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囚徒孫立人:陷兵變謎案 遭軟禁33年

蔣介石的囚徒孫立人:陷兵變謎案 遭軟禁33年 1988年恢複自由的孫立人與夫人張晶英在台中市向上路寓所  孫的光明磊落並沒有換來蔣的信任,反而更加劇了蔣的不安。隻是礙於台海危機情勢,加上美國人的情麵,蔣介石不得不重用孫立人以防衛台灣,並利用他與美國的良好關係爭取美援……   2010年11月21日,經過多年努力爭取,一代抗日名將孫立人在台中的故居終於改建為孫立人將軍紀念館,來自海內外逾兩百名孫立人舊部、親屬和台中市市長胡誌強共同出席開幕儀式。此刻距離孫立人將軍逝世,已經過去整整20年。   與熙熙攘攘的開幕儀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立人將軍生前的門庭冷落。這棟高大的日式建築,自1955年“孫立人案”爆發,陪伴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將軍度過了33年的軟禁生涯。直到逝世前兩年,他才伴隨台灣“解嚴”而重獲自由。   孫立人1900年11月22日生於安徽廬江,早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清華學校留美預科,1922年赴美,兩年後取得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受聘於美國橋梁公司擔任設計師。期間有感國運衰微,投筆從戎,考入弗吉尼亞軍校學習軍事,自此戎馬一生。   抗戰軍興,孫立人參與淞滬會戰,在蘇州河一線的阻擊戰中身先士卒,為炮彈所傷,身受13處重傷,昏迷3天。後率部加入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仁安羌一役,他以一團兵力力戰數倍日軍,殲敵一個大隊,解7000英軍之圍,獲英王喬治6世授予“帝國司令”勳章,為獲得此勳章的外籍將領第一人。兩次中緬印戰役,孫立人和他的新一軍戰績彪炳,殲滅日軍3萬3千人,成為率軍級單位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自此聲名鵲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   抗戰勝利,孫立人率軍開赴東北,四平一戰,擊敗林彪並一直打到鬆花江邊。後因與杜聿明不和,被調往台灣練軍。隨著國民黨敗退台灣,他又陸續擔任陸軍總司令,台灣防衛總司令,然而旋即爆發的“孫立人案”,卻終結了他的輝煌生涯。   功高震主 遭蔣猜忌   自緬甸抗戰以來,孫立人戰功卓著,廣受矚目,然而對於蔣介石來說,孫雖是良將,但並非“黃埔係”,甚至連國民黨員都不是,因而始終都不為蔣介石完全信任,從未被委以重任。   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孫立人與美國的良好關係,孫立人早年留美,後又在緬甸與美軍共同對日作戰,被美方任命為前敵總指揮,甚至被授權指揮美軍工兵和支援之美國空軍。二戰勝利後艾森豪威爾邀請孫立人參觀歐洲戰場,蔣介石竟然質問孫立人:“0艾森豪威爾邀請你,為什麽不邀請我?”由此可見蔣對孫的不滿和猜疑。   而蔣在內戰中的不佳表現,也令美國更加屬意能力突出、有美國教育背景的孫立人,欲以孫取代蔣。根據美國解密檔案,1949年初,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經多次討論,確定了“棄蔣保台”的對華政策,而孫立人,無疑是美方重點考慮的人物。   1949年2月12日,美國遠東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派其少將副官專程赴台,邀請正在台灣負責練軍的孫立人飛往東京,共商防衛台灣大計。麥克阿瑟暗示孫立人說:“我們不能讓台灣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落到共產黨的手裏,所以有意請閣下負責鞏固台灣,而由我們美國全力支持。”   但孫立人不為所動,再三表示:   “我忠於蔣介石,不能臨難背棄。台灣軍隊悉由蔣介石指揮。陳誠(時任東南行政公署長官,坐鎮台北)也是聽命於蔣介石的。”而且他還表示:“我隻會打仗,不會搞政治,不會領導反共”,要美國繼續支持蔣介石。   回到台灣之後,孫立人將此行如實向陳誠匯報,並請轉達蔣介石。   然而,孫的光明磊落並沒有換來蔣的信任,反而更加劇了蔣的不安。隻是礙於台海危機情勢,加上美國人的情麵,蔣介石不得不重用孫立人以防衛台灣,並利用他與美國的良好關係爭取美援。蔣介石在自己的日記裏記載,他並非不願意用孫立人,但是“吳(國楨)、孫(立人)屢屢挾外(美國)自重”,從1949年5、6月間美駐台領事艾嘉致國務卿的7封電報可知,孫立人對美國外交官一直埋怨陳誠故意雪藏他,以至於他有職無權,他希望軍民分治,又說台灣形勢發展到人心思變的地步,還抨擊陳誠等人落後時代50年等。身為軍方要員,向外國官員謾罵本國政府,自然是越軌之舉。   1950年3月17日,蔣擢升孫為陸軍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三天後又加台灣防衛總司令,並許諾未來晉升其為三軍總參謀長。一時間,孫立人成了蔣身邊炙手可熱的人物。但就在孫立人就任陸軍總司令的同時,掌控台灣情治機關的蔣經國已經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將特務網絡滲透至陸軍總司令部。   3月23日,就在孫立人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不到一周時間後,他的英文秘書黃正,以及黃正的姐姐陸軍訓練總部幹部黃玨,便被蔣經國以莫須有的“泄露軍機”罪名逮捕,判刑十年。接著,孫立人的舊部屬李鴻、陳鳴人、彭克立等人也以“匪諜”罪被拘捕。   6月底,朝鮮戰爭爆發,美第七艦隊協防台灣。這對岌岌可危的蔣介石來說,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台灣安全可保,孫立人的作用大加削弱。   1951年3月27日,蔣介石正式派遣蔣經國進駐陸軍總司令部,組建陸軍總司令部政治部,這等同於給孫立人派了一個監軍。孫立人處處為蔣經國掣肘,成了有名無實的陸軍總司令。   孫立人長期接受美式教育,而且個性孤高自傲,一貫不恥官場的相互傾軋、阿諛逢迎,對於蔣經國的政工係統就更為厭惡。而且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孫並沒有太多的政治權謀,不善協調各方關係,胸無城府,這也使他與蔣經國及黃埔係將領關係日漸緊張。江南(劉宜良)在《蔣經國傳》中提到:“孫是個非常優秀的帶兵官,但是位很壞的領袖。講人際關係,他和他的同僚幾乎沒有人可以合得來。任陸軍總司令期間,每周軍事匯報,從來未準時出席,其理由非常可笑:他不願向周至柔總長敬禮,遲到即可避免,因為總統已經在場。”甚至連蔣經國向他拜年,他都不見。   郭案牽連 終遭罷黜   及至1954年,“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簽署,台灣被正式納入美國在遠東的防衛圈中,台灣的安全得到極大的鞏固。對於蔣介石來說,此刻的孫立人不但沒有任何用處,相反還是威脅,盡管孫已經沒有什麽實權了。   這一年6月,孫立人被調任“總統府”參軍長,明升實貶,徹底被解除了兵權。然而這還並不意味著結束,一場更大的陰謀正在醞釀當中。   1955年5月25日,在蔣的授意下,毛人鳳將孫的舊部、步兵學校少校教官郭廷亮以“匪諜”為名逮捕,由此拉開又一撥整肅高潮,一周之後,台灣南部又爆發了所謂“兵諫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被拘捕的孫立人的舊部達到300多人,意在通過這些下屬來尋找打擊孫立人的突破口。   郭廷亮被捕4天後,蔣介石還故作無事地召見孫立人,據孫回憶:   “一九五五年五月廿八日上午十時正,‘總統’召見我,第一句話問我近來看什麽書?我回答:‘看《南宋史》。’他說:‘那很好,很好。’他接著說:‘你沒有什麽,你以後少跟政客們來往。’我回答他說:‘是的,我一生最討厭玩政治和與政客打交道。’他隨即說:‘這次我要把你給孤立起來。’同時他麵色變得很難看(氣憤),隨即又回轉微笑(不自然的)說:‘你對於訓練部隊很好,不過打仗不行。’   我當時聽了他這話,幾乎迷惑了。真是使我啼笑皆非,不知從何說起。我當時直言以對:‘不然,將不知兵,何以為戰?蓋兵戰實為一體兩麵,而不可分離。竊職總發從軍追隨鈞座卅餘年,轉戰國內外大小凡百餘戰,從未辱鈞命,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守無寸土之失。殊不知鈞座所言‘打仗不行’何所指也?若言爭權奪利,欺世盜名,則我不屑也。’言畢敬禮而退。未想到這竟是最後一次的見麵。”   麵對山雨欲來,謠言滿天,許多人勸孫立人盡速出走,但耿直的孫立人自認問心無愧,不為所動。而此時已被逮捕的郭廷亮,被押往高雄鳳山審訊,政工幹部要他承認有謀叛意圖,逼他交出孫立人的所謂兵變計劃。郭廷亮自然嚴詞拒絕了這些子虛烏有的問題,於是遭受嚴刑拷打。他不為所動,堅持不承認有謀叛企圖。眼看一招不成,保密局特勤室主任毛惕園又策劃出一計。先是將郭的妻兒也關入監牢。然後他與毛人鳳共同導演,勸郭廷亮寫自白書承認自己是“共產黨的間諜”以此來換取早日釋放,並且謊稱保證出獄有工作,不會牽連孫立人。在威逼利誘之下,郭廷亮寫下了“自白書”。接著辦案人員拿著這份“自白書”去威脅其他涉案人員,幾經反複,終於有了幾十份令他們滿意的“自白書”。自此郭廷亮“匪諜”案和南部“兵諫”案便告坐實,扳倒孫立人已是箭在弦上。   8月3日,“總統府”局長黃伯度帶著上述“自白書”來到已被憲兵包圍的孫立人官邸,要其引咎辭職。孫立人知道其中必定有詐,斷然拒絕。黃又透過其部下陸軍副總司令賈幼慧,以及孫的侄子孫克剛等,轉達“上麵”堅決整頓孫立人舊屬的立場,要孫立人顧全300多名部下的性命。自知回天乏術,孫立人無奈寫下一份簡短辭呈。然而這份辭呈並不能令上麵滿意,反複幾次,寫出了一份“符合要求”的辭呈。   8月20日,“總統府”發布“徹查令”,10月23日,歪曲事實的報告出爐,結論是:孫的部下郭廷亮“為中共工作”,利用孫的關係在軍中聯絡軍官,準備發動“兵諫”,孫未及時“舉報”亦未“采取適當防範之措施”,“應負責任”。郭廷亮被判處無期徒刑,先在綠島監獄服刑,假釋後,卻發生了在火車上跳車身亡的離奇“意外”。   幽居台中 教子有方   對於被免職的孫立人,蔣氏父子采取“不殺、不審、不問、不判、不抓、不關”,但也“不放”的“七不”政策。1956年6月,孫立人被逐出台北市南昌路官邸,遷往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號居所,開始了漫長的軟禁生涯。   孫的居所原為軍方宿舍,四周築有圍牆,戒備森嚴,門前向上路兩頭堵死,由“國防部”派來的6名“保衛人員”日夜監視,外人不得入內,孫立人和家人也不能隨便外出。孫的任何活動,包括打電話,都須通過“保衛人員”向上請示,得到允許後方可進行。孫立人外出,由“國防部”派車,另外,加派一輛吉普車跟隨。孫家圍牆外,有軍事情報局加蓋的一棟三層樓的指揮中心,居高臨下,隨時監視孫的一舉一動。凡是“上頭”認為“不方便”的事,孫立人均不得擅自去做。外出也必須“保衛人員”“陪同”前往。當時,蔣介石對孫立人看管極嚴,連孫立人的廚子身上都藏著刀,隻要有人想救孫立人,立馬一起幹掉。   幽居的日子裏,家人成了孫立人最大的安慰。孫立人與張梅英前後生育四個孩子,他以“中國安定,天下太平”為兒女命名。兒女多了,開銷也變大。孫為官清廉,並無積蓄,幽禁之後又不給薪水,生活十分拮據。早在他擔任陸軍總司令時,家裏就十分清貧,菜金要限製,若來人添菜,隻有鹹蛋、炒蛋或皮蛋,家人背後稱為“三蛋轟炸”。張梅英回憶說:“後來四個孩子長大了,進學校讀書,每天要帶便當,沒錢買米,四個孩子隻能分三個雞蛋吃。”   孫立人也嚐試在家養雞、養鳥,養豬,開辟果園,後來改種玫瑰,他虛心向花農請教,悉心栽培,廣受歡迎,被稱為“將軍玫瑰”。家中有時缺少菜錢,他便到後院剪些玫瑰花,由張梅英騎自行車送到菜市場,交換一些青菜豆腐。粗茶淡飯,一家倒也其樂融融。   然而圍牆之外,卻是戒備森嚴。孫立人的小孩直到讀小學之後,才有機會跟外界小朋友接觸。即便如此,由於家庭的特殊身份,老師和同學都會以異樣的眼神看他們。為了不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影響,孫立人很少在孩子麵前講述他的往事。   長子孫安平回憶說:“但小孩子們是有感覺的,或多或少對父親的冤枉知道一點,心中總為父親的遭遇叫屈。有時候看到父親想到舊日的部屬受到不好的對待,或想到過去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總是漲紅了臉,不說話,我們就覺察到他很難過。”   孫立人老年得子,對他們雖疼愛有加,但管教卻絲毫不放鬆。他每天為孩子補習功課,無論國語、英語還是數學,他都能講解,有時比老師講的還清楚。在他的悉心調教下,長女孫中平和幺女孫太平考取清華大學,長子孫安平考取中原理工學院,次子孫天平考取輔仁大學。四個孩子上大學,每年開學交學費,是家裏的一大難事。孫立人的堂妹孫敬婉回憶說:“二哥脾氣很強,非到山窮水盡,絕不會讓人幫忙。有一天,他的大兒子要進大學學費沒著落,二哥迫不得已,才打電話給我,要我幫忙,我知道他一定是沒辦法了,才會開口的。”1974年,長女孫中平由清華畢業,父女希望能一起參加畢業典禮。但上麵覺得敏感,未能前往,成為遺憾。1959年孫的親哥哥孫同人去世時,孫立人也同樣受阻未能前往,隻好看著哥哥送的硯台痛哭。   到了1979年,長子安平和幺女太平同時從清華畢業,孫立人再度申請參加畢業典禮,終獲許可,但同時上麵與他約法三章:不許上台說話,不準帶花,不準與任何人交談。孫立人如此參加過典禮後,在筆記本上寫道:有理無處講,有冤無處申。 文 |南十方 本文摘自《文史參考》2010年第24期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共往哪走都是死路
  • 中國春運~讓人惶惑的遷徒
  • 北京成廢城 最後確定中共 2016 年遷都信陽
  • 北京是建國後規劃最壞的城市
  • 網傳人大副委員長強奸保姆招殺身之禍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