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在出席25日到27日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羅馬尼亞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我國最高領導層的首次外出訪問,因此備受矚目。
今年1到10月,中國和中東歐國家貿易額達到454億美元;目前中國企業在中東歐投資超過35億美元,中東歐16國在華投資超過11億美元。
盡管合作規模還不大,但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給中東歐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資金和技術陸續進入中東歐,帶動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製造業,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麵,通過大力推介,中東歐國家及其特色產品在中國開始逐漸被接受,形象得到很大提升,這有利於中東歐國家對華出口,有利於更多中國企業赴中東歐國家投資,也有利於更多中國遊客到中東歐國家旅遊。
這一次,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將探討在核電、鐵路、火電、抽水蓄能電站、農業、水泥、建材等領域的合作可能性。在中東歐16個國家中,11個已經是歐盟成員國,另外5國最終也將加入歐盟。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中國和中東歐的經濟合作,實際上也是在開辟中國和整個歐洲經濟合作的新天地。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對此評論。
袁鋼明認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持續升溫,主要受到西歐國家現在深陷歐債危機泥坑拔不出來,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在這個範圍內還有擴大的危險,而且現在前景還不明朗,中國也並不是完全拋棄西歐了,總的來說我們應該把眼光看的更遠一點,更寬一點。而且,前些年,商務部提出了對外出口經貿的全方位,包括中東或者是亞非拉很多國家。現在這次中東歐展開貿易和交流,就是戰略的拓展,而且中東這幾年發展起來都很快,對中國也有強烈交往的信心。
袁鋼明表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兩個方麵合作前景廣闊。第一是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比如能源、交通這些大型的基礎設施等等進展很快,也有經驗、也有實力去進行承攬一些工程。第二是製造業,現在不僅是以前的日用品製造業,而是機械設備製造業,這對中東歐有很強的吸引力。因為中東歐國家和歐美發達國家還不太一樣,它們是過去常說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它們轉型發展以來,曾經出現過一次震蕩和衝擊,製造業的發展也比西歐落後一個階段,中國對它們有很強的優勢。
袁鋼明還指出,重視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對我國當前經濟轉型升級和對外開放意義重大。中國現在也碰到了一個坎,就是中國經濟增長最近這幾年有一些減緩,既受到了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同時還有外部的影響,比如歐元區國家和美國那邊的出口,最終對它們國家出口的下滑。現在如果再拓展出像中東歐這樣國家領域的話,也可以為拓展亞非拉其他國家產生一種帶動效應,而且我們可以把產品變成多元化的,不僅僅是前些年主要麵對歐元區國家,而現在可以對待發展階段不同層次或者結構有其他特點的國家,這樣會拓展對外出口的產品多樣性。另外,我國與中東歐在體製轉型方麵有共同的經曆,共同的共識,在經濟發展方麵也有相似性,所以在這個方麵有特別的意義。此前說中東歐國家是進入西歐的跳板或者是一個過口,好像把它說成是一個過渡點,但現在要說中東歐是重要的目的地,它可以成為我們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