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其實做了不少好事,受限於各項因素的製約,無法大開大合。
中評社台北5月1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三年多來,馬政府失去了許多機會,該推動的政策,由於一群人的反對,而使馬政府前後舉棋不定,或懸而未決,或時間遲滯,或錯過最佳時機。像是因多年未調動的軍公教調薪方案、開放陸客本島自由行、大陸學曆承認等配套及許多人事上該換而未換,或是所用非最適當位置等問題。
這些措施,馬政府都應該趁選舉前最後表現的機會,把握時機,將訴求的對象針對於藍營及中間選民的認同及支持,不要再被綠營反對杯葛所裹脅,忍辱、忍罵、忍氣、忍不時批評指控,都並沒有得到綠營選民的反思及善意回應。民進黨反而變本加厲,食髓滋味,步步進逼,整天批鬥馬政府,馬政府的真心卻換得如此絕情的結果,在努力過後,馬政府就應該活出自己,做該做的事,隻要方向正確,在法律及正義的原則指導下,該做的就應該即刻去做。
例如陸客來台自由行,原本規劃在金馬試行,但金馬試行的效果,卻無法使台灣本島民眾帶來切身的利益及好處,更無法彰顯出自由行後所顯出的各項問題,因此陸客來台自由行,當然應該審慎規劃,有效評估,但也必須把握時間因素,在台試行一定期限後,可以再來檢討政策的成敗及績效評估。日前“行政院長”吳敦義院長便表示,陸客來台配額今年起已由每天3000人提高到4000人,陸客來台自由行可望克服困難,兩岸已分別展現極大誠意,陸客自由行最晚不會超過七月一日,也有可能提早在六月實行。
針對兩岸在陸客來台自由行部分,兩岸已達成部分共識,包括初期以上海、北京居民為試行的試點城市,每日500人上限,但500人上限不會明文規定在協議文本中,而是以“漸進開放”字眼取代。未來再視開放情況逐步擴大開放試點城市和人數。除了北京、上海二個試點城市外,還可能增加其他的一線城市,仍待兩岸後續確認。至於簽證效期三個月,入境最長停留15天,審查采雙審查製度,先取得大陸赴台證,再向台灣申請入台證,來台自由行的個人條件,須有新台幣20萬以上的存款或財產證明,擁有銀行金卡和工作證明等。足見馬政府要開始迅速回應民間業者的心聲,否則如果再拖下去,恐怕對馬政府十分不利,更會影響選舉結果。
又例如日前“財政部長”李述德認為,2011年稅收由於比去年增加,因此他建議軍公教加薪應該是正麵的。而“行政院”吳敦義院長亦表示,一旦稅收穩定,將不排除幫公務員加薪;另外吳敦義院長也希望一千家民間機構幫員工加薪,之後才有條件幫公務人員加薪,讓人民感到有感複蘇,因應物價上漲情況,根據公平原則,使民眾得到相對應的等價回應。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無論任何政策的推動都不可能沒有批評聲,沒有任何的質疑與阻力,因此馬政府在充分傾聽不同意見的聲音後,仍然應該站穩腳步,堅定正確的政策方向,勇於去做,承擔責任,畢竟民主政治就是責任政治,盡管反對者有再大的不同意見,也不要陷於父子騎驢的困境,否則最後兩麵都不討好,不僅讓支持者寒心,反對者也不見得滿意,大家所期待的是看到馬政府的魄力與決心,大膽喊出正確的政策,而不要成為民粹主義俘虜下的人質。
雖然近來馬政府的民調,始終無明顯的起色,執政種種的優先次序及緩急輕重仍有檢討的空間,但筆者仍堅信馬政府的方向是正確的,隻是欠缺自信與肯定.
馬政府其實做了不少好事,受限於各項因素的製約,無法大開大合,但隻要堅信對台灣民眾有利,縱使毀謗每日發生,但終有一日,民眾會給予公正的評價。馬政府加油,相信在台灣,總有多數理性的選民會支持及決定,民進黨的完全否定論及全麵批評論是台灣政黨政治下的一個不健全的心態與產物,我們必須理解,不用過度在意。
倘若批評有理當然要虛心接受,但如果一天到晚從鬥爭的角度,無論階級、地域等因素,相信最終人民會有公正的裁判;也請綠營謹記今日批評馬政府的標準,無論在大法官人事案、國光石化、陸客自由行及軍公教及相關民眾的調薪問題,倘若今日民進黨執政,會不會有如此的困境呢?該如何妥善處理兩岸問題?從現實出發,找出最符合台灣人民需要的對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