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關於東亞的合作安全
亞太國家的防務官員和專家學者齊聚獅城。如何建設一個安全的東亞?利用這一會機會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恰逢其時。
中國通過與東盟(亞細安)對話合作,培育了一種全新的安全觀念。
這一新安全觀的核心是平等與合作,所以可以稱之為合作安全。
合作安全的源泉是持續的經濟發展與繁榮。戰後亞洲60多年的曆史表明,武力或者集團政治都不可能保障長久的和平。例如東亞安全形勢的全麵改觀,始於冷戰結束特別是柬埔寨戰爭的結束,自那時起,幾乎所有東亞國家都將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實現了經濟社會進步和國家地區穩定的良性循環。
合作的安全很難產生於動蕩與紛爭的環境。回首東亞20世紀大部分日子裏兵荒馬亂的痛苦,看看今天西亞北非地區此起彼伏的戰火與人民流離失所,東亞人有理由為自已的成就驕傲,並百倍珍惜。
合作安全是全麵的安全、全體的安全,一個區域的安全感往往取決於安全鏈條中最脆弱的那個環節。以朝鮮半島為例,那裏仍有冷戰的堅冰,存在極不對稱的力量對比。在此情勢之下,弱勢的一方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而施壓和遏製隻能增強其被威脅感。
合作的安全需要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在亞洲,維護地區安全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製度框架和曆史經驗。過去20年,亞洲國家依靠自己的努力,解決了眾多爭端,有的即使沒有解決也確保了不失控。亞洲國家應當繼續創造條件,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中美關係對東亞安全有重要影響。中美要多對話多合作,少做令對方為難的事,這樣地區國家也不會感到為難。
合作的安全在中國與東盟的關係中得到印證:安全是共同的、相互的。霸權,不管采取什麽形式,在亞洲都不受歡迎;安全是綜合的,經濟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重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綜合施策。
合作的安全應該使一國的安全在與他國的互利合作中實現和增進。大小國家都要相互尊重,大國不能輕視和欺負小國,小國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釁大國。處理安全問題首先要有大局觀念。要樹立長遠的國家利益觀。
我們必須尊重冷戰後建設亞洲多邊安全機製的曆史與現實,應該維護東盟的主導地位,堅持協商一致原則,照顧各方舒適度,沒有理由強求一統或大國主導。
中國提出並踐行合作安全觀:首先確保做好自己的事,不給別人添麻煩。今天13億中國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能為各國提供數一數二的出口市場,提供資金和經驗,創造成千上萬就業機會。
中國主張與所有國家建立夥伴關係,不樹敵,不結盟、不針對第三方。建設性地調解國際爭端,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簽署南中國海各方行為宣言,做出貢獻,也承擔責任。
中國亞太安全政策的目標由三部分構成,一是中國自身的穩定與繁榮;二是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三是與亞太各國開展對話與合作。這是中方1994年在東盟地區論壇首次會議上明確提出的。
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麵臨的安全挑戰是多元和複雜的,完善和加強自己的國防能力理所當然,而且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穩定。
中國是南中國海航道的主要使用國。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與安全是中國的利益所在,也是中國與南中國海沿岸國的共同責任,不應該將此與現實的主權與海域爭端混為一談。而爭議問題的解決則有賴於相關國家積極尋求對話,不斷增進信任,同時不應影響合作關係的深入發展。
黃岩島屬於中國,向無爭議,就是在菲律賓最新出版的國家地圖上,黃岩島也標注在菲領土範圍之外.在21世紀的今天,對別國的領土重新命名、製造新的領土爭議,甚至要求提交國際仲裁毫無道理。如果縱容這種作法,隻會帶來混亂。中方期待與菲方協商解決,並正在為此做出努力。
中國視東盟國家為戰略夥伴,我們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命運相關,共同致力於亞洲的整體複興。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合作方式增進彼此安全、推進全麵合作,在合作的基礎上實現持久和平與繁榮,這是中國、東盟和亞洲國家的共同心願。
作者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