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在最後日子的醫療護理真實情況--轉貼

劉少奇在最後日子的醫療護理真實情況

王凡 東平

劉少奇在中南海的最後日子,醫務人員對他的治療和護理是積極認真的。

自從進到中南海後,作為門診部主任的卞誌強大夫,就一直告誡門診部的其他醫務人員:“組織上讓我們到中南海來,就是搞醫療保健工作,沒有別的任務。我們的具體服務對象,可能是‘紅’的領導;也可能把你派到‘黑’的領導那裏,但不管是‘紅’的還是‘黑’的,我們到那裏,就隻管做好我們的業務工作。” 然而劉少奇的情況與其他“黑”了的領導人,還是有些區別的。劉少奇已經在中南海裏遭受到麵對麵的批鬥,《人民日報》也已經陸續發表了一些一看就知道是針對是少奇的批判文章,隻不過沒有點名而已,劉少奇基本上已經被劃到毛主席的對立麵去了,就差一個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公開確認了。

馬曉先記得,她參與對劉少奇的護理工作初期,劉少奇的身體狀態已經非常不好了。在10月14日的《劉少奇病情報告》上,已經有了大致如下的文字:心髒有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有硬化及腦軟化,加上糖尿病,病情有可能突然惡化,今後如再發生嚴重反複,即可能無法救治。這就是說,他已經瀕臨危險的邊緣。 當時常出現反複的是劉少奇的支氣管肺炎,一旦發作就處於高燒狀態。每逢出現這種情況,馬曉先他們就分外的忙碌和緊張。因為倘若控製不住,劉少奇的病情將更加惡化。

在馬曉先的記憶裏,還有過從北京醫院等醫院請專家到福祿居裏會診搶救的印象。

馬曉先說在給劉少奇進行救治的過程中,醫務人員還是竭盡全力的,對劉少奇的治療和護理是積極認真和負責的。

當時為劉少奇成立了最好的搶救組,還從空軍總院、陸軍總院請來了呼吸科的專家會診。

馬曉先參與了護理工作,包括給劉少奇打針和喂藥等。她清晰地記得當時醫生給劉少奇開的藥,都是最好的。針劑和服用的藥,都是進口的,抗生素藥片一片十好幾塊錢,相當於那時一個中等收入水平的人一個月的生活費,所用的針劑也是十分昂貴的。

這些藥用下去以後,能夠比較快地把支氣管肺炎和高燒控製下來。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中央警衛團的李留壯醫生就被調走了,卞誌強和馬曉先感到僅由兩個人照顧劉少奇人手有些不夠,有關方麵就又從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調來了黃宛大夫。黃宛大夫是國內著名的心內科專家,他在醫術上是很有經驗的,而且曾經多次參加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會診。

馬曉先說,在與黃宛大夫的接觸中,能感覺他壓力很大。馬曉先說:“我們當時特別能理解他們那種在巨大精神壓力下工作的心理,其實我們當初何嚐不是如此。即使是在‘紅’的身邊,也不是那麽舒暢。像後來的護士小周在江青身邊,江青老找麻煩,使她受到迫害,我們看在眼裏能不緊張嗎?而且在十年的過程中,又有多少個由‘紅’變‘黑’,又由‘黑’變‘紅’?”

劉少奇病情尚未穩定,北京赴河南的醫護人員都奉命返回 黃宛大夫來的時候,帶了兩個護士,他們來實際上就是接替卞誌強、馬曉先,負責此後劉少奇的醫療保健工作的。經過一段交接,馬曉先他們就離開了。那兩位護士,後來一直護理到把劉少奇送到河南開封。

馬曉先回憶說:在和黃宛大夫他們交接時,劉少奇的病情有所好轉,麵色好看了,甚至有些頭發也漸漸變黑了。當時,他們擔負劉少奇的醫療工作期間,每天是如何進行醫療護理的,都作了詳細記錄。當治療顯示了一定的效果,病情有所好轉了,他們就馬上給劉少奇拍了照片,這實際上也是出於謹慎的考慮,留下一個直觀的證明。

馬曉先推測說,他們當年記錄下來的這份文字東西,應該保存下來了。“這份文字記載可以說明我們當時在劉少奇身邊,是遵循了醫務工作者的道德準則,遵循了人道主義精神,對患者進行積極認真負責的治療的。”

馬曉先雖然不知道劉少奇離開北京去開封時的病情,以及在路途中發生了怎樣的情況,但她相信北京的這些大夫和護士,都是會全力以赴地對劉少奇進行診治和護理的。

根據有關資料的記載,處於重病中的劉少奇,由於從北京到開封的“途中顛簸受涼,到達開封後病情進一步加重。10月24日、31日,劉少奇的支氣管肺炎等症狀兩次發作,經隨同前來的醫護人員救治後脫險……”

但就在“劉少奇病情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從北京來的人包括醫生、護士在11月6日全部奉命返回。劉少奇的監護、醫療工作移交給當地駐軍負責。”11月10日,當劉少奇的病再次發作時,進行搶救的隻剩下當地的醫務人員,他們也采取了相應的救治措施,但劉少奇的心髒還是於11月12日早晨6時45分停止了跳動。 (《環球視野》摘自《我在不尋常年代的特別經曆》,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