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景堯
在兩岸曆史教科書中,對古代史選定的曆史事件包括:夏商周三代;秦的滅亡;三國鼎立;黃巢之亂與唐的滅亡;明的滅亡。以下分述之。
一、夏商周三代
夏禹
台灣版p12~15
堯和舜都是大公無私的人,他們都把帝位傳給賢能的人,不傳給兒子。這種傳賢不傳子的方式,很受後世的讚美,史稱禪讓政治。
禹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君主,他不僅消除水患,而且大興水利,使百姓過著安定的生活。
禹年老時,也想效法舜,把帝位禪讓給幫助治水有功的益。但他死後,四方諸侯不擁戴益,而擁戴禹的兒子啟。這是因為禹有治平洪水的大功,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加上啟也很賢能,所以獲得諸侯的擁戴。從此,君主成為世襲,開了傳子或傳弟的局麵。夏朝因此成為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與後來的商、周,合稱三代。
大陸版p8~10
相傳堯、舜、禹先後成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都是由部落推舉生的。這種公共推舉首領的製度,後人把它叫做禪讓製。
傳說的堯、舜、禹時期,是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那時候部落首領逐漸取得了特殊地位,貧富分化明顯。傳說舜的家裏有了儲藏糧食的倉庫,禹的父親曾築城來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
夏、商、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建立和發展時期,共1300年左右。奴隸社會是階級社會的第一階段。
我國第一個奴隸製國家:治水有功的禹,是站在階級社會門檻上的人。他本人是由各部落共同推舉的首領,但已經擁有淩駕於各部落之上的權力。有一次,召開部落聯盟會議,一個部落首領遲到了,禹竟然把他處死。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破壞了禪讓製,自稱為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國家-夏朝。
異同比較
對於禪讓政治的解釋上,台灣版與大陸版有很大的不同,台灣版是說“把帝位傳給賢能的人,不傳給兒子”,而大陸版卻強調“由部落推舉產生的”,由此可以感覺出大陸版認同這種共同推舉的方式。台灣版則非常讚揚這一種政治概念。
台灣版對於夏、商、周三代都以正麵的敘述,並認為堯、舜、禹是曆代不可多得的明君,肯定他們的重要性,但大陸版卻說夏、商、周是我國奴隸製的王朝,其中對禹更是大肆批評,例如:台灣版“禹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君主……使百姓過著安定的生活”,而大陸版“治水有功的禹,是站在階級社會門檻上的人……有一次,召開部落聯盟會議,一個部落首領遲到了,禹竟然把他處死”
台灣版認為啟的繼位是,因為百姓感念禹的恩德,加上啟也很賢能,所以獲得諸侯的擁戴,但大陸版卻說啟是自稱為王,並在小字的部份說啟和益為王位相互戰爭,結果啟勝利了。
二、秦的滅亡
秦始皇
台灣版p47
秦始皇在統一後的第十二年,死於東巡途中。於是,李斯和趙高擁立秦始皇的少子胡亥即位,是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信任趙高,統治更為殘暴,人民更加痛苦,終於爆發了陳勝等的抗暴運動。
大陸p41、p42
秦始皇希望自己的帝位萬世相傳,但他萬萬沒有料到,威勢喧赫的秦王朝隻存在短暫的15年。首先高舉反秦大旗,點燃農民戰爭的烈火的是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
陳勝、吳廣從揭竿而起到失敗隻有幾個月時間。但他們發動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朝統治,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礎。他們的曆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異同比較
對於陳勝、吳廣的事件,台灣版隻是簡單的用幾個字敘述,而大陸版對這一類農民戰爭非常讚頌,花了二頁的篇幅來敘述此事,充分的感受出大陸強調農民起義。兩岸對於秦王朝的評價是一致的,都屬於負麵的;對於陳勝等人的評價也是一致的,隻是大陸特別強調“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三、三國鼎立
曹操
台灣版p77、p78
圖片的說明-曹操,少好兵法,有雄才,多權詐,為影響三國曆史發展的關鍵人物。
圖片的說明-劉備是漢景帝的後裔。他和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的故事,最為後人所樂道。
大陸版p72~74
曹操統一北方以後,南方的軍閥孫權和劉備,成為他的主要對手。
小字的部分-膾炙人口的曆史小說三國演義,寫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故事。但小說“三分史實,七分虛構”不能當真正的曆史書讀。例如:劉、關、張桃園結義、諸葛亮草船借箭,華佗為關公刮骨療毒,都不是曆史事實……曹操原是三國時期有作為的政治家,但小說卻誇大了他奸詐狡猾的一麵。
異同比較
台灣版在課文中較為推崇劉備,而說曹操多權詐,但大陸版卻較推崇曹操,讚揚他重視農業發展,及政治、經濟上的改革。而稱孫權和劉備為軍閥,還對三國演義作了負麵性的批判。大陸版特別提醒我們,不要誤將“三國演義”當成真正的曆史來讀。
四、黃巢之亂與唐的滅亡
黃巢之亂VS黃巢起義
台灣版p11
唐朝後期,政治日益惡化,受害最深的還是一般人民,動亂因此時有所聞。僖宗時,水旱災加深人民的痛苦,終於爆發黃巢之亂。大亂起自山東,大江南北繼之廣遭劫掠,東南富庶地區,在此次大亂中也慘遭破壞;洛陽、長安又先後淪陷,全國騷動。唐朝重用黃巢降將朱溫,勉強平定亂事,國力則從此衰竭。
大陸版p110
黃巢起義-唐朝後期,土地集中在少數貴族和官僚中,許多失去土地的人民成為流民,而統治階級卻過著奢侈的生活。……唐僖宗初年,黃河中下遊又發生了旱災,農民以草籽、槐樹汁充饑,而官府照舊催租逼稅,廣大農民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
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給唐朝統治以致命的打擊。這次起義曆時十年,行軍數萬裏,席卷大半個中國,這在過去的農民起義中是沒有出現過的。
異同比較
台灣版認為黃巢的事件是一場國家的內亂,稱為黃巢之亂,但大陸版卻稱它為黃巢起義,對於黃巢本人的介紹,起義的發生原因、戰爭、結果均有詳述,並在最後一段文字中,可以感受大陸版肯定它對時代的影響、意義,而台灣版並無敘述黃巢本人,對於過程也簡單說明。
五、明的滅亡
台灣版p74
明末,陝西發生嚴重饑荒,邊防軍也因欠餉、欠糧而嘩變。災民與饑兵結合,四處劫掠,流寇大起。其中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勢力最強,屠戮也最慘,張獻忠後來進入四川;李自成則攻陷北京。
大陸版p80~83
一六二七年,陝北澄城縣地方官向人民催租逼稅,數百饑民衝進縣衙門,殺死縣官,揭開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接著,各地紛紛響應,形成幾十支起義軍,其中勢力較大的有高迎祥、張獻忠等。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被推舉為闖王,繼續領導起義軍進行戰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經過十多年艱苦卓絕的鬥爭,轉戰十幾個省區,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沉重打擊了封建勢力,農民軍第一次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把鬥爭鋒芒直接指向封建土地所有製,這在農民反封建鬥爭的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異同比較
張獻忠、李自成在台灣版被視為流寇,但在大陸版卻被視為農民起義的英雄。對於兩岸敘述的方式如同前麵黃巢之亂,大陸版肯定此種抗爭改革,並詳細敘述事件發生的原因、李自成的生平,他所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以及失敗的結果,而台灣版則視其為內亂。
注:文中教科書引用來源,台灣方麵是由國立編譯館主編的“國中曆史”(民國八十五年七版),其中本國史有三冊。大陸版,是采用上海中小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第一版),本國曆史共計四冊,初中使用。
(本文摘自《兩岸國初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
誰是誰非: 兩岸中國曆史教科書比較 (上)
所有跟帖:
• 大陸講階級鬥爭台灣講富貴在天 -上坡道- ♂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19:28:43
• 我聽說曆史教課書在台灣有藍綠不同版本。請問樓主這是哪個版本 -starswish2100- ♂ (0 bytes) () 06/17/2010 postreply 01:45:06
• 都有些根據,在曆史中各取所需。台灣的更老實一些, -玄野- ♂ (104 bytes) () 06/17/2010 postreply 11:40:46
• 真的嗎? -雜音-- ♀ (0 bytes) () 06/17/2010 postreply 14:43:25
• 從原版的曆史資料中,而非當政者所篡改的曆史裏,的確如此。 -玄野- ♂ (104 bytes) () 06/18/2010 postreply 05:20:36
• 你讀了哪些史學經典? -cc7788- ♂ (0 bytes) () 06/20/2010 postreply 01:41:36
• 抱歉,其中有歧視性字眼,從某紀實小說的篇頭介紹中拿來。 -玄野- ♂ (0 bytes) () 06/21/2010 postreply 04:36:01
• 從台灣所寫的曆史,隻能看到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無數的沙哈夫大將軍 -gulala- ♀ (105 bytes) () 06/18/2010 postreply 15:45:29
• 失敗者怎麽敢麵對曆史事實呢,隻能說謊。 -peterwanginwxc- ♂ (270 bytes) () 06/28/2010 postreply 16:12:35
• 回複:失敗者怎麽敢麵對曆史事實呢,隻能說謊。 -2thegreen- ♂ (90 bytes) () 07/13/2010 postreply 21:09:32
• 還是大陸的站得高看得遠,看得真。 -ulily- ♂ (0 bytes) () 07/15/2010 postreply 07:17:01