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2大選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作者:李家泉

    筆者最近閱讀了2010年12月香港出版的《台商》雜誌《捍衛馬英九》一文,該文為馬英九兩年半來在兩岸經貿關係上列出十大功績。其中特別提到,2008年6月30日開放台灣地區人民幣兌換,恢複新華社及人民日報在台駐點,開放大陸五家地方媒體赴台駐點;2008年12月兩岸正式進入大三通時代;2009年11月兩岸以互遞簽署銀行、保險以及證券三項監理諒解備忘錄(MOU);2010年6月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所有這些,不僅結束了兩岸關係60多年來的對立和對抗,而且開創了長期合作的新時代。尤其是2010年9月12日ECFA正式生效,標誌著兩岸經貿合作進入製度化軌道,兩岸關係進入互信協商、互惠繁榮的新時代。

    無論是已經過去的“五都”選舉,還是2012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看來大陸台商最關心的是“要極力支持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利的候選人”,認為“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逐漸形成的和諧、順暢的經貿關係”,對大陸台商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們擔心,民進黨一直推行“台獨”路線,一旦重新上台,會否使“自己多年奮鬥成果重被無良政客盤剝”。他們更不願看到,兩岸關係因主張“台獨”的人執政而發生逆轉甚至劍拔弩張。

    筆者對《台商》雜誌所列各項頗有同感。前總統克林頓不久前在台灣訪問時說,台灣目前的兩岸政策發展得很好,如能長此繼續下去,有可能成為“全球各地解決爭端的典範”。

    這一切成果與馬英九的努力分不開。問題是台灣島內有些人,特別是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總是視而不見,還極盡汙蔑攻擊之能事。有些親綠媒體的輿論推波助瀾,使得主張“台獨”的民進黨聲勢大振,大有鹹魚翻身之勢。

    中國有一句成語:人無十全,金無赤足。老實說,馬英九遠不是完人,其缺點和問題並不少。筆者對他印象最深的是,前怕狼,後怕虎,謹小慎微,該做不敢做,特別是患有某些老國民黨人共有的痼疾,不能團結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不能說他完全沒有改進,畢竟是老牛慢步,進步有限。他對綠營人馬,據說曾下了不少功夫,但究竟爭取到了多少人?而對藍營內部,得罪的人卻不少,連親民黨的宋楚瑜都團結不了。馬在2012年能否實現連任,關鍵還是藍營內部的人願不願意給他投票。

    至於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盡管其內部也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但對於外部,即以國民黨為代表的敵對藍營,從來都是一致對外,絕不允許“跑票”。大高雄市的選舉中,楊秋興脫黨參選,民進黨全黨一致封殺,決不允許有一個人投票給楊秋興,而楊秋興所得的票,大部分來自藍營。人們懷疑:民進黨內這樣的投票能表達黨員的自由意誌嗎?

    台灣知名媒體評論員張友驊先生在同期《台商》雜誌發表一篇文章,認為馬英九在“五都”選舉後的政治危機,主要來自藍營內部。筆者則不完全以為然,認為綠營反對勢力仍是不可小視,其顛倒是非、指鹿為馬等行徑對馬的殺傷力仍然會很大。

    最後,筆者想提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國民黨調整好內部關係,對於馬英九這樣一個有缺點的人,仍然應該是“補台”而不是“拆台”。如果因為內部關係搞不好,而在民進黨沒有改變“台獨”路線的情勢下,繼續給他們以可趁之機,給他們在島內造成執政之氣候,這將無以對民眾和曆史作出交代。二是希望民進黨能調整“台獨”綱領和路線,無論是原來的舊“四大天王”——呂秀蓮、蘇貞昌、謝長廷、遊錫堃,還是新崛起的新“四大天王”——蔡英文、蘇嘉全、陳菊、賴清德,盡管在做法上有“激進”與“緩進”之分,但其“台獨”本質並無不同。

    筆者既反對國民黨內部無原則搞“內訌”,也反對民進黨內部不顧民族整體利益搞“台獨”。若兩黨都能以民眾利益為重,回歸良性競爭,則島內和諧、兩岸和解、台海和平必將有厚望焉。屆時,無論島內還是兩岸關係,也必將走向光明的康莊大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