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障礙在於兩岸在【同理心】下的功夫不紮實。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讓臺灣人在已建設的民主自由康莊大道上走上回頭路?
更不要隨興所至的濫用《中華民族》一詞。

下文取自於: 中國當前最需要的就是「同理心」
(管仁健/著)

曾誌朗是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台灣2000年總統大選後,阿扁因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推薦,三顧茅廬邀他出任教育部長。沒想到卻因反對民進黨要的通用拚音,卻主張使用大陸的漢語拚音而下台。

洪蘭教授是曾誌朗的夫人,也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曾誌朗全家自美返台時,小孩才14歲,原本就讀於一搬國中,但孩子卻適應不了台灣的教育方式,洪教授考慮了很久,還是決定將孩子轉入台北的美國學校。

剛進美國學校時,上課第一天,老師發了十四本英文書給她孩子,說是這學期要唸的,裡麵有哈波李(Harper Lee)的《梅崗城的故事》、賽珍珠(Pearl Buck)的《大地》、史坦貝克 (John Steibeck)的《人鼠之間》等。

這些書內容都很深,台灣的大學生都不一定會讀,何況九年級(相當於國二)的孩子。洪教授於是去問老師,為什麼選這些書,老師說:

「十四歲的小孩,肌力已經足以傷人,如果心智上不夠成熟、缺乏『同理心』,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他青春期剛開始時,讓他的思想跟上,藉著這些不同人種受到不同待遇的書,教會他們『同理心』是什麼。」

《梅崗城的故事》和《奴隸船》,都是描述美國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小孩看完了這個故事,一直問她:「黑人並沒有比較笨,為什麼會因為他的顏色就遭到歧視?」他們以前在學校裡叫黑人「Negro」,但看完這些書後,就不再那麼叫了。

《人鼠之間》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主角是個智障的孩子。當時台灣發生了喜憨兒烘焙屋被人潑餿水的事件,(鄰居不願智障孩子的烘焙屋遷入社區)這些同學們看了書後,主動放學後去幫忙喜憨兒清洗。

同理心是個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瞭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在溝通中,同理心尤其重要。

有個英國諺語說:「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裏。」工作中因為某件事發生了衝突,也有人會說「你坐那個位置看看,也許你也要這樣做」,說的也是同理心的概念。

在研讀中國歷史中,我感受到最大的不解,就是中國人缺乏同理心。明明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有核子彈的大國了,卻還一直學祥林嫂那樣,死抱著「受害者」的身分不放,缺乏一個大國該有的健康心態。今天全世界(尤其是亞洲)大家憂心會「失控」的國家,除了第一名的北朝鮮外,第二名會是誰呢?

我已不年輕了,不是天安門前的學生,不會相信美國政府會為「民主、自由」出兵,美國的任何一場海外戰爭也都與這些無關。美國二次大戰後的戰爭分成三種:

(1)格瑞那達、伊拉克、巴拿馬這三仗是大有爭議。這從英文網站裡能看到,最反對這種戰爭也是美國人自己。執政者特別愛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這種做法與專製或民主政體無關。

(2)麵對索馬利亞、南斯拉夫那種毀滅性的種族屠殺式內戰,美國的參戰絕對為了平息屠殺多於戰略利益,否則不會拖如此之久才出兵。這兩場戰爭在聯合國裡,都得到大部分國家的支援。

(3)韓越戰的背景太複雜,但確實都是北方共黨政權不依和約簽訂的分界,硬要南下侵略引起的,美國都是被迫逐次增兵參戰的。相反的中國在事前都已派便衣隊直接參戰。千萬別說便衣隊是「自願」,否則日本從滿州、華北、淞滬,哪一次不是便衣隊惹出來的。

中國是個大國,若為了擔任世界警察,阻止內戰或種族屠殺,我歡迎中國出兵任何地方。

但我要問,中國對韓戰、越戰、珍寶島、中印與懲越這五場戰爭的參戰原因是什麼?過程是怎樣?戰果是什麼?現在有哪些檢討。其中有牽扯到美國的韓戰部份,美國方麵的資料大多公開、立場也多元分歧,但絕少吹捧或辱罵之作。

我希望看到1995年出版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的越戰回憶錄《回顧:越南的悲劇及教訓》(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那種佳作。如果中國(包括台灣)有權力的人,對歷史、對戰爭、對自己的決策也能有這樣深刻檢討,之後再來主張國族主義,才是合宜的時機。

相對於歐美,即使與日本相比,中國(尤其是漢族,還是要包括台灣)確實是一個缺乏反省的民族,中國近年來研究歷史的環境有很大進步,這我相信。但離標準還是太遠太遠了。大家也應該用同理心,為其他曾受中國侵略壓迫的國家多想想。

有些網友永遠不忘「日本侵華」,但我請問,元朝是不是中國,元朝打日本是不是侵略。中國派出不穿製服的軍人,在美軍還未進入韓國、越南前,就先介入韓、越戰,讓韓、越兩國人民受盡痛苦,內戰更慘烈。請問這與日軍當年在華先派「便衣隊」製造紛爭有何不同?這算不算「侵略」?韓國、越南可不可以用「反華」、「抗中」作國族主義的訴求來富國強兵?

有些網友永遠不忘「強國幹涉內政」,但我請問,清朝是不是中國,清朝的甲午戰爭不是因為幹涉朝鮮內政與日本起衝突的嗎?未修剪的韓劇「明成皇後」裡麵,與我們所認知的歷史有什麽不同?至於對馬來西亞、印尼輸出毛派遊擊隊,這算不算「強國幹涉內政」?

我在教會裡,與許多鄰國的弟兄姊妹生活過,知道韓國人、越南人的歷史課本裡怎樣描寫中國「侵略」(可以上溯到兩千年前),知道馬來西亞、印尼人怎樣描寫中國「輸出革命」,這些也造成當地華裔人的自相殘殺,與被土著「排華」時屠殺迫害。

武力侵略應受譴責,但武力侵略背後的「國族主義」難道就該置身事外嗎?日本軍閥、納粹、法西斯這些不都是「國族主義」嗎?我們中國自己有沒有侵略鄰國或幹涉鄰國內政?我們的民族性中有哪些陰暗麵?這些不都是歷史該探討的課題嗎?

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國族主義」?不隻是對日本,更應先從自己做起。

美國像樣一點的歷史學者,大多是以檢討美國自己的政策而聞名,少有以罵其他國家來出名的。中國的環境要出這樣的學者,要出這樣的著作,不容易啊!

我盼望大家先放下「國族主義」的包袱,用同理心去看其他人的歷史,才有可能看到歷史的真相。

大家多愛人、少愛國,這國家20年後會不一樣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