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為什麽非要和王金平決裂?

來源: 1999cat 2013-09-10 14:42:3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800 bytes)
 (轉自鳳凰網)

繼馬英九重批王金平關說之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又向國民黨現主席馬英九拋出重話,認為馬做法欠周,不利團結,不該羞辱王金平。9月10日,馬英九一方迅速回應稱,不是馬英九不尊重王金平,而是王金平不尊重司法,並反詰連戰,“難道是要團結在縱容司法關說的風氣裏?”島內批馬、批王壁壘分明,國民黨黨內意見不一。

鳳凰網就此特別連線台灣《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解讀國民黨馬王之爭背後的黨內風暴。張景為表示,馬英九和王金平不和,已是盡人皆知,沒人能否認關說案背後存在的權力鬥爭,張景為分析稱:“民主時代有多元力量,大家都在睜眼看著,因此重點不在於是不是政治鬥爭,而在於鬥爭的過程中,誰能夠掌握更充分的理由,誰更能占據合理性和正當性,誰能贏得更多的民意共鳴。”

張景為認為,馬英九有高度政治潔癖,因關說對王金平下重手,符合其一貫風格,大家聽得進去。他表示,“如果一個人平常就是一個很滑頭的政治人物,他突然提出司法廉潔、公正等這麽高的標準,公眾可能不會接受”。

在張景為看來,馬英九此舉並非過河拆橋,他分析表示,某種意義上,王金平黨派色彩比較淡,能贏得民進黨信任,在“立法院”成就個人政治聲望和地位,但與此同時,國民黨議案在關鍵時刻頻頻不能通過,馬英九執政能力反而屢遭詬病,同王金平切割,可讓國民黨展現全新風貌,爭取藍營基本選民回流。但他也指出若馬英九沒能贏得民意,大家轉而同情王金平,民眾對馬英九惡感則會更深,也將引發黨內爭論,國民黨甚至可能在2014年“七合一”地區選舉中被打敗。

沒人否認馬王背後有權力鬥爭 重點在於誰更能贏得民意

鳳凰網資訊:馬英九此番對王金平下重手,真正意圖是什麽?

張景為:此次政治風暴,既有政治問題,也有司法問題,有三個台麵上的焦點:

第一, 王金平涉嫌的關說,是一般性的關說還是馬英九所言幹涉司法的關說,分歧在哪裏,紅線在哪裏;

第二, 馬英九是否涉嫌對“立法院院長”違法監聽的問題;

第三, 特偵組將監聽內容直接向“總統”報告,是否存在違法泄密的問題。

挺馬一方意見認為,不能再縱容將“關說”變為“關心”,這種和稀泥的做法,不能糊弄了事,必須厘清,否則百姓將做何種觀感?親綠陣營則抓住後兩個問題,猛攻否違法監聽、是否泄密,但他們對是否涉及關說、幹涉司法,避而不談。

這三個焦點背後,還隱藏著三個潛爭議:

第一, 整個事件,到底是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和正義,還是一樁精心設計的政治鬥爭?

第二, 王金平在國民黨內是重量級人物,為何馬英九出手如此之重?而且在短時間內展現如此決絕的處理態度,不留回旋餘地?這等於是和王金平做了最後攤牌。

第三, 如果王金平因此下台,“立法院”會比王金平在任時更好嗎?

馬英九是否真正為了司法正義,我認為沒有辦法厘清,也沒有必要過度厘清。政治,本來就是權力的分配與鬥爭。馬英九王金平不和,是人所共知的,在這件事件上,我想沒有人能否認這裏麵存在權力鬥爭的意味。這種鬥爭如果發生在封建時代,大家關起門來鬥,外麵不知道,最後的結論隻會有一個。但民主時代有多元力量,大家都在睜眼看著,因此重點不在於是不是政治鬥爭,而在於鬥爭的過程中,誰能夠掌握更充分的理由,誰更能占據合理性和正當性,誰能贏得更多的民意共鳴。

馬英九把對王金平的批評基調抬得很高,他講這是台灣民主法治最恥辱的一天,如果繼續縱容這種情況,一般百姓如何相信司法公正。王金平公信破產。民進黨一邊則說政府違法監聽、特偵組泄密、馬英九是特務治國、白色恐怖;政府一方回應監聽合法,特偵組有權責向政府報告等等。各方都提出政治、體製還有司法等方麵的問題,來爭取民意的認同。

如果一個人平常就是一個很滑頭的政治人物,他突然提出司法廉潔、公正等這麽高的標準,公眾可能不會接受;但馬英九是一個有高度政治潔癖的人,對王金平的處置方式符合馬英九的基本政治風格。所以,馬英九講司法公正、獨立、批評王金平關說是民主政治的恥辱等,大家聽得進去。

馬英九王金平素來不睦 立法院掣肘遭詬病

鳳凰網資訊:馬英九、王金平矛盾由何而生?為何此時暴發?

張景為:我認為,馬英九和王金平不和,首先與兩個人的出身背景、行事風格、個性、人脈關係有關。他們二人都成長於國民黨的威權時代,但二人省籍不同。

馬英九祖籍湖南,出身不算權貴,在美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馬英九成長於“大內”,曾是蔣經國身邊的當紅秘書,一直在政府行政體係中工作,直到1998年參選台北市長,才加入民選陣容。馬英九是典型的行政精英派。

王金平要比馬英九大近十歲,來自台灣南部,他從1975年開始當選“立法委員”,一直做到“立法院院長”,是選舉出身。選舉出身的政治人物有一個特色,就是一定要廣結善緣,與三教九流、黑白兩道都要建立很好的關係,講究人和,和地方型政治人物關係比較好,被稱為國民黨內部的本土派。

二人政治尚不成熟的時候,沒有明顯的衝突。二人不和開始於2000年逐漸顯露,當時馬英九和王金平在國民黨重奪執政黨的過程中,慢慢冒出頭來。

王金平在這段時間,始終在“立法院”經營他自己的天地,憑借的就是在“立法院”裏廣結善緣。馬英九人帥、條件好,屬於閃亮的明星,在此時跳上台麵,成為國民黨贏取大選過程中衝鋒陷陣的頭牌大將軍,是當時台灣精英偶像派的政治明星。此時,兩個人各有一片天地,是國民黨贏得大選、穩固政權的兩個重要支柱。

他們互不欣賞對方,王金平看馬英九可能就是孤芳自賞,不近人情;馬英九看王金平就覺得他人脈太過複雜,所以兩個人不對談。但兩個人都不像李登輝、宋楚瑜、陳水扁,沒有那種非常剛猛、殺氣騰騰的的個性,相對都還是君子,屬於溫和型的政治人物,所以雖然彼此互不欣賞,二人矛盾並沒有公開化。

二人矛盾正式公開化是從2005年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時開始的。馬英九與王金平同時參選,馬英九最終以72.4%的得票率獲勝。這是到目前為止,二人唯一一次正麵交鋒。和現在屢屢遭人詬病不同,馬英九當時是所向披靡,這是王金平不能比的。

不過在政治圈內,王金平的朋友可能要比馬英九多。王金平從1993年到現在,先後在“立法院”擔任“副院長”、“院長”,他的調和鼎鼐、對政治研判的精準度是一流的,在維持國會穩定方麵,沒有人能超過他。不過這也成為對他褒貶不一的原因之一。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一般情況下,王金平可以把局麵擺得很平,一旦遇到政黨對決的緊繃狀態時,特別是一些爭議性、對國民黨來講非過不可的法案,比如兩岸服貿協議、核四是否要公投、年金改革等,國民黨方麵就會覺得王金平在捍衛黨政策時做得不夠。

從某種意義上講,王金平的黨派色彩比較淡,能夠贏得在野黨的信任,成就了個人的政治聲望和地位。與此同時,馬英九的執政能力也因此頻頻遭到詬病。實際上,馬英九替“國民黨”取得執政權以來,國民黨在“立法院”一直占據多數席位,但國民黨的議案在“立法院”卻頻頻不能通過,國民黨完全沒有展現出完全執政的力量,藍營選民認為這是王金平縱容的結果。因此,馬英九此次對王金平不留餘地地進行切割,也是基於民眾對“立法院”不作為的厭惡情緒。

連戰與馬英九早生嫌隙 與王金平關係較好

鳳凰網資訊:馬英九對王金平下手後,不少人批評他做得過分,就連國民黨大佬連戰都出來公開批評馬英九,怎麽看連戰的發聲?

張景為:連戰曾經是馬英九的長官,連戰是閣揆的時候,馬英九是他的閣員;李登輝任內,連戰為“行政院長”,他任命馬英九為法務部長。但是連戰跟他關係不好.

連戰早期也很欣賞馬英九,但馬英九當選黨主席和“總統”後,被人批評不近人情,認為他對連戰不那麽尊重。尊重是什麽,有時候就是一種感覺,有些例子實在太小,小到可能忘送請帖,不常打招呼問候等等,連戰下麵的一批人也幾乎和馬英九方麵不來往了,像台中黑派的陳庚金,還有現任台中市長胡誌強等等。

影響馬連關係的還有連勝文槍擊案的影響。連家人認為,這個案子辦得不上不下,是因為馬英九關心度不夠,這個心結也就一直累積下來。連家跟馬關係不好,這幾乎是盡人皆知的,這幾年連戰對馬英九已經很有意見了。

而連戰和王金平的關係本來就比較好,所以這次連戰會站出來說話,他講“立法院長”位高權重不該受到如此羞辱,意思是說處理王之前,馬英九總該聽他解釋,沒有給王解釋的機會就下這種重手、講這麽重的話,辦事不周全。當然連戰講得也有道理。

鳳凰網資訊:連戰、蕭萬長、吳伯雄,包括王金平等這些國民黨元老,在國民黨內部處於什麽樣的地位?他們在今天的台灣政壇影響力如何?尤其對馬英九影響如何?

張景為: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些人中,當然王金平最有權力,因為他是體製內有職務的,其他的畢竟都退休了。這裏麵跟馬英九走得近的就是蕭萬長與吳伯雄。他們會在類似亞太經合會等非正式領袖峰會上,以馬英九“總統”特使這樣一個身份出席。不過必須這麽講,這幾位過去在政壇上留下了不少人脈,他們很知道分寸,所以不會出來興風作浪,就算對馬英九再不滿意,也不至於挑戰現有職位上的人。

但是他們出來公開表態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的影響力怎麽樣,其實是一種觀感上的影響力,既不能調動部隊也不能夠下指揮說某某部長,叫他不要怎麽樣。但他是一種意見領袖,公開出來說馬英九這樣做對王金平太狠了,有一定的影響力。

不認為馬英九是在過河拆橋

鳳凰網資訊:馬英九背後的支持力量都有哪些?從他執政之初走到今天,有哪些國民黨大佬在扶持他?

張景為:馬英九第二任開始後的一年多境況很慘,民調空前低迷,被冠上了“無能”、“軟弱”、“瞻前顧後”等罵名,但在此之前馬英九一路順風順水,很多國民黨重量級的政治人物都對他十分欣賞。

馬英九和國民黨其他政治人物相比,不算權貴子弟,比如宋楚瑜的父親宋達,至少是中將,做過聯勤司令,馬英九的父親馬鶴淩,隻是國民黨中上層的黨工。但馬英九本身相貌堂堂,哈佛畢業,很乖巧,懂得察言觀色,又彬彬有禮,所以一開始蔣經國就很欣賞他,還有前“行政院長”俞國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現任國民黨副主席關中,都曾和馬英九關係很好。當初,馬英九從政,一路受寵,宋楚瑜年長他八、九歲,都難免要和他有競爭關係。

在此之前,這些政治大佬喜歡馬英九的地方,就是他不鋒芒畢露,在有眾多政治元老提攜的情況下,馬英九一直都沒有跳出來參選。1998年當選台北市長,當時國民黨內部形勢已經到了“天不生英九,萬古如長夜”的地步,馬英九幾乎是在穩贏的狀態才跳出來。

因此,在政治上一向謹小慎微的馬英九對王金平下重手,一定經過了縝密考慮,他的幕僚首先對“立法院”的重新選舉進行過沙盤推演,對王金平去職後,對“立法院”的掌控應該是有十足的把握。同時,通過批王金平幹涉司法獨立獲取正當性、合理性,贏取民意支持。最後,通過下重手,展現從來沒有過的狠勁兒,也向公眾展現馬英九原來不是無能。

鳳凰網資訊:馬英九在執政之初受到元老支持,現在有這樣一個強硬措施,給人一種過河拆橋的不義之感。

張景為:很多人就是這樣說他。你在台上,你現在翻臉不認人,況且這種事情立法院太多了,這件事情不是被媒體挖出來,又不是在野黨掌握了什麽證據,主動權完全在你馬英九手裏,為什麽還要這樣?他被人家質疑。

如果從權謀鬥爭的角度講,馬英九有強有力的的正當性,來跟王金平做一次徹底切割,讓國民黨展現全新風貌,並爭取藍營基本選民回流。王金平人脈廣,能夠與在野黨調和,這是優點,但有人認為他跟民進黨太好了,講難聽一點就是勾勾搭搭,但這就是他的政治手腕。

我不認為馬英九是過河拆橋,作為政治人物,他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有其判斷,重點是民意是否支持他與王金平決裂。

國民黨經不起分裂 王金平出走可能不大

鳳凰網資訊:國民黨內有哪些主要派係?這些派係現在影響力如何?

張景為:國民黨過去是黨內有派,派內有係。“兩蔣”威權時代,盡量壓抑地方派係,當時的黨內派係都是在兩蔣眼皮底下被遙控,相互製衡,彼此消耗,威脅不到兩蔣的統治地位。

李登輝的強權地位已經沒有兩蔣時代那麽強,那個時候的派係就明顯分為本土派和外省精英。當時本土派的主張很難拿捏,本土就是台灣的自主意識,你的政府要在這個地方落地生根,當然要認同本土,才能進一步談兩岸、大陸和世界。但稍一不慎,就跨入“台獨”,本土和“台獨”隻是一線之隔。此外,李登輝時代,國民黨內部還有一些像宋楚瑜這樣的霸主,那時最精彩的一次,就是新黨1996年參加“總統”大選,但功敗垂成;第二次,就是宋楚瑜出走國民黨。

經過政黨輪替後,國民黨中央內部已經沒有派係了。我認為,一股力量夠強的話,它必須有一個非常耀眼璀璨的領袖,靠路線、理念太虛無縹渺,這些都必須附著在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上麵。現在國民黨黨內主要是圍繞著人,比如吳敦義和江宜樺。但江宜樺是因為依附在馬英九底下,馬英九快速把他提拔起來的,他本人還沒有那麽大的實力。而這些有實力的政治領袖和原來的派係概念中的霸主完全不一樣,他們被馬英九串在一起,都不敢一搏,已經被馴化了。

而從現在整個台灣的格局來看,這也包括民進黨在內,真正的地方派係就是所謂的五都,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大台南市和大高雄市。國民黨黨內是郝龍斌、朱立倫和胡誌強,民進黨黨內就是陳菊和賴清德,他們是所謂地方大諸侯,其實縣市都沒有那麽強,領導人都是換來換去。

未來的話,我認為,執掌國民黨不是吳敦義就是朱立倫。而國民黨內四、五十歲這一年齡段,還看不出有什麽特別有實力的人物。而民進黨永遠都是那幾個老天王,蘇貞昌、謝長廷、蔡英文、陳菊和賴清德。

鳳凰網資訊:此次馬英九重批王金平,是否會引發國民黨黨內鬥爭,甚至分裂?

張景為:有可能,因為馬英九在改革上的方式有點激進,不那麽穩當,本身就留下了很多讓人家詬病的地方。在王金平這個事件上,如果馬英九最終沒能從維護司法獨立角度占據正當性,沒有贏得民意共鳴的話,反而轉成大家對王金平的同情,那麽民眾對馬英九的惡感會更加深,會覺得他做事很拙劣,對他的不滿會增加,當然會引發國民黨內部的爭論。

但即使是這樣的話,國民黨也不會立刻分裂,他們拆出去也發揮不了很大影響,還不如在家大業大的國民黨這個大樹底下好乘涼。不過黨內鬥爭會導致國民黨很多政策無法順利推行,最終的結果就是會在2014年的“七合一”地區選舉中被打敗。

鳳凰網資訊:王金平延續政治生命有哪些選擇?對國民黨未來將產生哪些影響?是否會成為國名黨曆史上的第二個“李登輝”?

張景為:王金平不可能成為國民黨第二個李登輝。第一,王金平沒有李登輝的實力,李登輝有他當年的背景,當時國民黨還是家大業大,民進黨的力量不能跟國民黨比。第二,他沒有李登輝的膽智。第三,他沒有李登輝當時的聲望,李登輝當時是第一個出身於台灣省籍的政治人物做“執政黨”主席、“總統”,魅力十分大。

我認為,現在的國民黨已經經不起分裂,如果此時王金平出走國民黨,可能會成為馬英九執政的掣肘力量,會削弱國民黨的一部分力量。但是這種掣肘的影響力有多大,值得懷疑。

如果王金平選擇成為第三方勢力的話,台灣極端藍綠選民沒有那麽多,占大多數的泛藍、泛綠選民到時一定會選邊站隊,第三方勢力會被拋棄。

而王金平加入民進黨,一點作用也沒有。民進黨自身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可以分給他的。在台灣這種立場分明的政治體製中,民進黨的選民不會投票給他,藍營也會唾棄他,最終會被夾殺。

所以,我認為,王金平連宋楚瑜當年的風雲都卷不起來,更不要比李登輝。


所有跟帖: 

回複:馬英九為什麽非要和王金平決裂? -yijibang- 給 yijibang 發送悄悄話 yijibang 的博客首頁 (830 bytes) () 09/10/2013 postreply 15:17:42

“王金平在爭取黨內總統提名的時候,就放話,外省人不能幹台灣的總統”能不能給個出處? -dasreichdermitte- 給 dasreichdermit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13 postreply 20:00:32

回複:“王金平在爭取黨內總統提名的時候,就放話,外省人不能幹台灣的總統”能不能給個出處? -yijibang- 給 yijibang 發送悄悄話 yijibang 的博客首頁 (42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15:44:37

服務貿易沒有通過才是馬英九力斬王金平的根本原因 -深藍- 給 深藍 發送悄悄話 深藍 的博客首頁 (194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23:51:59

“王金平不可能成為國民黨第二個李登輝”,王金平沒有李登輝的實力和膽智,但王金平一旦 -jmszuo- 給 jmszuo 發送悄悄話 (121 bytes) () 09/10/2013 postreply 23:48:58

錯了!馬本身就是李登輝的外省接班人,王金平最近和大陸走的有點近,於是美國下令 -dasreichdermitte- 給 dasreichdermitte 發送悄悄話 (20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00:49:38

回複:錯了!馬本身就是李登輝的外省接班人,王金平最近和大陸走的有點近,於是美國下令 -robato- 給 robato 發送悄悄話 (68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20:58:12

馬英九和王金平決裂,國民黨就分裂成本土黨和外省黨。以後要執政就困難重重。 -香狐狸- 給 香狐狸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13 postreply 20:52:05

是的!這也是美國人叫馬英九下手的原因啊! -dasreichdermitte- 給 dasreichdermit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00:50: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