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江大河1949時,也有同樣的感受。
龍應台似乎太受其立場的限製,無法作出公正,全麵的分析。
可以把她的意見視為一類人,一些人的感受和訴求。但如果以她的想法來應用於社會,就會顯得自相矛盾。因為不同的人群和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訴求。所有的都可以表述得很感性,但是卻不是所有的都會得到滿足。
把自己或己方的感受與訴求極大化,神聖化正是無數社會問題的根源。如果一個問題無法看到其他族群的不同感受,這個問題無論內容是什麽都會空洞。
因為生活在日本,對敗者的哭訴相當有抵抗力。這抵抗力來自對日本媒體哭訴日本和日本人在戰爭中的痛苦時,完全無視被殘害的其他人的痛苦。
有同感,龍應台感性十足,理性缺乏,不足以評判是非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所有跟帖:
• 說句不合適的,台灣當代文化的整體印象就是過於情緒化,或者用流行詞描述,就是煽情,從文藝娛樂到政治哲學和宗教都一樣。 -玄野- ♀ (0 bytes) () 08/24/2010 postreply 08: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