉隨俗----擁擠、零亂無比。。。

香港的書店更是前途暗淡,灣仔鬧市一家老書店人頭湧湧的現象還曆曆在目,此行,在下班後逛書店的黃金時段去,工作人員好像比讀者還多。

台北信義路誠品旗艦店

電子書猛烈衝擊市場的時代,誠品的分店卻一家接著一家,分布在台灣各地。在誠品,可以看到幾乎全世界各地的雜誌,他們出版的書,質量是一流的,價格也非常合理,起碼,比香港便宜不少!同時,誠品還經營文具、電腦、CD、家具、服裝、精品、咖啡座。。。誠品已經不僅是一家書店 ,誠品已經成為台灣人一種帶有“人文氣質”的生活方式。如果誠品不是傳奇,怎麽可能在台灣最昂貴的地段瀟灑地、優雅地、舒適地、驕傲地展示、經營和“為提升人文氣質”作貢獻呢。。。。不知不覺地,我和太座也“貢獻”了兩小時給誠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