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四年後馬英九政治生涯結束時,台灣人民生活還會有多糟?

【新新聞】第1316
【政治觀察】四年後,台灣還會有多糟?
南方朔  2012-05-24
調整字級:   
台灣已出現了一個「我不會犯錯」、「我的苦心你們不理解」的領導人。六成家庭的收入已接近最低生活標準,這些家庭在馬的第二任四年內,已註定像溜滑梯般的日子愈來愈難過。

 

馬總統的就職演說非常「淡定」 沒有願景祇有空話

經濟學上有許多指數,最近台灣談得最多的是「痛苦指數」,又稱「悲慘指數」( Misery Index)及「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痛苦指數」是一九六○年代,美國詹森總統時的經濟顧問、耶魯大學教授奧肯( Arthur Okun)所設定的一種總體經濟指標,他將通膨率的變動、失業率、長期利率及經濟成長率的變化等四項因素相加,用以衡量一個社會、人民生活好過或不好過。仿效這種「痛苦指數」,又有人設定出許多其他的「痛苦指數」,例如有人將「股價的變動」及「貨幣貶值」這兩項相加,而成了「金融痛苦指數」。今天無論那一種「痛苦指數」,馬政府任內都創下了三十年來新高。如果放眼未來,台灣成長率日益下滑,失業率祇會增加難望減少,台灣將進入少有的「停滯性通脹」,這似乎已表示台灣的「痛苦指數」祇會繼續攀高,老百姓的日子祇會一年比一年難過。

 

至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從來就是個很有爭議性的指數。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乃是根據五百多種物品及勞務消費價格抽樣加權的平均值,意思就是說,人們生活上許多物價上漲的感覺已被稀釋沖淡。最近某大官在記者會上宣稱台灣物價很好啊,物價上漲連二%都沒到,這個大官被媒體及百姓罵到臭頭,原因即在於他以稀釋的概念數字意圖唬弄老百姓的真實物價感受。一般百姓的消費主要就是每日三餐,這是基本物價,台灣早已漲翻了天。大官們仍在以稀釋沖淡的數字談問題,怪不得人們要罵他們「不知人間疾苦」了。

無感的演說 過了一天就忘光光

 

一般而言,低所得者,他們的支出以民生必需消費為主,通常這都是物價上漲時代漲價最多的部分,今天台灣有六成家庭的收入已接近最低生活標準,這種家庭在通膨時代是最大的受害者。這種家庭對物價上漲的感覺絕非CPI的接近二%,而是日常消費的五%。這些家庭在馬的第二任四年內,已註定像溜滑梯般的日子愈來愈難過。

 

在這個台灣經濟惡化、人民日子愈來愈難過,因而到處都嗆馬的時候,馬宣誓就職。如果馬是個能接近人民、知道人民感受與期待的領導人,他的就職演說就該要言不繁地以經濟為主題,去講未來四年台灣經濟的願景和達到此願景的做法。

 

但我看了就職演說後,其實是很失望的。因為這個演說更像是行政院長施政報告的前言,它經濟、內政、文化、國防、外交、兩岸各個問題都碰了一點,都四平八穩的沒有任何新義。就職演說是勾勒國家願景的重要場合,而不是發表落落長一篇麵麵顧到比賽作文。我讀過極多世界著名的就職演說,馬的就職演說祇能用「平庸」、「淡定」、使人無感來形容。因此,這篇長達報紙一整版的平庸演說,似乎已預示了台灣未來四年政治的平庸化。

 

任何人都知道,今天台灣最大的問題乃是經濟的中衰及民生的凋敝。台灣已由昔日四小龍的第一名掉到了最後一名。馬總統如果真有魄力,就應在就職演說裡以提升經濟為核心,做出未來的改革承諾及自我省思。優秀的領導人發表重要的談話從來就不必冗長,祇要心誠意足,敢於承擔責任,不怕承認錯誤,簡短的演說反而更有力量。如果缺乏了真誠,再長的講稿、再好的修辭,聽的人也無感地很快就忘光光。這次的就職演說,過了一天還有印象的人,大概根本沒有幾個。不祇台灣的人對演說無感,甚至大陸方麵也同樣無感。

形容詞很多 感動人的成分很少

 

這次馬的就職演說,大陸方麵原本一廂情願的寄予厚望,大陸的國台辦主任王毅甚至還公開喊話,希望馬能有所開創,但大家聽了後都徹底失望。有大陸記者來問我,我就說馬有關兩岸部分,講得落落長,連一個新一點的字都沒有。大陸記者問我,在馬的第二任兩岸會不會有政治談判,我的答案是「絕對不會」。我分析說,馬的人格特質就是完全沒有一個領導人該有的高度,「他做了的事,就一定對,再怎麼批評他也不會改;他不敢做的事,你再怎麼催促他還是不敢。」就以「八八風災」為例,他決定了不發布緊急命令,任何人要求他發布緊急命令,他不發布就是不發布。

 

最近,他做了一堆錯誤的政策,在台灣惹出一堆民怨,被罵翻了天,但他仍認為自己對,不可能改變;至於兩岸政策,他除了語言遊戲外,政治談判就是拖延,北京再催也是沒用。未來四年,馬唯一的兩岸策略就是混著過日子。我對大陸記者的建議是,國民黨不是本土性政黨,它對台灣的終極問題並沒有發言的正當性,因此北京必須有個基本的認知,那就是要把台灣本土政黨視為終極的對話目標,才不至於浪費精力!

 

馬總統的就職演說毫無新義,他的演說內容什麼都有,但換句話說也等於什麼都沒有。演說中講了一堆形容詞,如什麼「脫胎換骨」、「邁向幸福」,反而更顯得空洞。他的演說裡什麼都有了,但就是少了歉意和動人的成分。難怪有人說這篇演說非常的「淡定」!

 

太自以為是 馬英九永遠不會錯

 

我剛才已指出,馬的人格有一種獨特的自以為是的特質,當他錯了,錯的部分他也相信是對。他做錯了事,他會在大眾指責下講一些儀式性的抱歉話或抱歉動作,但他絕不會針對具體的問題點認錯。以「八八風災」為例,他第一時間拒絕發布緊急命令,沒有全力動員救災,這當然是嚴重的錯誤,但他從未針對這一點認錯,而祇是泛泛的用「鞠躬十五秒」來表示禮貌性的歉意。就好像最近民怨漫天,他在演說時會說「不安」、「歉意」之類的話,但他真正的態度仍認為自己是在改革,是在走上坡的難走路。對一個靠宣傳起家的政治人物,他已相信宣傳萬能,縱使做錯事也沒有必要認錯,宣傳式的溝通即可解決一切的問題。

 

現在民怨漫天,馬政府正在做的就是閃過政策錯誤這個核心點,將一切賴給溝通不良。而他有認錯嗎?當然沒有。

 

台灣已出現了一個「我不會犯錯」、「我做的一切都對」、「我的苦心你們不理解」的領導人。

 

因此未來四年,馬政府自以為是的「改革」,其實是一意孤行的犯錯必難避免。一個人要承認自己能力有限,犯錯難免,這需要高度的良心自覺和極謙卑的人格,而我們的馬總統肯定不是這種人!

 

因此他的連任就職演說,乃是大家都覺得很貧乏的演說,我倒是覺得這篇演說很值得讓台灣政治係的碩士班學生去當做政治人物修辭術的負麵樣本,好好去研究,然後等著與四年後的台灣政經形勢去參照,看看四年後台灣會糟到什麼程度。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