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發表轟動性文章,專家竟建議用台灣與中國換國債

《紐約時報》發表轟動性文章,專家竟建議用台灣與中國換國債

11月10日,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保羅·凱恩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放棄台灣,救美國經濟”的文章,建議奧巴馬當局放棄對台軍售與軍援,並以此作為交換,說服中國取消美國1.14萬億美元的國債。

引人注目的是,就在這一“轟動性”文章發表當天,國務卿希拉裏在夏威夷東西中心發表的演說中卻明確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合作夥伴,美國將繼續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及美對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

“棄台論”在美國已盛行多時,而華府高官明確把台灣定位為“重要安全夥伴”卻尚屬首次。學界與官方在台灣問題上“冰火兩重天”般的表述,很快引發熱議。

有觀察家認為,“棄台論”表明台灣在美國安全戰略框架中的地位出現動搖;不過有更多的專家指出,凱恩的建議不切實際且毫無意義,華府對台灣的“安全夥伴”定位與長期以來的對台政策一致,不應該被解讀為對台政策轉變。

“棄台論”遭到抨擊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類似保羅·凱恩這種“棄台”觀點,在美國各界、尤其是學界並不鮮見。2009年,美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曾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說,美對台軍售已無必要。

去年,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史文也發表文章,主張美國放棄對台“六項口頭保證”,以避免美國現行台海政策可能引發的災難。

雖然美政府官員曾多次公開駁斥這樣的論點“天真又危險”,但美國頗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現在在特稿專欄的顯要位置,發表凱恩這樣的文章,還是引起不少美國學者的關注。

美《外交政策》雜誌網站著名博主喬舒亞·基廷11日發表博客文章稱,凱恩提出的這種極具想象力的危機解決之道,實際上毫無意義。

基廷認為,中國不可能拿注銷1.14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來換取美國停止對台軍售,雖然台灣問題是中國國家戰略中的重中之重,但在目前情況下,北京可能更看重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和相對經濟地位,因此隻有傻子才會這樣“討價還價”。

其次,美國目前負債高達15萬億美元,即便降到14萬億依然無法“拯救美國經濟”。

第三,已經有不少人認為奧巴馬正在出賣盟友,如果現在放棄台灣,那他可就成了真正的叛徒。

最後,中國根據自身利益宿求發展與伊朗、朝鮮、敘利亞或巴基斯坦的關係,不可能因為美國“棄台”而讓中國改變對上述國家的立場,“棄台”等於美國要放棄與中國較量的籌碼。

搞笑的是,為說明凱恩的“棄台”建議愚蠢,基廷不惜拿這位曾經的安全問題專家“開涮”:

加拿大現在手裏有9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按照凱恩的邏輯,美國可以把北達科他州,甚至南、北達科他州拱手讓給加拿大,來換取加國取銷美國債務。

國正重新“定義”台灣?

凱恩的“棄台”主張,顯然與美國眼下的正在推行外交與安全戰略格格不入。

11月10日,也就是凱恩的文章見報當天,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在夏威夷東西中心以“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為題發表政策性演說,講話她特別講到了美國的對台政策:

“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美國和台灣有著牢固的關係,台灣是一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

與以往的講話相比,希拉裏這次的用詞,似乎別有用意。就在10月份,希拉裏在美《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的“重返亞太”專文,隻字未提台灣,現在不僅著重談到台灣,而且將其提升到“重要安全夥伴”的等級。

有媒體注意到,對台灣的這一明確定位,美國曆屆政府不曾有過。有觀察家認為,希拉裏這次有意強化台灣角色,可能與《紐約時報》的文章及學界此前不斷傳出的“棄台”言論有關。

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麵對中國崛起,美國在構築新安全戰略上已經對台灣有了新的定位。

不過,美政府高級智囊機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葛萊儀女士表示,希拉裏這一表態是對其在《外交政策》撰文中把台灣忽略的一個彌補性糾正,不是華府對台政策的轉變。

對此,布魯金斯學會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卜瑞哲也持相同觀點。他表示,雖然美高級官員首次用明確的定位來表述台美關係,但這與美國的長期政策是一致的,並非新東西。

事實上,作為長期以來製衡中國大陸的一個有力工具,台灣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一個關鍵環節,其作用隻會增強,不會削弱,更不會“棄台”。

首先,台灣是阻撓中國大陸衝出“第一太平洋島鏈”的重要堡壘,台灣對美國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其次,台灣對美國還有著重大的經濟利益。美國插手台灣問題就是要把台灣作為一個據點,在東亞地區獲得經濟的好處。

至少產生了新的思路

雖然保羅·凱恩的主張沒有可行之道。但政治觀察家們普遍認為,即便凱恩的主張不可行,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國內、學界和智囊人物對解決台灣問題,已經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新思路。

美國插手台灣問題,既不是要幫助台灣謀利益,也不是要無條件為它提供保護,而是出於自身地緣戰略的需要,謀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最大利益。

 

美國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製定對台政策,隻是將台灣當成一個實現自己利益的“馬前卒”,從根本上來說它不可能對海峽兩岸任何一方的利益給予充分的考慮。

 

當前,美國對海峽兩岸的關係政策十分明確,就是要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戰不和”狀態,一方麵用台灣來牽製大陸,另一方麵又利用大陸來製約台灣,在兩岸之間奉行“雙軌”政策,試圖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

 

台灣憂心美國“棄台論”

 

保羅·凱恩的主張同樣引起台灣學者的關注。11月13日,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在《聯合報》發表文章稱,雖然美國政府官員多次公開駁斥“棄台論”觀點,稱其‘天真又危險’,但無風不起浪,“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趙春山認為,美國對兩岸政策的主流意見,應該是國務卿希拉裏在夏威夷發表演講時所言。

 

在他看來,希拉裏對美台關係及兩岸關係的表述,雖然隻是重申美國兩岸政策的一貫立場,但符合當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他認為,美國為推進其新的亞太安全戰略,除了穩固與該地區傳統盟友的關係、尋找新的夥伴關係,同時將致力與大陸發展正麵、合作的關係,擴展雙方的共同利益,並把現有的戰略及經濟對話,擴大到其它方麵的敏感議題。

 

從這個角度看,馬政府上台後采取“和陸、親美、友日”的政策,不但符合台灣的戰略利益,也與美國的戰略構想不謀而合。

 

在趙看來,大陸對台政策的任何改變,都會影響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布局。美國希望台灣成為地區和平穩定的“資產”而非“負債”,不願為“台灣問題”而與對岸交惡,影響它和中共之間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由此觀之,“棄台論”雖有站不住腳的地方,但其中點出“如果獨派決定宣布獨立,或北京鷹派對兩岸統一等得不耐煩而武力攻台”的危險狀況,也值得台灣嚴肅麵對。

所有跟帖: 

我用你的東西換你的另一個東西,挺鬼道 -魚翔淺底- 給 魚翔淺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5:09:38

要換就換夏威夷! -唐宋在線- 給 唐宋在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6:08:59

要不就換華盛頓?洛杉磯也行! -唐宋在線- 給 唐宋在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10:56: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