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就職演說全文:武力嚇阻外來威脅

來源: 中國永遠第一 2012-05-20 06:52: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18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中國永遠第一 ] 在 2012-05-20 08:36:2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台灣第13任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5月20日上午9時於總統府大禮堂宣誓就職。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前副總統連戰、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及5院院長均在場觀禮。

馬英九發表就職演說時宣示,政府將以“強化經濟成長動能”、“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厚植文化國力”及“積極培育延攬人 才”做為台灣發展的五大支柱,並揭櫫“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做為確保台灣安全的鐵三角。

馬英九就職演說內容全文如下:

 

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貴賓、各位僑胞、各位鄉親父老、各位電視機前與網路上的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月十四日,我們順利完成中華民國第五次總統直選。這是台灣民主邁向成熟的重要裏程碑。自由與公正的選舉程序,台灣全體選民所展現的高度民主素養,都 獲得國際社會的讚揚;我也要肯定我的競爭對手—蔡主席英文和宋主席楚瑜在選舉結果揭曉時展現的民主風度。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民主喝采!

回顧過去四年,首先我要特別感謝全國民眾的支持。我們共同度過金融海嘯的侵襲,讓台灣經濟成長回到東亞四小龍的前列;我們共同走過八八水災的衝擊,重 建我們的家園;我們導正政治風氣,守護憲法精神,提升司法的公正透明;我們完成中央政府精簡與縣市合並升格兩大改革工程;我們力行節能減碳、推動“居住正 義”、大幅擴大社會安全網;我們締造了六十年來最和平的台海情勢,贏得長期盟友的信賴與國際社會的肯定,讓中華民國國民在127個國家與地區,免簽證入 境。在此,英九也要感謝蕭前副總統萬長、劉前院長兆玄、吳前院長敦義、陳院長衝與所有執政團隊夥伴,以及王院長金平所領導的立法院,在過去四年和人民一起 打拚。英九由衷感謝大家的辛勞與貢獻,並將繼續借重他們的經驗與智慧。

展望未來四年,英九要以“黃金十年”的國家願景,和全體國人共同奮鬥。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和平、公義與幸福的國家。政府將以“強化經濟成長動能”、 “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厚植文化國力”、以及“積極培育延攬人才”作為國家發展的五大支柱,以全麵提升台灣的全球競爭力, 讓台灣在這四年脫胎換骨、邁向幸福。

強化經濟成長動能,是提升台灣競爭力的第一大支柱。動能的核心,在經濟環境自由化和產業結構優質化。

我們看到,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在今年三月生效;中國大陸與日、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將在今年內啟動,我們必須加快自由化的腳步,不能再蹉跎。台灣向世 界開放,世界才會擁抱台灣。麵臨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重組、經濟重心向亞洲移動的時代,我們必須改變保護主義的思維,翻修不合時宜的法製,排除貿易和投資的人 為障礙,為台灣打造一個真正自由開放、與國際社會接軌的經濟環境。

我們正規劃設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台灣邁向“自由貿易島”關鍵的一步。我們要盡快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後續協商, 加速與新加坡、紐西蘭等重要貿易夥伴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並在未來八年內做好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的準備,以掌握融入國際經貿體係的曆史機遇。

我國的產業雖然曾經締造過輝煌的成績,但早已麵臨成長瓶頸。未來我們要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質化,以過去強調效率的生產模式為基礎,積極發展“創新導 向”與 “價值創造”的新產業模式。我們的策略是將服務的特質納入製造業,將科技與國際的元素引入服務業,而且建立傳統產業的特色。唯有這樣,我們的產業才能更加 多元,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也唯有這樣,我們的產業才能真正脫胎換骨,並且在國際經濟體係中建立起無可取代的地位。

提升台灣競爭力的第二大支柱,就是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全球化的開放市場讓就業變成世界性的競爭,我們要追求經濟成長,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經濟成長必須促使各行各業的薪資同步調升,否則經濟成長就沒有意義。我們更要堅持公平正義,縮短貧富差距,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由全民共享。

健全政府財政結構是當前要務,我們正努力落實“量能課稅”與“租稅正義”,建構完整的社會安全體係,維護弱勢群體的基本權益。我們同時也要合理配置基 礎建設、公共服務及教育資源,建立均衡而各有特色的區域發展模式,以縮短城鄉差距,務必要讓每一個人不分性別、地區、血緣或出身,都有追求幸福的公平機 會。

長期的少子女化與高齡化是台灣必須麵對的國安課題,因此,我們需要製訂前瞻性的人口政策,建構周延的全民健保與國民年金製度,並盡速推動長期照護體係,用更完善的幼兒托育及照護措施,提供父母與子女最溫暖的支持力量。

司法是保障人民權益的正義防線。四年來,我們完成“刑事妥速審判法”、“法官法”、“家事事件法”的立法,成立廉政署,最高法院的保密分案製也已走入 曆史。司法必須獨立,但絕對不能孤立,更不能背離人民對司法正義的合理期待。未來四年,英九會竭盡所能,全力推動與社會脈動結合的司法改革,要讓我國百年 前從西方移植而來的司法製度,真正在台灣生根,使法治成為我們生活的方式、人權成為我們內化的價值。

提升台灣競爭力的第三大支柱,就是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全球氣候變遷、資源供需失調,對台灣是挑戰也是機會。未來全球所有的產業都將強調綠色生產,綠色 產業是未來產業競爭的新領域,消費型態也必須符合節能減碳的要求。因此我們將鼓勵民間擴大對綠能產業、綠色建築與綠色生產的研發與投資,讓綠色產業成為帶 動就業與成長的新亮點,讓台灣一步步成為“低碳綠能島”。我們一定要堅持永續發展的理念,為我們下一代留下清朗的天空,幹淨的空氣,豐沛的水資源,以及生 意盎然的山林、溪流、濕地與海洋。

在政策上,我們要讓能源價格合理化,創造節能減碳與促進投資綠能產業的動力。我們要讓油電等公用事業回歸市場機製,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更要進一步回應民意對改革國營事業、提升經營效率的高度期待,創造消費者與生產者雙贏的局麵。

厚植文化國力,是提升台灣競爭力的第四大支柱。台灣有三個文化特質:一是公民素養植根最深厚;二是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三是傳統與現代的銜接轉化最細 致。民主製度造就了我們的公民社會,公民社會中開放的風氣、自由的精神,成為創作家的土壤。在開放和自由的土壤上,我們既保存了歌仔戲、布袋戲等傳統文 化,又發展出雲門舞集、朱宗慶打擊樂團等當代文化品牌。我們一方麵追求高科技與國際化,一方麵又主張草根民眾的文化公民權。

開放的社會才會有奔放的創意,自由的環境才容許大膽的想像;台灣的創意注入電影、流行音樂、圖書出版等等,成為文化產業,也都在華文世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產業必須要有整合工具,把文化價值與內容,透過創意加值與智慧財產機製,轉換成行銷全球的經濟產值,而讓經濟產值又回頭來灌溉我們的創作者。

文化不隻是藝文、創意與產業,文化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近大陸知名作家韓寒發表訪台親身經曆:計程車司機拾物不昧、眼鏡行老板熱心助人,都讓 他震撼與感動。不久前,有位花蓮運將曾世誠,把日本乘客遺失在車內的皮夾,用飛車、駁船追上已離港的郵輪,最後以吊籃送到失主手中。英九認為,這些令人動 容的善舉,都是因為中華文化中“善良”與“誠信”的核心價值,已經融入台灣的日常生活。

我們要把文化看做國力,文化的建設,就是國力的建設;文化的投資,就是國力的投資。

積極培育延攬人才,是我們提升台灣競爭力的第五大支柱。因為,台灣缺乏天然資源,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國家發展的關鍵。

我們要讓大學校園成為培育本土人才的搖籃與國家競爭力的泉源。我們更要以開放前瞻的政策,“築巢引鳳”的方式,打造一個宜居、友善、國際化、無歧視以及薪資有競爭力的環境,留住本土優秀人才,並延攬全球的優秀人才。

孩子是我們永遠的關切。讓每一個孩子,不分貧富都有機會成為國家的人才,擁有上進的機會,這才是教育的核心。事實上,不隻李安和蕭青陽在文創領域大放 異彩、張逸軍與陳星合都登上太陽劇團的舞台,古又文和吳季剛也在國際服裝設計界大放光芒;四年來,我們台灣子弟更在歐、美、亞等各種國際發明展與設計展 中,屢屢拿下總冠軍。台灣擁有極佳的人才與創造力,我們要更用心培育下一代,提供優質的十二年國民教育,讓每一個生命都能發光發熱。

國家要發展,就必須改革;要改革,就要承受調整的陣痛。我們絕對不能把燙手山芋與沉重包袱留給下一代。英九深知,一位連任總統最重要的責任與使命,就 是與人民一起打造幸福的未來。在未來的任期中,我們要踏出堅定的步伐,進行即時、深入、廣泛的溝通,以爭取民眾的支持。用五大支柱“打造幸福台灣”,是英 九第二任的目標,台灣要提升競爭力才能生存,人民幸福才有保障。

國家安全是中華民國生存的關鍵,英九認為,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是確保台灣安全的鐵三角,我們必須同等重視、平衡發展。

鐵三角的第一個角,就是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四年來,政府堅持“對等、尊嚴、互惠”的理念,“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恢複兩岸製度化協 商,簽署16項協議,實現兩岸和解。行政部門公開且透明地對國會負責,並加強與在野黨溝通,努力尋求共識,兩岸和解因此建立製度化的保障。

過去四年,我們改善兩岸關係,降低台海緊張,帶來和平與繁榮,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但仍有部分民眾對我們的大陸政策存有疑慮。英九要在此鄭重指出:中 華民國憲法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兩岸政策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 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我們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

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曆經3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台灣安全的憑借。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過去四年,我們依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推動兩岸交流,不論是在經貿、交通、衛生、文化、教育、司法、金融等各方麵,都創下曆史 新高的紀錄。未來四年,兩岸要開拓新的合作領域,繼續鞏固和平、擴大繁榮、深化互信。也期盼兩岸民間團體在民主、人權、法治、公民社會等領域,有更多機會 交流與對話,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曆史與文化,也都同樣尊崇國父孫中山先生。我們不能忘記 國父“天下為公”的理念,以及自由、 民主、均富的建國理想。台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製度。英九衷心期盼中國大陸的政治參與逐步開放,人權與法治日漸完 善,公民社會自主成長,以進一步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鐵三角的第二個角,就是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並增加國際貢獻。過去四年,我們不采取“烽火外交”,而選擇“活路外交”與“正派外交”, 在“目的正當、過程合法、執行有效”的援外原則下,我們與邦交國進行合作計畫,邦交國也在國際組織中不斷為我國仗義執言。我們與美國重建互信,強化溝通管 道,在許多領域緊密合作,已建構三十年來最堅實的“安全與經濟夥伴關係”。我們與日本在設館、航空、文化與投資等領域都展現重要成果,建立四十年來最友好 的“特別夥伴關係”。歐盟及歐洲議會分別多次發表聲明及通過決議,支持我們的大陸政策與強化台歐經貿關係。

拓展國際空間方麵,我國在三年前,正式以大會觀察員的身分,回到離開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九十九年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下的“政府采購協定”。事 實證明,兩岸關係的進展與我們國際空間的擴大,不但不必相互衝突,甚至可以相輔相成。未來四年,我們要擴大參與國際組織,包括氣候變遷、民航安全等聯合國 專門機構的相關活動。我們也希望在國際非政府組織中,兩岸能彼此包容、相互協助,讓這個良性循環的模式發揮更大的正麵效益。

增加國際貢獻方麵,台灣立足世界最寶貴的資產,就是民間組織的充沛活力,以及民胞物與的人道關懷。

九十九年一月海地發生大地震,英九跟趕赴現場的我國特種搜救隊分隊長陳順天通電話,電話那一頭傳來興奮的呼喊聲。因為,15分鍾前他們救出1名生還 者,這是我國國際搜救史上的第一次;去年311日本海嘯,民間和政府合力捐助新台幣66億元,不但是世界第一,也超過其他九十多國的捐助總額;還有一位到 災區為老人默默服務的台南女孩蔡雨樺,她的善行更感動了兩國人民。今年四月,英九到非洲遇見了在當地行醫近二十年的黃其麟醫師,他無怨無悔的付出,讓世人 看見台灣醫生沸騰在白袍下的熱血。這些例子說明,台灣人擁有豐沛的生命熱情與不怕難的韌性,也為台灣贏得真誠的友誼。

鐵三角的第三個角,就是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古有明訓。我們不求戰,但絕不畏戰。四年來,我們在國防工業自主、強化新一代兵力整建以及災害防救等方麵,都有明顯成果。同時,增加訓練能量、大幅提升國軍體能及戰技,而整飭軍紀及反貪防弊,亦有相當成果,這也是我們建軍備戰的具體成效。

在對外軍購方麵,英九上任以來,美國已三度同意軍售台灣,總計183億美元,不論是質與量都超越以往。這讓我們未來擁有適當的防衛力量,使政府與人民更有信心與意願,繼續穩健發展兩岸關係。

未來四年,我們仍將向外采購無法自製的防衛性武器,也將完善募兵製及相關配套,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戰略下,以“創新、不對稱”思維,建立量少 但質精的堅強國防武力。同時強化我國與周邊各國關係,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建立製度化的戰略對話合作管道,以捍衛中華民國主權與保障台灣安全,並對區域 和平做出貢獻。

各位鄉親,回想過去四年,英九內心有深深的感激。我們一起走過金融海嘯的風暴,我們一起迎接建國百年的歡欣,我們曾為天災巨變的創傷流淚,也曾為台灣子弟在各方麵的成就,歡喜難眠。

我們就是一家人,台灣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深信,不管朝野之間有什麽歧見,我們都是一家人。即使過去幾年朝野和解存在不少困難,但英九相信,民主 是我們的共同價值,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一定可以尋求共識,合力解決問題。四年來,英九持續邀請各種公民團體來對談。英九也誠摯的希望,盡速與在野黨領袖展 開對話,我們要讓民眾看到,朝野不是隻有相互競爭,也能彼此合作。為了全民福祉,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民主建立良好的典範。

今年是中華民國第一百零一年,我們正站在曆史的分水嶺上。

過去一百年,先人的奮鬥曆程清晰在目;未來一百年,國家的挑戰與機會輪廓鮮明。英九有幸身為中華民國跨入新的一百年第一位宣誓就職的總統,感到責任無比重大。

在此莊嚴而神聖的典禮上,英九與執政團隊再度接受全民的付托,猶如千鈞重擔在肩頭,唯有以如臨深淵的心境,如履薄冰的態度,全力履行憲法所賦予的職責,才能符合國人的信賴與付托。

站在新的一百年起跑點上,英九希望,今天我們奠下的基礎,將成為孩子走向未來的磐石;今天我們種下的幼苗,將不斷長成下一代共享的果實。讓我們一起堅持理想、攜手改革、打造幸福台灣。

所有跟帖: 

小馬哥麵對美日的製約,也隻能讓步。中國比美日對台灣的控製力差太多了。 -中國永遠第一- 給 中國永遠第一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12 postreply 06:53: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