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互動百科的講法.

國共內戰 - 國共談判

國共內戰國共內戰

1945年8月,蔣中正在日本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即重慶談判。為避免內戰再起,國共雙方代表曾先後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

1946年1月,雙方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政協決議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國綱領下共同實現民主憲政。然而在這個時候雙方因政協憲草問題和東北接收問題發生激烈政治摩擦。2月份出現了反蘇運動,3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的憲草修改提議案引起中共激烈反應,4月蔣中正就東北接收問題的講話更引起中共報紙攻擊。同時,雙方在東北的軍事衝突逐漸擴大。1946年4月15日,中共在蘇軍撤走長春一個小時內突襲長春機場並占領長春,隨後其緊隨撤退的蘇軍占領哈爾濱,齊齊哈爾。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5月下旬,國軍在四平街擊潰中共軍相繼占領四平街和長春,此時馬歇爾緊急要求國共雙方6月初停戰。停戰期間雙方因江蘇北部政權問題互不相讓,談判未達成成果,隨後雙方在6月下旬在關內中原地區發生激烈衝突。隨後的時間裏,雙方邊談邊打。9月底,政府軍進攻張家口,10月初,在馬歇爾要求下,雙方再度停戰十天。然而談判仍然未果,10月中,政府軍占領張家口。馬歇爾和第三方麵在此期間反複斡旋,但國共始終未能在改組政府名額問題,東北問題上達成一致。在斡旋無效的情況下,國府決定單方麵宣布召開國民大會,引起中共堅決反對。

1946年11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社會黨與中國青年黨召開製憲國民大會,製定中華民國憲法,並在1948年行憲國民大會上選舉蔣中正為中華民國總統,中共及民盟強烈反對和抵製,國共關係全麵破裂。1947年7月,中共軍隊開始戰略反攻,將戰爭引向廣大國民政府統治區。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名義發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其第五項號召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表示響應,並逐漸向解放區集中。為從經濟上支撐內戰,國民政府廢止法幣,發行“金圓券”,內戰造成空前的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金融秩序瀕臨全麵崩潰,新疆省政府發行的貨幣麵額高達六十億。共產黨以要求民主為口號 ,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以宣傳爭取民心,以大量間諜(如劉斐、郭汝瑰、韓練成、熊向暉、張克俠、何基灃、廖運周等等)滲透奪取軍事情報,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開始進行全麵的戰爭。

國共戰爭的最後對決

 1946年5月19日,國軍進入四平街,注意其配備漢陽造中正式步槍 1948年10月錦州戰役時中共軍隊宣誓,注意其配備的蘇聯PPsh41波波沙衝鋒槍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曆經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徐蚌會戰等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到了1949年元旦,內外交困的蔣中正宣布下野,此後代總統李宗仁試圖求和。1949年4月初,國共雙方在北平和談,中共要求“國民黨政府逮捕”包括民國總統副總統和無黨派人士在內四十三名戰犯,遭到民國政府拒絕。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並向長江南進軍。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國大陸的統治宣告終結。1949年9月,帶有製憲會議性質的由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及愛國人士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帶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決定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飛往重慶。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古寧頭之戰,共軍在大嶝島之役後欲奪取金門,沒想到又強烈的東北季風吹亂了原先的計劃,國軍奮勇作戰,終於在二天之內,共軍登陸一萬五千人,被國軍俘虜六千人,其餘殲滅。渡海登陸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複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於11月20日以治病為由轉往香港。12月5日,與夫人郭德潔,兩名兒子及隨從又從香港飛美國紐約就醫。國民政府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於12月7日遷往台北,解放軍開始集結東南沿海預備進攻台灣。
 http://www.baike.com/wiki/%E5%9B%BD%E5%85%B1%E5%86%85%E6%88%9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